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园地

辘轳、女人和井

时间:2008-03-08 03:0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336次

             辘  轳  篇

    现在年岁大了,许多事都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但是提到陕北那个辘轳时,至今让我耿耿于怀。

    黄土高原地势高,要取得可饮用的地下水,需要打很深的井,同样的道理,辘轳上也需要有很长的井绳。

    这天轮到我挑水了,到了井台旁,看见辘轳上整整齐齐地绕着三层井绳,我探头往井里看了一眼,黑洞洞的、深不见底。我将水桶挂在钩上,卡好卡扣,慢慢地放入井内,我倒转着辘轳上的曲柄,时间过得好象很慢,仿佛是把水桶放进了无底洞……。真不容易,水桶终于够着水了,我上下左右荡了几次井绳,水桶就灌满了,接下来就是要把水桶提升到井面上来。开始,我摇的频率还很快,当井绳在辘轳上缠到第二层时,我的胳膊好象就不听使唤了,速度渐渐慢下来,我想换只手继续摇时,不料一把没抓住,辘轳飞快地倒转,曲柄狠很地抽在我的手腕上,我眼睁睁地看着辘轳上的井绳转完…。再摇那辘轳时,变得轻了许多,我赶紧摇上来一看,挂钩和卡扣都好好的,水桶没了(水桶坠落时碰到井壁,把水桶的提手磕掉了)。此时的我就别提多懊恼了,第一次打水就损失了一个桶。烦归烦,我又把另一个水桶挂上钩、卡好扣、放入井中…。这次提升水桶时,我格外地小心,双手慢慢地摇动着曲柄…,我成功了---水桶提升出了井面。就在我伸手去接水桶时,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我只注意用这只手去够水桶,却忽视了那只手…。水桶又回归原位了,不过这次跟上次不一样---连井绳都搭进去了。当时我真是无地自容,恨自己太笨了。恨归恨,还有正事要办,我狼狈地扛着扁担,一溜小跑地回去借抓钩去了---全村的人都指着这口井呢!

 
              女 人 篇

    一天,我们几个知青正准备下地干活去,生产队长过来对我们说:“你们今天不用下地了,去把村里的一个窑洞打扫一下”。我们几个人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那孔窑洞前,原来这孔窑洞是给母羊生羊羔用的,几天前腾出来了。刚一进去,羊身上的膻气味扑鼻而来,地上铺满了稻草、羊粪蛋…。我们很快将窑洞里面的污秽物清理干净,用车拉走了。

    大约一周后,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北京干部---一位秀丽端庄的女同志。我们随着欢迎的人群将她簇拥到给她安排的住处时,我们惊愕了---这不是上周打扫过的那个羊圈嘛!只是用刚刚砌好的门窗代替了原来的栅栏。当时我们的心情真不是个滋味。

    第二天上工的时间到了,北京干部也来了,我们劝她休息两天再出工,她摇了摇头“不用了”。这时我们发现她的两只胳膊上布满了跳蚤咬的红点…。到了地里,派活的人有意识地将我们与北京干部分开,而且给她分的活同大家一样多。我们有些愤愤不平,把手里的活突击完后,都过去帮她干,她平静地说:“大家都挺累的,回去吧,我自己能干完。”

    晚上我们到她的住处串门纷纷为她抱不平时,她却说:“大家不要乱猜了,这样说多不好啊。”一位女同志在这种场合下,还以大局为重,为了调解知青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她自己作出了牺牲。真不容易啊!后来我们了解到,北京选派干部时是不要女同志的,她来这里是写血书要求的,是来我们县两个女干部之一。一位多么伟大的女性啊!

    本来我是不愿意触及负面的东西,但是在写这位我尊敬的女性时,是实在无法回避了,请大家见谅!

 
                井   篇

    听邻居说,原来村里有口老井,据说是清朝道光年挖的,前两年有只不长眼的猪掉了进去,当时没有发现,直到井里散发出臭味儿时,人们才意识到那口井里的水已无法饮用了,后来村民在旁边又打了一口井,发现井水是苦涩的,又重新给填上了。就这样在近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陆陆续续打了七、八口井后,才打出了今天这口甜水井(实际上就是不苦)。当时我听了非常纳闷,离这口井大约一百多米开外有条小河,放着河水不用,干嘛非要苦哈哈地打那口井呢?原来这条河的源头离这只有三十多里,到枯水季节时,河床里连一滴水都没有,指不上。但做梦也没有想到,连这口井我们也有指不上的时候---雨季来了,大雨下个没完,水缸里的水天天见少。我们窑洞离水井很近,也就七、八十米远吧,可以说就在眼皮子底下。可就这个距离也让我们犯了愁---陕北的黄土路可是出了名的,不下雨是黄土漫天,下了雨就是泥汤一滩,如果想到坡下的井边去打水---管够,你就守在井边吧!活人怎能让尿憋死,地上的打不来,咱就接天上的。我们把大缸移到窑洞外,要不说是瓢泼大雨呢,没多长时间就接得差不多了,弄回来一看,傻眼了---感情老天爷把带走的那些土又都送回来了。得了,今天晚饭免了,明天再说…。大雨下了近一个月才停。这十几天雨水喝的,一提这俩字就想吐。好不容易等到太阳把这路晒得差不多了,赶紧挑上水桶去打水,可等回来一看,又傻了不是,桶里和缸里的水是半斤对八两---没的挑。

    (本想写第三部,一看题目《古船、女人和网》---傻了,我们村前的那条小河只能容下纸叠的船,所以就---免了,谢谢浏览!)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