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徐小斌 2020年,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徐小斌15卷本经典书系,收录她自1981年以来创作的大部分作品。 徐小斌,当代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生于北京,自幼习画,自1981年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羽蛇》、《敦煌遗梦》、《德龄公主》、《双鱼星座》等。《徐小斌文集》五卷本于1998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徐小斌小说精荟》八卷本于201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均有藏书。曾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三届女性文学奖、第八届全国图书奖,第二届加拿大华语文学奖小说奖首奖,2016年获英国笔会翻译文学奖。代表作《羽蛇》由世界著名出版社Simon & Schuster买断并译为英文版在全球发行,并成为首次列入该出版社Atria Books国际出版计划的中国作品。有部分作品译成英、意、日、西班牙、葡萄牙、韩国、挪威、巴西、希腊等十余国文字,在海外发行。
远走高飞的梦想
1953年,徐晓彬出生在北京一个高知家庭。是家中久盼男孩儿不得的三女儿。
13岁那年,父亲带徐小斌正式拜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姚治华先生为师。16岁时,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徐小斌背着父母报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了一名垦荒的“战士”。
在艰苦的环境中,大家唯一的乐趣,就是每晚围坐着听徐小斌讲故事,毕竟她看的书多。很快,她把看到和听到的故事都讲完了。为了不让大家失望,她就现编现讲。在这个比拼体力的地方,她因此有了被人高看一眼的价值。 1973年。徐小斌因病回家休养后,父亲说啥也不让她再回黑龙江。1974年的一天,父亲坐了两天两夜火车,硬着头皮,去师部帮她申请办理调转回城的手续。为了让女儿顺利回城,父亲在师部领导的拒绝声中,默默将一张席铺在了师部办公室的过道上。最后,政委终于同意了。她永远忘不了,父亲脸上挂着少有的笑容,从破旧的棉袄中拿出一个牛皮纸袋:“这是你的档案袋,给你拿回来了。”
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
1974年,徐小斌从黑龙江回京后,在北京西郊粮食仓库机电科当工人。1977年高考恢复后,只有小学基础的徐小斌,一边开着刨床,一边利用夹一个件三分钟的间隙偷偷复习,最终考进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 大学时代。恰逢全民文学热。大二时,她写了一篇千余字的小文。没想到竟全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老师说,你文笔这么好,为什么不写小说儿?你是个潜在的作家。于是,她又写出了一篇4000字的习作,不久登上了《北京文学》。 她一鼓作气连写了两个短篇,投给了《十月》杂志。1981年末,她获得了《十月》首届文学奖。1983年。徐小平写出平生第一个中篇小说《河两岸是生命之树》。在宗璞先生的鼓励下,她寄给了《收获》杂志。很快,她就收到了来自上海改稿的电报。责编李晓林老师是巴金的女儿,徐小斌被李老师约到家里谈小说。看到久仰的巴老,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988年底,她完成了扛鼎之作《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后由我国第五代导演张军钊搬上银幕,获得第16届莫斯科电影节特别奖。1993年,徐小斌调入中央电视台,成为专业作家、编剧。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王蒙和王朔各自出了一套女作家选题,分别收入了她的《如影如水》和《迷幻花园》。 1996年,美国杨百翰大学邀请徐晓彬赴美开讲中国女性写作。她的讲座《中国女性文学的呼喊与细语》颇受欢迎,她成了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
把文学当做信仰来爱
徐小斌真正寄生于中国名作家行列,是因她的中篇小说《双赢星座》被评论界一致认为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力作,并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998年12月,徐小斌的长篇小说《与蛇》出版后,被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签约并预付8万美金,她成为首位进入世界著名出版公司的中国作家。
写作至今,徐小斌认可的是自己把文学当作信仰来爱。当年,她写《德林公主》,花了四年功夫,阅读了几百本资料;创作《与蛇》,又耗去了三年时间,字斟句酌,反复锤炼;打磨《天鹅》时,她沉浸在圣桑的名曲《天鹅》中,因小说涉及音乐,她就报班听课,深度系统地学习乐理知识,并决然废弃四年心血,从头改写。2016年初,徐小斌借鉴全彩绘本的《哈利•波特》,吸纳创作《敦煌遗梦》时积累的壁画素材,自编自画《海百合》绘本。 阅读、写作、讲学、旅行,如今的徐小斌心无旁骛地静静地绽放着ㅡㅡ“我写作,因为我对世界有话要说。”
徐小斌主要文学作品:
《徐小斌文集》(五卷本),1998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中短篇小说集
1、《弧光》:电影,由本人根据自己的中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改编,1988年首映。该片获第十六届莫斯科电影节特别奖。 10、已与著名导演郑晓龙签约《金婚3》——金婚之生死情。2013年投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