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园地

甘谷驿红薯的故事

时间:2010-12-15 01:1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170次
 
一、甘谷驿红薯
 
    不知有几朝几代几多年月了,默默生长在贫穷却是温润黄土中的延安甘谷驿红薯,一直是当地农民的骄傲。它好看,它好吃,它是个宝贝,但是没有人在乎它,也没有伯乐相中它,更谈不上市场对它的青睐。它的价值只是体现在甘谷驿路边的担担摊摊上、延安街头的烤红薯炉里。
   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才把它包装打扮一番当做礼品馈赠,也就仅此这般了。因为,农民还不知道怎样让更多的人认识甘谷驿红薯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贝,更不知道这红薯还是抗癌的冠军食物。
    为圆老区人民的致富梦想,当年延安的北京知青拉起了甘谷驿红薯的小手。
 
           二、感 动
 
 
    2009年11月,一位北京知青想通过北京一家大集团公司的老总,向中国粮油进出口集团公司的老总求助。北京老总挺为难:为这点小事让中粮老板帮忙?太小气了点儿,张不开口啊。细想也是这么回事——中央大集团公司的老总考虑的都是些重大决策,仅为区区一个村镇的红薯琐事开口,真是怕人家笑话。
    红薯供销有周期。两个星期后知青等不及了,他登门直面北京老总:“这是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啊!”“我代表延安老区人民谢谢您!”谁都能听出这话中的无私和对老区人民的情感。
   这是北京鼎有大名的集团公司老总,什么没见过!却为这件小事感动了。
    他提笔给中粮老总写道----宁董事长:延安老区甘谷驿生产的红薯很好,想请您指定个部门鉴定一下,看能不能帮助老区人民做些出口。问好……09年12月2日
    原本只想先做个检测的知青没料到,中粮老总把它当作了一件“钦办”要事,立码交代下面“研究一下出口途径”。知道吗?中粮集团从未做过鲜薯的出口,没做过的事硬接了下来,这是出于对老区人民深深的同情!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被感动了,“你对老区人民充满了感情!”“我支持你!帮助你!”“咱们一起来为老区人民做些好事!”
    在农业部蔬菜水果检测中心开票处,收款员问:送检的村子叫啥名?知青说,人家那么穷,我交了就行了——半费也四百多元呢!工作人员也被感动了。
    生长在深山僻壤的甘谷驿红薯们,你们是否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故事?
 
            三、希 望
 
    2010年1月15日,国家级权威检测部门签发了检测报告甘谷驿红薯的各项主要指标,均成倍地高于普通红薯!
它果然是个好东西。不负延安人的骄傲,不负满世界好心人对它的关照。
    只是,热心肠和急切的愿望,截不短产供销环节繁杂的链条,初次接触营销的人们尚需时日来总结学习,并且红薯的正常供货季节也已过去。权作练兵了,初次试水仅是开端。
然而,大手牵小手,我们的红薯乖乖已然蹒跚上路了,扶好它哦。
    今年?明年?今后?早晚的!北京的朋友们,全国的朋友们,绷住劲儿忍一忍!口福快了!
 
 
            甘谷驿红薯的故事(续)
 
         “做好事”行动
 
                2010年6月续
 
 
    为延安老区农民“做好事”行动的发起人说:“原是凭着一股热情,真做起来才知道太难了!”面对一道道关坎及众多好心人的劝退,他曾几次为放弃找好了借口。然而,每每他所“磕”的部门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后,他又感动的无以复加——如此众多好人何!我们这个社会原来是蕴藏着深深的同情心和厚重的责任感的!
    一个没有从事过经营的人揽这么件事,可以想象有多么的难。难是真难,但简单起来却又总是简单的让人不可置信,这里面一定蕴藏着什么深刻的道理。
    在我们这个甘谷驿红薯的故事里,有着太多的“令人感动”。
    2010年5月,北京市反贪局一支9人的共产党员考察、慰问队伍取道西安来到延安,他们是和“红薯行动”的发起人、带队的局领导去慰问深山的老区人民并亲手栽种甘谷驿红薯的。
 
    一组快照在《北京知青网》上贴出:
    春意盎然的陕北山崖下,“红薯行动”的发起人挽着裤腿赤着双脚正蹲在田间栽种红薯,身边,是全村出动的乡亲们——单是这气派的劳动场面就令人热血沸腾——这可是几十年都没见过的“红火”了!
 
    照片在北京知青网上贴出后,一片喝彩声!
    “你的行动给北京知青增色添彩!”
    “佩服你的精神,你为老区的父老乡亲们创出了致富之路!”
    “我们支持你!别忘了,那可是咱们的笫二故乡啊!”
    “时光过去了四十多年,还惦念着曾经善待过知青的老区人民,你在年轻时曾经生活过的黄土地上又种起了红薯,意义深远啊!”
    “记得1969年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队,当年大丰收!愿你种下红薯,收获希望!”
 
    三伏天,人们躲在空调房里不肯出来——今年的夏天多热啊!陕北山沟,空旷的红薯地,骄阳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农像照料婴儿似地侍弄着红薯秧——这已经是第三锄了,还要第四锄呢,给自己家也就是锄两遍啊!正是因为这不是自家的地,这里种的可是要销往北京的延青牌甘薯啊!老农史汉友本份劳作了一辈子,才刚刚歇下想好好伺候重病的老伴,听说村里要选人照管知青的两亩红薯,付给管理费,说:“我不要钱,白给种,我要报答知青们!”几个月后乡亲们都说,可怪了,那么一大片地里,就这块红薯长的好——苍天动容了!
 
    为了将来的销售结算,需要成立一个经济实体。延安市工商局商标注册分局的野建平局长说:“哎呀!这是给我们延安做好事嘛!支持,全力支持!”“北京知青是咱自家人,不要注册公司了,办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吧,国家免税,还享有绿色通道待遇。”在各种注册文件准备齐全后,按常规还须有一周的审批时间,野局长说:“下午来取执照吧,特事特办。”旁边,排队等候的人们眼红啊,却也都投来赞许的目光——是啊,“这是给咱延安做好事嘛!”
    不断有人加入这个由北京知青发起的“做好事行动”的队伍。有人掰着指头数了数——首创集团、中粮集团、农业部、北京市粮食公司、北京市税务部门、物美超市、中央电视台、延安市工商部门、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工会、甘谷驿镇党政……用这些单位和领导的话说,所有的人都是为利而来,而你们却是为情而来!在这浮躁趋利的年代还真少见为穷困老农操心的人,要说对老区人民的感情,我们也有!没问题,咱们一起来为老区人民做成这件好事! 
    做好事的人都是好人,好党员、好干部、好公民。做好事之余他们又都会感觉到,我们这个社会真好!诚然,这个社会也会称道他们:净化了人的灵魂,塑造了美的风尚。
 
    甘谷驿红薯乖乖们,记住这些帮你们走向北京的好人吧!
    每位好人都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那些不愿留名的幕后英雄们更是让人敬重难忘。限于笔力和篇幅,我们在此衷心感谢这些对老区农民怀有深情厚谊并愿无偿贡献的好人们,也想以此彰示我们的社会。
    2010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7套农业频道首次播出了甘谷驿红薯的销售广告;接着,11月10日,又播出了长达7分钟的介绍甘谷驿红薯的专题节目,这广告和专题节目将在互联网上保留一年时间。这是农耕镇甘谷驿的一个超重要事件,是甘谷驿红薯在全国树立名优品牌的良好开端,它还输送给了坚毅的红薯行动发起人及时的温暖和多情的回报。
    11月19日,第一车甘谷驿红薯运抵北京。第一口福者谁人也?当然是四十年前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们了!他们品尝着甘谷驿红薯,回味着梦萦的延安岁月,激情不已自豪油生。北京知青网延安情版面上,一波又一波“甘谷驿红薯”的帖子铺天盖地——鄂这达甘谷驿红薯撩得太太儿的!奏是个好!
恐怕很少有人能看懂并理解“甘谷驿红薯”的这种运作。没有经营实体,没有任何投资,延安知青们仅凭着对老区农民的厚重感情和赤诚的社会责任心,感动了社会各界伸出援手。他们巧思妙想创新营销模式和策略,他们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硬是在商品激烈竞争的北京,把人们眼中灰头土脸的红薯推成了一款高端商品。
    这绝对是个商业奇迹!
    智者说,与其说是个商业奇迹,不如说是一种崇高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结果。玩儿深了不是——涉及到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精神对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个奇迹的出现。
    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精神,所以,精神富有的知青们,成功了!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