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评论

初论知青精神:胸怀大志却又甘于平凡

时间:2008-04-26 01:0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3513次

这是一篇在2005年一位笔名为“Fei Chang”发表的文章,今翻拾出来,仍觉值得一读,特推荐给各位,以供参考。

                      ---大江东去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知青的概念,成为知青网上的一个突出论e题。老谢几次谈到知青意识的凝聚力,以此为出发点,提出扩大网络影响,组建股份公司的主张。白云鸟从鹿鸣与老陈的网上论争出发,就“知青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心思细腻而凝重,提出的问题十分深刻。

   依我看,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这样的:假如鹿鸣和老陈仅仅因为对于在网上发表言论有不同的看法而失和, 那就说明知青精神是脆弱的,还谈什么知青的凝聚力。由此,也可以想象组建股份公司的困难了。相反,假如果然有一种知青精神,那么作为一种精神,它应该有感召力,能够成为沟通思想的桥梁。

   我的看法与老谢,白云鸟是一致的。我虽然不是知青,但我对知青一代的精神历程,心仪久矣。

    近年来,我对从红卫兵时代开始的知青社会史和思想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愿意借这个机会,我的结论的一部分报告给大家,一则在正式发表前,征求各位的意见,二则希望表达这样一个意思:知青精神的丰富资源,不仅应该足以解决类似鹿鸣和老陈这样的论争,而且应该可以支撑更为深刻宽广的社会道德问题--比如近年来社会上所漂浮出来的精神与信仰危机问题,我将另写文章,从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重大的问题 (它们是: 1、什么是知青精神? 2、知青精神的形成; 3、知青一代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4、知青精神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这里简单先谈我心中的知青精神吧。

知青精神三要素: 1)九死而不悔; 2)心系民众; 3) 兼容崇高与平凡

   知青一代人执著,心向着普通百姓,胸怀大志却又甘于平凡。

    这一代人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是从红卫兵时代开始的,那时他们不论出身好坏,不论是老红卫兵还是后来的造反派或保皇派,他们的理想大致是相同的:他们人人都是保尔。他们乐观,胸怀大志,不甘于作平凡的人,不甘于平凡的生活。他们写诗,作词,论述世界革命的前途,想象着成为世界革命斗争中的英雄,每个人都有英雄的梦想!

插队了,他们中间有乐观者,有悲观者,有歌颂皇帝的,有骂皇帝的,但他们中间很少有玩世不恭者。他们依然严肃--严肃地修理地球,或者严肃地拒绝修理地球。他们唱着流浪的歌,却没有浪迹天涯的潇洒。他们总是心情沉重,忧国忧民。

    与插队前不同,除了忧国忧民,插队期间,他们开始忧己了。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没有长时间下层生活的经历,他们体会不到平凡生活中蕴藏的伟大,他们就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遗世英雄的梦想,他们就只能高不成低不就。有了下层的痛彻经历,他们悟到了谋生的意义,英雄的梦想被工分的计算公式简化了。有意无意的,他们似乎悟到:英雄的起点,应该是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什么说这个转折十分重要呢?简单说吧:知青一代从红卫兵时代起,仍然是自视为有知识的。他们虽然批判传统的文化,但在他们的内心,他们继承了中国文人传统的核心,那就是:忧国忧民,济世救人。这样的文人传统,其实掩盖了其看不起平常百姓的实质。中国的文人,个个心比天高,却只能诌几句诗,写几笔字而已,他们不屑于学习或者运用实际的生活技能。孔老二的话:“君子不器”,他们实在是奉若神明的。在红卫兵时代,知青一代人的身上,仍然飘着这样的习气。只有经过了插队的生涯,这种习气,才算扫除。

但同时。他们的理想情怀并没有改变。只不过理想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他们因为理解了劳动与生活,也就理解了中国下层的老百姓,他们真的开始成为人民的一员了。民间的疾苦,成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因为民间的疾苦,就是他们自己的疾苦。从这个意义上讲,崇高与平凡得到初步的,然而是关键的结合。这一结合,实际上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一定能摆脱俄罗斯所经历的困境。可惜的是,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研究,至今没有认识到知青一代人作为社会基础的重要性。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