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化研究

知青文化建设的探讨

时间:2011-12-26 10:1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13次
知青文化建设的探讨 同舟共济 阅读了古道游侠写的《一次还原和澄清历史的有益探索》文章和余杰写的《关于知青活动的一些随想》文章后,对知青文化建设的问题有感而发。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文化传

 

知青文化建设的探讨

    同舟共济

      阅读了古道游侠写的《一次还原和澄清历史的有益探索》文章和余杰写的《关于知青活动的一些随想》文章后,对知青文化建设的问题有感而发。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文化传统,知青文化的崛起,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研讨的课题。繁荣与弘扬知青文化,创建知青文化的品牌,对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知青文化的内涵深化与价值提升
 社会上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即群体文化,或称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反映了一个群体的理想、追求、情操和价值观念,以及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
     1、知青及其文化的特点
     由于知青这一特殊群体是学生上山下乡、支农支边的产物,所以知青文化是以上山下乡和二次创业等为背景,以知识青年为主体,以知青生活和活动为载体的,广大知青共同创造与享有的群体文化。它包括知青的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人文构建、文化娱乐等活动,以及精神境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趋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知青的特点是具有群体的松散性、时间的局限性、空间的广泛性、经历的不同性和观念的多样性。而知青文化的特点则是具有城市与乡村、草根与精英、传统与现代、悲与壮等双重性和互补性,两种文化观念通过不断碰撞和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2、知青文化的外延拓展和内涵深化
     知识青年是一个松散的群体,其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增长,“知青”的名字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历史。知青文化是否能深入持久地发展?已成为知青们共同关心的话题。知青文化是具有自身特点并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当前,知青文化需要拓展外延和深化内涵,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更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关专家和学者,对知青及其文化展开了学术研讨和有益探索。一是对知青名称的理解,认为可从文革中上山下乡的学生,延伸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参加科学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青年。二是对知青问题的研究,认为应从回眸历史,扩展为探索现实和研究未来。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回顾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启迪后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知青问题的研究内容应丰富多彩,是否可包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活和活动,上山下乡运动的纪事及思考、知识青年在农村和边疆逆境中的成长道路和奋斗精神,以及返城后在改革开放、二次创业中的拼搏精神等,积极探索与研究后知青生活、知青后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并关注城乡体制改革、农村改革、三农、新农村建设、新知青短期下乡支农扶贫、大学生当村官等新视点。如2009年第4期上海支部生活刊载的文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南汇区“有志青年下农村”工程的观察与思考》,对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章认为:“这些战略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关键是人。农村还是缺人才,所以,“有志青年”下农村诚如毛主席说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上山下乡四十年后又重新提出这个口号,时代与背景不同,是否实践的效果也不同?这一知青问题研究的新课题,还需要专家学者和广大知青深入地研究与探索。
“追求真理、科学实践,弘扬精神、启迪后人。”应是知青文化的宗旨。这样,能起到承前启后、面对现实的作用。一来可能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二来可以成为社会永恒的主题,是否可行,当然还需要探讨和实践。 
      3、知青文化的价值取向
     群体文化涉及到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等,而价值观是群体成员对群体生存发展的根本观点和共同认识,也是群体凝聚人心、激励人气的基本理念。任何群体或组织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取向价值。校园文化重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素质教育的结合,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培育智德并重的优秀人才。企业文化注重员工市场竞争理念与产品创新意识的培植,使未来的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而知青文化则应致力群体成员精神财富的挖掘和知识源泉的开发,实现知青自身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文明城市和温馨家园作贡献。营造知青文化的良好氛围,增添文化气息,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促进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关心知青后代和年轻一代的教育、成长和发展等问题。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承明先生,充满爱心、回报社会,创办希望小学等,这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事迹,充分体现了我们知青文化的价值理念。
 知青作为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有一个全国统一性的组织或团体。因此,知青文化不可能像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那样,群体成员达成共识,共同认可群体的奋斗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但在基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等方面应求大同,存小异,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开发价值导向、群体凝聚、人文积淀、文化传承、精神激励、教育后代和辐射社会等功能。在承前启后、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提高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知青文化的平台构建与品牌打造
 注重知青文化的平台构建和品牌打造,不断发展知青文化并向社会辐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敢为人先、与时俱进
     知青文化建设应敢为人先、适应求变。目前,在全国性社会团体中,还没有知青协会的组织,知青文化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其体系尚不完善,亦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知青文化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精神,在建设与发展中适应求变,大胆创新。如知青的文学定位,其主题经历了呼唤人性、伤痕文学、对知青价值的定位、重塑知青精神的发展阶段,现正面临挑战,有待进一步挖掘新题材,开发新课题,开辟新路径,建设新高地。知青文化应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发扬光大知识青年在建国以来“建设农村和边疆”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建设四化”的奋斗精神,研究探索知青后和新知青的文化创新、经验借鉴和成长途径等问题,倡导或传承和弘扬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追求真理、勤奋向上的精神、敢为人先、适应求变的精神。从而提高他们在当前金融危机和今后经济建设中的抗压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以人为本、挖潜增效
      知青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挖潜增效。充分调动知青群体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融入群体,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才能和利用社会资源等,群策群力、尽心尽力地建设知青文化。如争取知青群体中的社会成功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底层大众的积极参与,开发精神与物质资源,通过知青书籍、杂志、网络、聚会、联欢会、研讨会等形式,为知青提供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和经验总结的平台,让大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积极推进知青文化建设。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知青文化建设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知青.上海》网站上所评论的:海纳百川,包容百家之言,草根和精英、蓝领和白领,都是知青群体的成员。由于知青个体的经历、能力、遭遇、机遇和奋斗道路等各不相同,所以感受和体会可能也不一样,无论有所作为还是平平淡淡,知青生涯充满了艰辛、坎坷和曲折,岁月沧桑磨练了逆境求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都可为后人提供借鉴。只有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知青文化才能丰富多彩,多视角和全方位地反映知青群体各个阶层的心声和经验。无论悲或壮,还是平淡或成功,都是知青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知青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知青文化应允许各种意见和不同观点的充分发表,通过研讨、辨析和实践检验等方式,追真求实、开拓创新,繁荣知青文化。
 4、打造品牌、辐射社会
     知青文化建设应打造品牌,辐射社会。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创新争一流,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知青精神,如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以及追真求实、适应求变、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精神。充分利用知青群体的精神财富和智力资源等,通过加强学术研讨、经验总结和文化交流等途径,使知青文化日趋科学化、多元化和社会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是经常举办学术研讨。学术研讨领域应广泛,如知青的历史身份、知青的文学定位、知青的文化内涵和上山下乡的动因等。二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应切实,如知青活动分析评价、知青与社会互动、后知青问题探索和知青研究学科发展等。三是认真进行经验总结。经验总结内容应丰富,如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人脉关系、精神动力、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等。四是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形式应多样,如既有知青书籍、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又有知青电影、电视、网站等立体媒体。还有知青文化节、聚会、联欢会、研讨会等娱乐和学术活动等。知青与社会良性互动,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一方面使知青文化传播于社会,推动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亦使知青文化始终保持信息灵通、观念更新、思维活跃的状态,并促进其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以上仅是个人对知青文化建设的一些设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商榷。
 
 参 考 文 献
 [1]古道游侠.一次还原和澄清历史的有益探索(上).知青.上海,2009,(1).
     [2]余杰.关于知青活动的一些随想.知青.上海,2009,(1).
     [3]策划:施全根、采写:田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南汇区“有志青年下农村”工程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支部生活,2009,(4).
     [4] 《知青.上海》网站“读写交流”. 
                                                     同舟共济 最后编辑于 2009-09-04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