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剧《知青》正在二轮热播,尽管其中的人物情节大多是虚构的,却令人感受到有一种接近原生态的历史震撼,其原因就是在表现那些知青生活不仅生活情景,而且连内心情感都十分真实。它采用了群像描写、多点并进的方式,以尽量还原那个真实的历史环境。甚至悄悄地把那个年代的印记,深深地植入到每个角色的性格之中。如知青们扛着沉重行李过沼泽、借助河水浮力推油桶,铺开草席当床垫……这些场面让今天的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知青们的艰辛困苦,然而他们笑得单纯,不畏艰苦,激情燃烧,这是一代人的青春史诗。该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引发几代人关于“知青”的时代记忆。最令人关注的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李源潮、张德江等都曾经历过的令人难忘的知青生涯。其闪亮点为:习近平:带了一大箱子书下乡:李克强:农村插队还不忘学习:王岐山:深深体会了饿的滋味;李源潮:4人一天割稻7亩2分;张德江:百余人中第一个入党。那么他们给大学生村官带来哪些启示呢?
“知青”,这个名词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在中国大地上整整回响了十年。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实践孕育和铸就了一种精神――“知青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知青精神,当年知青为国家出了巨大牺牲,为社会作出了巨大奉献,他们逝去的青春换来农村和农场巨大的人文物质变化。现在他们仍然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社会最低层最普通的劳动者,知青仍在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作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你背着行李奔向农村,
有一种力量让你这样,
拼搏、创业、幻想,
从此过上了知青的日子。
而世人
却在“知青”两字前面
加了一个“新”字
毕竟历史曾经就有知青
所有人的日子都有喜怒哀乐,
烦恼总有打扰,
快乐尤为重要。
这就是日子!
日子一个接一个在蜡烛里自焚,
你惊叹流光岁月三年太快了,
仔细想想,还有那么多的梦想呢?
这就是日子 ……”
众所皆知的29万大学生村官的到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到来,让广阔的农村注定不平凡。这是一支传承了老知青精神的青年队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三年前,"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群群芸芸众生,心怀似火一样的激情,把青春的光和热挥洒在田间地头。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了社会,曾经对个人的幸福作出了巨大牺牲,响应了党的号召,把自己两年或者三年或者更多年的最美好的青春留在广阔的天地里。人生能有几个三年?更何况是最富创造力,最富活力,最美好青春的三年!他们带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并真诚的希望尽自己微博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农村和社会最朴素的农民兄弟姐妹,应该说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形成、完善是大有益处的。艰辛的生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期满五种出路分流后,他们又要继续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
岁月如歌,“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历史,当年的“知青”也早已不再年轻。这个承上启下的庞大群体,不仅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发挥过无可争议的促进作用,现在也继续发挥着保障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作用。他们对亲情的守护、对友谊的珍惜、对爱情的忠诚、对艰苦的无畏、对逆境的坚忍、对未来所持的乐观主义精神......将是我们这代人值得深思和学习的。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习近平副主席等带书下乡的知青生活给大学生村官的更多的启示,笔者认为是:终身学习方可不落伍于时代步伐。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行走在人生的十字街头,无论我们身居何处、何职,无论选择什么方向,背包里唯一不能放弃或者停止的便是“学习”。著名科学家高士其曾说过:“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庄子亦言,“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加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今天,在付诸理论于实践的当下,学习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我们都应不断学习,锤炼和丰富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人的一生当中,学习如影随形。“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云“学而实习,不亦说乎?”学而不习就失去了检验所学是否到位的标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纠正学习的方向与深度,实践是对自己能力充分考量的过程,通过在“学习”与“实践”间的侧重变换,更利于有的放矢地提升能力素质,强化工作本领,与时俱进、深化内力。
在工作同时,都要挤时间学习,做到工作和学习两不误,“鱼”与“熊掌”都兼得。力争做到在工作中做先锋、做表率;在学习中做模范。工作也是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学习是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学习,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思想,达到更高的境界。在立足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我们都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坚定信念,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终将回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上来。我们要带着问题、抱着寻求解决方法的心态去再学习,摈弃许多不合时宜的思想,为认识的再次飞跃架梯搭桥。学海无涯,不仅仅是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要在实践中学习的东西,社会更是一个生动的大课堂,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每一个变换的环境都可能是一所学校,我们时刻都应以虚心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并从中学习,汲取经验或教训,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人生是一条抛物线,事业是他的运行轨迹,学习是他的核心能源。每一个人,都不要安于现状,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把学习视为生存的方式,使学习融入生活,融入工作,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学习是终身的事情,都不能放弃或者停止学习。学习跟着需求走,任务着眼实践谋。盘点知识需求,优化学习内容结构。谋划善学之道,提升学习质量效率,妥善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在驳杂的思想观念中,择善学之,择优习之,树立学无止境的终身学习观念,树立坚韧不拔的自主学习观念,树立知行融合的一体学习理念,在完善自我中不断成就自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保虎系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纳么田村大学生村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