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人物

柳传志首次回忆自己人生70年

时间:2015-01-23 03:4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419次
业界资深人士言:“最早明白社会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依然是精英知识分子,比如柳传志。”站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创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很多事情变得不确定。对这个底线把握不好的人,已经都销声匿迹了,而柳却是能够把握底线的人之一。

 


 
 

       2014年1月22日下午两点,被称为“中国IT教父”的柳传志将在成都开讲,演讲题目是“回顾与展望我的70年和未来”。​


      寰寰姐在网上看了柳总的演讲,他在回顾70年开始之际说到:“我其实没有这个资格。”但我以为,柳传志70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不仅经历了解放前、解放初期、文革期间、改革开放,其实他不仅有资格,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资格回忆自己的70年,而且从他的演讲来看,他还在认真的展望未来。​


      这也是柳传志首次回顾自己过去的70年。对于柳传志的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后面有柳传志的演讲实录以及他与现场听众的互动,非常值得一看。​


      其实在看文章之前,大家可以先通过照片看看柳传志70年的变化。因为前不久寰寰姐恰好看到了柳传志、以及他和家人的私人相册,看着泛黄的照片,仿佛也看到了柳总70年走过的路。​


      幸运的是,寰寰姐得到了柳总的特别许可,可以向读者们公布这些照片,大家一起来看看年轻时的柳总。这可是独家私房照哦!​


9岁时的柳传志,用今天的话说,好正太好萌哦!​

 ​

柳传志初中毕业照,这一年的柳总好像有点忧郁哦


 

15岁柳传志,阳光少年。​


1961年高中毕业,很朝气蓬勃。​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书时,与老师和同学的合影。​


在西电大读书时的证件照,制服真帅!​

 
 

1980年,柳传志和妻女。看来柳总也有被人“欺压”的时候。​
 

 

1980年,柳传志和儿女。

 

年轻时期的柳传志夫妇。柳总在行业里是有名的、专一的好男人。柳总40多年前下放到白藤岛,与妻子龚国兴在此相识相恋。2009年,柳传志重回40多年前的劳动锻炼地,也是与妻子的相识地,重温他的知青岁月。​


1982年,柳传志和计算所的同事​



1984年底,柳传志在深圳
 



1985年,搬进新家时的全家照​

 


 


我看柳传志:东西方融合式智慧​


李瀛寰​
 ​

      柳传志曾说:“对我选择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父亲。”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创办联想的同时,他的父亲63岁的柳谷书基于自己多年的法律经验,创办了香港中国专利代理公司。​
 ​
 
      年轻时的柳谷书曾先后在国家金融机构、贸易部门担任要职,环境是人成长的根,国有体制下的切身体会、商业领域的耳濡目染,给柳传志的从商之路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成长起来的柳传志也熟读中国历史、文化书籍,柳传志曾娴熟地引用三国的故事、曾国藩的故事来诠释他的观点。比如柳传志讲:“读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我有三点感悟:屡败屡战、精神恒久;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用人。”​


      曾有业界资深人士所言:“最早明白社会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依然是精英知识分子,比如柳传志。”站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创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很多事情变得不确定。“政策放开了,底线你自己把握”,对这个底线把握不好的人,已经都销声匿迹了,而柳却是能够把握底线的人之一。“所有的政策全都是活的,严可能很严,但宽也可能非常宽。”在柳传志看来,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触及底线。​


柳传志早年工作照​


      公司成立伊始,联想做元器件的做法都是买批文、买外汇,然后再进口。这在当时看来,是属于“走私”的行为,“但我们不这么做肯定不行,所有的中关村企业无一例外全都这么做。”面对当时的这种“大环境”,柳传志很明白,不这么做不能生存,但是“我们不能踩红线很多,要贴边,不贴边不行,但是越过红线多的企业获利多,这个变成我们最挠头的事情。”​


      柳传志很好地把握了“线”的位置,既让联想生存了下来,也能不越线地、游刃有余地继续发展。柳传志是个守正出奇的人,“我都是按章办事,但是绝对是在该出手的时候会出手。也许有人会说联想错过了一些机会,但只要我们想做的,就一定能做成。”​


       柳传志的严格、不循私情众所周知。当年联想集团开会老有人迟到,老柳定下规矩迟到罚站,结果第一次就赶上自己以前科学院的领导迟到,他仍然坚持让这位老领导在众目睽睽之下站着。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自律,这才是一个企业能够壮大的基础。​


      东方式的游刃有余加上西方式的严格管理,这才是柳传志管理智慧的精髓。在柳氏的东西方融合智慧下,那些曾困扰过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难题,如创始人的路线之争、产权改制、交接班和国际化的问题,在柳传志面前,都被一一化解,顺利地走过。​


      联想做电脑成功之后,也走上了多元化之路,既做电脑,又做房地产,还做投资。“多元化非常忌讳采用企业事业部的方式由企业总部给各事业部制定战略,进行激励”,柳传志的做法是采取子公司的制度建制。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可以有独立的战略体系、执行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


      很多人经常把柳传志和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他们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尽管有无数的相同,但在接班人这一点上,柳传志超越了他们。2000年,联想集团如日中天之时,56岁的柳传志把公司一拆为二,分别交给35岁的杨元庆和37岁的郭为,自己退居董事长。​


      柳传志那一代的中国企业家都生长于中国这片土地,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染。“权力让渡”的实践不仅让柳传志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人,也超越了他自己,对于中国商界而言,这更是一大贡献。​


      柳传志是个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大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是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


      柳传志是独特的、复杂的,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是简单的、本质的。梳理柳传志的智慧和联想的发展史,也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总结,比如“做事先做人”、“商业加道德”、“妥协式的前进”,透过纷繁的表象,这些其实都是属于人生原点的智慧,也其实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


       但能做的人有几个?​

 


柳传志中年照​
 
 


柳传志演讲实录:我的70年和未来

 

(注:因柳总的回忆很长,今天发精编版)​

 


      海总:尊敬的柳传志先生,尊敬的成都商报的读者朋友们,我们请到的都是中国20个行业里面的领袖级的人物,特别是对企业家的遴选,我们更有三个非常严格的标准。


      第一,他必须是这个企业的创办者,因为他才能代表这个企业最原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第二,他所在的企业应该是常青的企业,而不是昙花一现的企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这样他才能够有更多的启迪和启示。​


      第三,我们的企业家本身他应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所以我想,我要向柳传志先生表达我们的崇高敬意。更让我们引起感动的是,柳传志先生为这次演讲还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年前非常宝贵的时间里面挤出了一点点的时间为我们分享他70年的思考,以及他对未来的展望。​


      我这里给大家小小透露一下,柳传志先生为这次演讲他的行程的安排,他昨天晚上飞机晚点抵达酒店的时候已经11点多,今天早上9点开始接受媒体采访。今天下午两点钟开始演讲,4点20就将离开,直奔机场,用我们四川话通俗的话说,柳传志先生为这次演讲连成都商报的一杯茶都没有喝,这是朋友之间最高的境界,君子之交淡如水,在这里我提议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柳传志先生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


      柳传志先生作为一个年近70的长者,他不仅在回顾他的过去,他还在更加展望他的未来,作为我们在座诸位我们更加有理由期待和一起分享柳传志先生过去的70年,以及他未来更长远的未来,下面有请柳传志先生。​


今天的柳传志,正率领联想控股上市


      柳传志:我今年70岁,65年是在1949年解放以后度过,所以我经历过中国在这65年之中的每一段的经历,人讲自己经历和历史的时候应该是有资格,我其实没有这个资格,什么是资格呢?就是当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在62年之前我是一个学生,那年我大学毕业,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摸着是一个象尾巴,大家要向人介绍整个象是什么。我在想,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时代。我是摸过象的人,我会尽量客观的回顾过去,无非是想给历史,让后来的人从各个角度能看到中国当年真实的历史。我讲历史,希望后人以史为鉴以史为记,也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这是我讲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我先说说我的履历,我是怎么回事,我44年出生上海,祖籍是江苏镇江,我的父亲,49年我们全家举家搬迁到北京,我在北京上小学和中学,1962年在西安上大学,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66年大学毕业,后来文化大革命,被分配到成都国防科工委十所,就是茶店子那里。1968年秋,当年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全都分配到广东珠海农场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到那力劳动,71年的时候重新分配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工作,1976年文化革命结束,78年改革开放开始,84年底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创办了联想的前身。​


      我今天谈的内容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49年到66年,文化革命以前。第二个阶段是66年到78年,文化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开始。第三78到2013年改革开放这一段。第四就是现在状况的看法,对未来的猜想。​


      第一个阶段,这是我当时读书的照片,为了说明这一段情况,我自己个人感觉是什么,还有当时事后真实的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那么讲呢?因为那个时间我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个人的感觉跟真实的历史的感觉可能不一样,所以我先谈谈我自己当时个人的感觉。​


      我当时自我的感觉,66年以前几乎完全就是这样,天天向上,充满朝气,理想坚定,坚决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这是完全真实的想法,这是当时那个阶段,从小到大始终是这样的。​
 

      我的父亲属于处级干部,处级干部每个月有补助,大概就是几斤黄豆,到了司以上有一斤油二斤肉,多的没有,更高的部级不了解。我有一个远房的亲戚是在卖鱼的公司工作,他们那里方便。大多数的思想很单纯,还是很想进步的,我刚才讲到其中有一句话是我积极要求进步。​


      1961年,我到了军事学院,那时候我17岁,积极要求入党,怎么要求也入不进去,当时给我提出的主要问题是说我缺乏中农感情,我就不太明白,我就请教怎么具体缺乏中农感情。有一次我回家的时候,家里是困难时期,家里对孩子关心,把一些东西省下来,我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了吃,这个可能当时有的同学,农村的有的同学觉得这么贵的东西竟然能这么随便给人,根本不知道来之多不容易,总之有这种感觉。当时有一个劳动模范叫时传祥,因为淘粪淘得很好,我们向他学习,我们也去淘粪,改造自己的思想,解决缺乏中农感情的问题,事情做完真正不写日记,也不告诉任何人,改造完结果我还是没有入成党。思想上确实还是很淡定,当每次运动到来的时候,又打倒了谁,那时候都要学习,都要努力联系自己,也有这种思想。最后一句话就是社会没有发生过任何群体事件,可能今天讲的高层的党内的斗争实际上也是后来文化革命以后普通老百姓才了解的,我父亲可能了解一些,回家没有说。​


     (第二阶段内容较长,有删简)个人体会有这么几点,第一点体会就是无政府主义是很可怕的。第二点体会,个人崇拜,外人觉得好笑,当事人是迷在其中的。我们当时每天要早请示晚汇报,这是每天都必须进行的。第三,人性有善的一面有恶的一面,人与人又有不同。一个民族没有信念,没有敬畏,非常可怕。​


      第三阶段,78年到2013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把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逐渐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邓小平同志等领导人以真心为了中国人民好的态度,用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争取来了改革开放大环境,环境好到是我们这代人作梦也想不到的。如果说历史有拐点,把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非常了不起。改革开放的环境,我特别的珍惜,特别的重视,特别的小心,是因为经历过那个环境,我才知道这个环境来得多么的不容易。有一次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有一位企业家是大陆到国外留学回来的,他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老说感谢某某的改革开放大环境的话。这个话我当时就表示不同意,实际上在当时是有风险的,非常大的风险,斗争还是很激烈的。特别是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是以前鸟笼经济的道路。​


      第二,中国人其实有充分的智慧,勤劳肯干,把中国建设成经济强国。以前为什么不强?以前就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中国人捆起来,没法动,真的解放开了以后,中国就能爆发无比强大的能量,这是改革开放中大家所看到的,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这种情况大家以前想象过吗?68年我们到成都来,茶店子完全是农田,跟今天的成都完全不一样,成都市委街区全是木板的房子。​


      第三,特别感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我自己的中国梦超出了预期。当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我办联想,当时没有更高的追求,我只是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觉得我能干点事。谁知道后来做了以后,我又提了更高的目标,就是想创造一个中国品牌的电脑,做到跟外国人竞争,竟然能成为排在世界前列的品牌,这个远远超过我原来的预期。我新的预期,是希望培养一批领军人物,能在若干年后有几个联想系的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个梦想也远远超过我自己的预期。​


      第四,最近十年,由于贪腐现象,执法不公的出现,引起社会的诸多问题,很多矛盾当中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真正执政为民是关键。​


      对于现在的状况,十八届三中却会的公报和决定让我们企业界很受鼓舞,我还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全国的两个讲话,一个是11月的讲话,一个是12月的讲话,我自己的体会,在经济政策上,国家深化改革力度空前。比如说资源支配上,让市场起决定作用,政府不再批这个批那个,而是制订规则,让大家赛跑。还有国企民企一起干,不仅让民企有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国企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国企就会有更大的改变,比如国家资本,国家的管理资本,几十万亿资产的国企可能会产生出更多的钱,这个钱国家拿来可以正向投入。像反腐败,反奢靡之风说到做到,2013年下来反贪腐之风非常激烈,特别是反奢靡之风更加坚定。最近官员们办公用房的要求,正部级用房55平米,副部级是40平米,以前的办公用房非常大,那也是巨大的浪费。还有不允许政府官员吃饭喝茅台酒,吃高档菜。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有条消息,我也看到了,某一个地方一个局到外地去考察工作,四天时间半天开会,其他三天半是游玩,于是整个局受到处分,所有人要自己掏钱。出差的时候,司局级官员只能坐经济舱。地市的市长是很大的官,他都得睡单间,不能睡套房,这些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正在检查实施。给我的感觉是,飞机误点,误点30分钟是正常的,误点最多的是超过10个小时,那多大的浪费,完全打乱原定的计划,我听说有解决的方式,但是不准确我不敢说,但是国家没有任何损失。​


      跟着就是在他讲话里边,特别讲到的几点,习在讲话中说就全会的思想他说了几点要求。第一句话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很长的一段话,我只引出一句话。再就是强调解放思想和生产力,在我们国家发展把饼作大是最重要的,首先把饼作大,解放思想和生产力。再下边一句,强调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决怎么做。把饼作大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做,还是用政府为主导的方式来做。再后边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一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是最重要的,特别强调这一点,否则把法律提得那么严,但是对有人这么做,对有人那么做,所有的人都会感到不安全,而且会把思想弄得很混乱。二是公平公正和效率要两条腿前进。两极分化以后怎么办?比如通过税收合理的使用,让弱势群体惠及,要改善中国更高的目标主要是解决弱势群体,但是不把前面的生产力解放,就解决不了,所以先解决做饼的问题,再解决分饼的问题,分饼的时候就是通过改革红利的释放等等。还讲到统筹协调,这些事情不做,怎么办?高层要有顶层设计,方法论上是系统工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个进一步,哪个退一步,讲这个,再就是讲凝聚改革共识。我们觉得上面只要认真做,我们觉得是能做好的,比如要改革红利的问题,严格依法治国,我相信群体事件会大量减少,维稳费用会大量降低。​


      最后说困难,困难应该说是来自既得利益团体的阻力,也来自本位利益集团的阻力,也来自经济运行的矛盾,也来自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这里边是很错综复杂的,这些阻力确实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改革是不是肯定能成功,我现在也不敢说,因为困难确实是很多。​


      支持者是谁呢?应该讲是绝大多数人,要求稳定发展,希望生活改善,这些都是支持者。​


      这个就是我对现在的看法。​


      对待未来,如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向走下去,我觉得中国会有十年的大好光景,如果治理结构能够现代化,有合理的体制机制,那中国不但会有20年、30年,还会有非常长时间的光景,真的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我们企业界的朋友,我接触的很多企业界的朋友对这点都是一致认同的,我觉得我自己要明白我是谁,我觉得也要让朋友们明白我们是谁,我们是要在中国长期生存和发展,希望稳定发展的人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部署自己的企业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弱势群体得到实惠。我觉得只要把共产党执政为民真正做好,把经济政策、政治政策做好的话,我觉得像雾霾、环保、生产力过剩等等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做企业的考虑,未来的十年,中产阶级的大量增加会使内需消费拉动中国的经济。以前老百姓没钱怎么拉动内需,根本不可能,如果今天有一个顶层设计,系统设计之后,真的能够做到让社会公平正义,这时候15亿人口中国经济一定会良性循环,有了钱,有社会的持续稳定,国家一定会持续强大,而且每个人的梦和中国梦就会连在一起,变成深层的追求,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再配上相应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提高,社会好了,政府公信力必然会提高,中国会更加繁荣,中国梦会变成现实。科技层面还有很多可发展的空间。​


      最后的结束语,我自己觉得我这辈子就是太值,我经历过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我承受住了我年轻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富裕生活。70年代我和太太上街曾经梦想老了以后能不能买辆三轮,我拉着你去旅游,我当时的最高储蓄才80块钱,但是今天已经是承受住了比当时远高得多的富裕生活,战胜了不计其数的困难和挑战,我生活在中国历史时代的拐点上,希望有可能看到中国在全方位成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国家,这是我衷心的希望,希望我能够活着看到中国全方位成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国家。我自己不畏惧死亡,因为我已经很值了,但是我很注重健康,我希望在联想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够起到作用,我希望给家人和朋友带来欢乐,我还要努力练好高尔夫球,我还有很多想看而没空看的书、电影、电视剧,我还想学太极拳,再有时间我还想学唱歌。为什么呢?我觉得凭什么我能抑扬顿挫,但是一唱歌就像年景。​


      最后,衷心祝愿年轻的朋友们,未来的20年,中国所有的人生活会越来越美好,谢谢。​


走过70年风雨人生的柳传志,笑对一切。

 

 

 

40年前与妻子在此相恋 知青柳传志重归白藤岛


  左旭光


 

      “40年前下放到白藤岛,精神上的压抑磨练了性格,积蓄了力量”,2009年11月初的一个上午,在白藤农场,重回40年前劳动锻炼地、与妻子相识地的柳传志这样追忆他的知青岁月。


“回珠海看看一直是心愿”


      重新“出山”并力挽联想集团亏损局面的柳传志看上去气色不错,携妻子到定情之处重游也让他心情大好,拉着妻子到“欢迎柳传志龚国兴伉俪”的标语牌前合影。柳传志不时与人攀谈,笑容始终在脸上洋溢。“今日重回白藤,就是为了来看看老朋友”,他放松至极,聊天过程中甚至时不时蹦出一句“国骂”来搞活气氛,毫不躲避摄像机镜头和对着他的录音笔。


      就是在当年下放时,柳传志和同是受过大学教育、同在一起劳动的龚国兴结为伉俪,并在此后的事业中相扶相依,厮守至今。昨日,两人始终走在一起,柳传志说,妻子前段时间在香港休养,这次专门赶来珠海和他会合,圆一个心愿。


白藤岛养成了他的“叛逆”


      由于当年战友多不在珠海,当地组织来一些当年在其他团的“战友”和柳传志见面。虽然多数人此前未曾谋面,但一旦提及那段岁月,柳传志仍是激动不已,说到忘情处甚至“奋袖出臂”。受到他的感染,一位同是在白藤岛工作过的老人也是很激动,领着柳传志夫妇二人爬上附近的山包,去参观为当年围堤而牺牲者所建的纪念碑。面对着上百层的台阶,柳传志说自己经常打球,爬上去没问题。


      站在纪念碑前,柳传志追忆,1968年到1970年繁重艰苦的劳动是“痛苦不堪的事情”。“生活上很艰苦”,柳回忆说,那时男生就穿一个裤头,穿衣服几乎等于不穿,还要在腰里经常别上一块塑料布,“为了防雨”,他苦笑着说,自己多年难愈的湿疹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

 


柳传志和“老朋友”聊得很热乎。 左旭光 摄


      在那个年代,柳是知青中“叛逆”的另类。当年不少战士“一心想着保卫毛主席,半夜还起床割稻子来表现”。而柳则在矛盾中痛苦地挣扎着,他坦言自己和很多同龄人心里都“很抵触”上山下乡,尤其是不愿意在农村待上一辈子。他说:“那时没有想到以后具体会做什么,但在暗暗积蓄力量,等待为国出力、显示价值的机会,那是段难忘的磨练。”

 


寄语年轻人“要珍惜好时代”


       柳传志说,现在的社会口号明显少了,他告诉记者当年最害怕的是口号。他昨天调侃说,很多次下地干活,排长都告诉大家,“同志们,把前面那块地干完咱就收工”。好容易干完了,排长又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前面还有一块。”


     柳说,相比以前生活在极“左”的路线下,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一定要珍惜”。

 

       2009年11月10日    南方都市报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