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养老论坛

当年知青四十年后“集体养老”又吃上大锅饭

时间:2015-05-10 01:3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602次
三年前的一次聚会上,孙玉藤忽然说:“我们反正也是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不如干脆住一起,成立和谐家庭,想玩下楼就能玩,想喝酒上楼就能喝,有人生病,大家就一起照顾,多好!”

 


 


 

      早上5点,69岁的卢志军被散步回来的老伴叫醒了。今天轮到她给同住的五个知青同学做饭,打算献上自己最拿手的烙馅饼。“现在是这边集体户人最少的时候,5个人15张饼就够吃了。人再多点儿,我还真烙不动了。”


      今年春节刚过,卢志军就带着老伴从东北老家飞到了广西北海的“老年集体户”。住在这栋三层小楼里的几个同学,都是相识四十年的知青老友。如今,老人们住在一栋楼里,轮流做饭,打牌种花,有病互相照顾,闲来忆苦思甜。“让孩子各忙各的事业去,我们老朋友在一起生活,跟家人一样,热热闹闹,自给自足。”


      “老了开心最重要”


      1968年,当时正念高三的卢志军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的一员,跟十几个同学组成农村集体户,直到1971年初才回到城里。在学校做了三年同学,又在农村共同生活劳动了三年,集体户里的同学“都像家人一样亲。”


      因为错过了高考,这批知青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大多留在吉林小城本地生活工作,四十年都没有断往来。退休后,大家开始频繁地聚会。以集体户时期最要好的四五个同学为核心,带着各自的家属,几天一小聚。

 


 


      团支书王泽君是卢志军的好姐妹,已经跟孩子迁居上海,但每逢聚会也会千方百计赶回来参加。“我是真想这些老同学,很怀念当初集体户的生活。”


      三年前的一次聚会上,孙玉藤忽然说:“我们反正也是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不如干脆住一起,成立和谐家庭,想玩下楼就能玩,想喝酒上楼就能喝,有人生病,大家就一起照顾,多好!”


      这个提议当场得到大伙儿的赞同。卢志军说:“我们的孩子,有的在北京,有的在上海,留在吉林的也都单过,对父母不太顾得上。同学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挺不错的。”常聚会的12个人先后报名成为“和谐家庭”成员。“后来,大伙儿觉得和谐这个词太时髦,没有我们自己时代的特征,我就提议改成老年集体户。”卢志军说。


      赵学甫是最先赞成这个方案的人。他把自己在北海刚买的一栋三层小楼提供给大家过集体生活。最近,他又把自己的公司卖掉,在吉林当地订购了一座四层小楼作为老年集体户的大本营。“钱不重要。”赵大爷说,“到老了,开心最重要。”

 


 


      轮流做饭相互照顾


      卢志军坐飞机到北海集体户的第二天,先交了1000元的伙食费。“每人每月500元,然后想吃什么自己去买,回来报账。”管账的赵夫人告诉她。


      刚到北海几天,卢志军和老伴已经摸清了附近购买食材的情况。“大伙儿每天都必须吃的是菠萝,10块钱4个,特别好。还有香蕉、杨桃、番石榴……水果可劲儿吃。还有个农贸市场,就在小区对面,北方菜南方菜都有,吃的很习惯。”


      侨港附近有一个越南侨民聚集地,买鱼很便宜。集体户里厨艺最好的王大爷听说后,忙跑过去买了25斤小黄鱼,回来冻在冰箱里,每天油炸、做酥鱼,换着样地吃。王大爷能者多劳,经常主灶,别的同学也有各自的拿手菜。“都不甘落后,想做什么菜,事先把材料买好。然后大家商量定,今天我做这个菜,明天他做那个菜,有时候还会特别搞个亮相仪式,把菜端出来,比比谁做的好吃。”卢志军说,“现在大伙儿手脚都还麻利,抢着干活,不做饭的就负责刷碗,收拾屋子擦地,挺开心的。”


      集体户里少则五六个人,多则十一二人,做这么多人的大锅饭,老知青并不觉得很累。“其实给两个人做饭才最头疼。”主厨王大爷说,“做多了不是,做少了又没意思。人多的时候做饭放得开,而且做一次饭,就能歇两三天,一点儿也不累。”


      虽然身体硬朗,毕竟也是70岁上下的老人,健康还是他们和儿女最担心的问题。“所以我们集体户里人数不能少,生病了大家一起照顾,重了送医院。”还在吉林返聘岗位上的孙大爷说,“我就是医生,等我退休加入集体户,大伙儿就不用担心了。”


      卢志军回忆自己去年肾结石手术住院时的情况:“因为孩子刚在北京找到工作,不愿意折腾他,所以一天三顿饭都是集体户里的朋友给送的,每顿好几样,换样做。真的挺感动的。”


 

 

 


      公社明星变身“麦霸”


      老年集体户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卢志军发现,老年人都习惯早起和午睡,根本不需要过渡。早饭7点钟吃,荤素搭配。上午去城里或者海边散步游玩、逛商场、踩沙滩、老伴每隔两天还会下海游泳。中午简单吃一口昨晚的剩菜,午休后就进入下午的游乐时间。


      “这两年家里走了几个兄弟姐妹,我老伴想找人打麻将可困难了,只能等过年熬夜。到集体户里就好了,每天都能玩,而且大伙儿商量好一天封顶100块钱,输赢很小,我也不管他,只要不熬夜,随他玩个够。”卢志军说,而她自己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则是用一楼大厅里的卡拉OK机唱歌。


      在知青下乡的时候,卢志军是集体户的文艺骨干,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田里收工后跟集体户的同学一起排练节目。“我只记住有表演唱《毛主席的话记心上》和舞蹈《北京的金山上》,我是编导,全体同学都参加了,最后上公社去汇演,当时都引起轰动了。”


      文艺成为知青乡间岁月的美好记忆,孙玉藤和他的夫人是当时集体户里的主唱,现在走在街上兴致起来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演上一段。王大爷比卢志军更爱唱歌,被同学们尊为“麦霸”。卢志军说:“他拿住麦克风就不放手,我只能趁他打麻将的时候唱唱。”


      下午5点,不管是打麻将的,还是唱歌的,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到房前的院子里栽花、浇花。老人们在傍晚都化身成园丁。男生们特意买了一根20米长的水管,前后院的花都浇得到。大家协力把花修剪出各种形状,以此为乐。

 


 


      “我们的回忆未来都在一起”


      每天晚上6点钟,浇完了花,老年集体户就开饭了。在饭桌上,大家最喜欢谈论的,还是青年时代的回忆。


      卢志军高中时代成绩优异,本来已经报名北京外国语学院,但没能参加高考。当年在集体户里,她就是大家的朗读者。“每天晚上,女生们都围在一起,给各自的家里织毛衣。我就坐在一旁的煤油灯下,给大家念长篇小说。具体有哪些我已经记不得了,总之是能借到什么书我就读什么书,中外的都有。有的时候读到夜很深的时候,鼻子眼睛都被煤油灯熏黑了。”


      赵夫人也记得这回事儿。她补充说:“那时候有一个年纪最小的女生,等老卢念书念晚了,她就去厨房偷东西吃。有一次,那个女生偷了一块肉给大伙儿吃。本来大家不敢,怕吃了拉肚子被发现。但最后还是你一口我一口,一会儿就吃光了。”


      冬天,月亮一出来,男生和女生就会出去“打柈子”:女生拿锯子把粗木锯成一段一段的,男生再劈成柴火堆起来。“天很冷,雪没到膝盖上。当时觉得真是苦,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挺浪漫的。”卢志军笑着说。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想家、想孩子。卢志军的儿子一直不太放心,“我知道他们老同学在一起心情好,可以互相照顾,我也挺支持的。但毕竟家人和医保都在吉林,还是在老家更放心。我不能经常回家陪他们,很愧疚。”


      “在老家的集体户人多,我们就要请保洁阿姨和厨师了。”卢志军边憧憬边忙着剁肉馅、烙馅饼。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