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人物

艾青之子艾轩:走父亲没走通的路

时间:2012-01-04 07:0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85次
艾轩,著名诗人艾青之子,在事业上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诗歌创作。相反,在艾青青年时代没有走通的绘画之路上,艾轩却大放异彩2006年5月28日.香港嘉土德拍卖行,艾轩一幅名为《鸽子飞离分水岭》的油画,拍出了487万人民币的惊人高价。画家艾轩,又一次点燃了

 

     艾轩,著名诗人艾青之子,在事业上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诗歌创作。相反,在艾青青年时代没有走通的绘画之路上,艾轩却大放异彩——2006年5月28日.香港嘉土德拍卖行,艾轩一幅名为《鸽子飞离分水岭》的油画,拍出了487万人民币的惊人高价。画家艾轩,又一次点燃了艺术品这个“疯了的市场”。


      艾轩是从推不掉的朋友聚餐上“偷偷跑出来的”,赶到北京画院时.比约定的专访时间迟到了20分钟。见到记者.他忙不迭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记者不禁仔细打量这位身价不菲的艺术家:他年过半百,身穿黑色T恤,深色裤子,脚踏一双布鞋,斜挎一个半旧的包。一身装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聊起天来,朴实厚道,知无不言。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很喜欢画画的普通人。


       孤独忧郁的童年


       艾轩是大诗人艾青的儿子,然而提起父亲艾青,艾轩语气淡淡的:“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但我很感谢他一不小心生下了我。”
       1947年,艾轩在枪林弹雨中呱呱堕地。不幸的是,他的出生不仅赶上乱世,还碰上家变:父母不和,孩子的出世成了一个“意外”。无论是父亲艾青,还是母亲,都并不想要这个孩子,于是把刚出世的他送去华北保育院抚养。后来,父母和好了,一度也把他找回来过。可惜艾轩回家没多久,父母再次失和,小艾轩又被寄养到了幼儿园。那时他胆子极小,什么都怕,又不喜欢跟幼儿园的小朋友玩,总是孤独地蹲在墙角看蚂蚁打仗。这个孤僻而忧郁的孩子在家呆的时间很少,即使回到家,也不是父亲艾青的宠儿。“他看我的眼神总是冷冷的,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多余的,所以我从小就很没有安全感,很自卑。”

 


       在这种环境下,三四岁的艾轩开始画画时,完全是出于本能的爱好,也可能是父亲的遗传——艾青早年留学法国是学绘画的,后来才转而作诗。幼时的经历无形中对他后来的画风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画总是带着强烈的感伤情怀,追求一种孤独和空灵的情致。
       父母之爱的缺失只是艾轩童年伤痕的开始。他稍大一点时,父亲被划为右派,从革命诗人变成人人喊打的对象,他的生活顿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竟然有了档案,无论走到哪里,周围的人都会马上知道他是大右派的儿子。每次开会,只要说到文艺界、说到1957年,艾轩就战战兢兢地去找会场外哪儿有厕所,因为他知道要说到父亲那儿了。估计说过去了他再回来。整个社会的寒流使他年方幼时已生活得小心翼翼。
       但艾轩对画画的喜好很顽强。没有人教,就自己摸索。1962年,艾轩听说北京有个“少年之家”,要能进去,就能上美院附中。他拿着画找上门,老师说学生招满了。艾轩很执着:那你看看我的画。老师不看,他就站在门口等着。北京的冬天很冷.艾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老师终于被这个孩子的坚持感动,随手一翻:哎呀!这都是你画的?又往后翻:都是你画的?!下礼拜来吧!艾轩就这样进了“少年之家”在那里学了一年,如愿以偿地考上美院附中。


       在历史的惊涛中成长


       艾轩的人生经历仿佛是新中国历史的剪影:抗美援朝、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然后,就是“四清运动”。当时艾轩在美院附中上一年级,每天和同学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到一个一个工厂去干活。记忆犹新的是掏大粪。他定期背着粪斗,到四合院里喊着“掏大粪的来了”。只要他一出现,四合院的大人小孩就远远躲开。那鄙视和不屑的眼光刺痛了他,让他深深体验了做人的卑贱感。从那以后,再低的社会角色他都能承受了。

 


       1969年附中毕业后艾轩就下乡了。在张家口农村一呆4年。盐碱地里插秧是农民最不愿干的活,他去!双腿都浸出血口子,风一吹,生疼生疼的,一走路,就流血。艾轩拿机油随便一抹,绑上破布条,又下盐碱地……直到晕倒在地里。
       可在艾轩看来,最大的痛苦,是不准他画画.因为那是“资产阶级业务风”。和艾轩一起下乡的同学,有的迫于环境,已经放弃了。但艾轩不,画画是他的魂。那会儿艾轩和张红年、白敬州三人瞒着连长,在房里点着阴暗的小灯,偷偷地画。碰上连长查房,迅速把画藏到被子下,“感觉跟做贼似的,很刺激”。艾轩提到这段往事时哈哈大笑。
       艾轩画画一直很顽强,不管什么情况总是拿起画笔就画,只有一小时的午间休息,他在画;开会的时间,偷偷画;集体学毛选时,还是在下面画。4年的艰苦劳动,艾轩把很多在美院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都一一解决了,画画的技法也提升了很多。“经过这4年,世上没什么苦我吃不了。”


        画风的转变


       1973年艾轩回城参军.到了成都军区创作组,军装一穿就是11年。l981年.艾轩一张名叫《有志者》的油画得了全国美展二等奖,领导和战友都觉得他是军区的一个“宝贝”,对他特别好,希望他能创作更多好作品。30多岁的艾轩在当时画坛已经声名鹊起了,那时的他习惯于寻找健康的、响亮的、向上的形象和素材来作画。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让艾轩去四川美院看看。艾轩没有想到,这趟美院之行,会成为他一生艺成就的转折点。
  在那里.艾轩破天荒地整整l个月没碰画笔,只是和美院的朋友们喝酒、聊天、看别人画画。大半夜喝醉了,便和何多苓躺在马路中间看月亮,讲笑话。日子过得散漫随意,艾轩感到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好像身体里藏着的“真我”完全释放了出来。回到军区,再拿起画笔时,艾轩的画不一样了。他彻底地和“积极”的画风“分手”了。“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转折点不是由一件特别的事情来决定,它要经过一段时间.忽然间就顿悟了,冲破了局限。”

 


       艾轩的目光从此转向了藏北地区。他一趟又一趟地去西藏写生,对那里充满神秘的土地和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用高超的技法,用超越语言的形象,把他心目中的西藏高原和藏族人民留在画布上,创作了大量震撼人心的作品:《若尔盖的季候风》、《没有。风的下午》、《冷雨》、《也许天还那么蓝》、《暴风雪扫过冻原》
       至今,艾轩提及油画《微风拨动发梢》时,仍然激动得热泪盈眶。那天他为一个藏族小姑娘画完最后一笔时,一头怒吼的藏獒从土丘上冲下,朝他猛扑过来。危急时刻,那个小姑娘一把揪住了藏獒。这狂野震撼的一幕在艾轩的视野里永远定格了:一头凶狠如雄狮般的藏獒.和一个柔弱幼小的藏族小姑娘,构成了一幅终生难忘的剪影。


       现在的艾轩无需为经济担忧,他是圈里出了名的懂得生活的入,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曾让陈逸飞羡慕不已。艾轩喜欢钓鱼,不想画的时候就背着鱼竿去垂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平常,他住在北京郊外一处安静的别墅里,画室就在离家不远处。太太也是搞艺术的,两个人志趣相投,膝下有一个3岁的小女儿。老年得女的艾轩非常疼爱她,对女儿的未来,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无为”。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便是她的幸福。也许,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正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爱。  
 
                                      摘自《环球人物》 2006年第l2期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