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万象

“月平均工资”5343元在北京的生活

时间:2015-01-05 08:1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06次
平均工资,是衡量一地整体工资水平的指标,每年的平均工资数据往往会引发一大波唏嘘——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你,是大幅超越、侥幸过线还是拖了后腿?不过,踩在平均线上的人们究竟能够在这座城市里体验什么样的生活,却鲜有提及。

 


 

      聚光灯亮在高处,送温暖送到底层,那么,“平均数”呢?


      平均工资,是衡量一地整体工资水平的指标,每年的平均工资数据往往会引发一大波唏嘘——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你,是大幅超越、侥幸过线还是拖了后腿?不过,踩在平均线上的人们究竟能够在这座城市里体验什么样的生活,却鲜有提及。时至年末,我们不妨来看看“平均工资”们的世界。


      存够二十万就回家开店


      北京的冬夜,公交124路倒快3,一路上灯火渐稀,王明亮从安定门附近的一家西餐厅回到北五环外的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来北京四年,他从一个电话销售、CBD咖啡馆简餐厨师变成了一家小法餐厅的副厨,工资也从每月一千八翻到了现在的五千。王明亮还算满意,因为这间开在四合院里的小餐厅,工作环境好,除了饭点工作也不算忙,一天九个小时不用拼命干,还能学点东西。这份工作帮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我想回我们家那边也开个西餐厅,存二三十万就够了。”

 


 


      王明亮和女友租住在天通苑周边“村里”一间十五平方米的小公寓,加上冬天的暖气费月租一千,他们的“家庭”收入是每月八千元,除去各种日常花销,“能剩下一半。”王明亮的衣服绝大部分来自网购,比如外套限制在三百元以内;女朋友生日买礼物加吃饭,预算五百元。2014年,他们看过一次电影,“都市爱情片,名字想不起来了。”


      王明亮的手机是三星S4的拍照手机,买的时候两千四百块,“有点贵,但是手机买好一点儿的能用两三年。我女朋友的手机是‘红米’,在银行存三千元定期,送一个,不过每个月得绑定两百多的话费。”


       餐厅活儿少的时候,王明亮就喜欢在手机上玩免费游戏。前两天他第一次为一款叫《大话西游》的游戏花了钱,“25元钱一个月,送元宝,还能抽奖。”

 


 


      王明亮还喜欢在网上买些花花草草和绒毛玩具——后者在沙发背上摆了一溜,“虽然房子小,但还是要收拾个温馨的环境,回去之后放松。”


      整个2014年,他最大的一笔开支是一辆两千五百元的电动独轮车,“上下班到车站用得上,带着也方便。电动车不能带上地铁,存车一天两块,算下来也不少。”


      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没有长留北京的打算,“消费太高,也买不起房子,他们有人在燕郊买了房子,我觉得不如回家在西安市里买——同样的钱,在西安能买二环里的房。” 在王明亮看来,在北京的日子,只是一个接触更多人、更多事、更多资源的“过渡期”;在这儿,他还遇上了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女朋友。

 


 


      我买得起榨汁机,榨不起汁


      上午9时55分,罗健办公桌的电脑亮着,屏幕上面打开了三个窗口,一个QQ聊天窗口,一个正在编写中的Word文档,还有某购物网站的页面。


      “我正等着秒10点那一拨呢。”上班时间,罗健的工作却被放在一边,“反正也不急,没人催”,每天逛逛购物网站,看看有什么便宜货,是他的习惯。


      “我们家三口的衣服基本都在网上买,还专挑促销的时候。”就在一个月前,罗健在海淘上订购了一件哥伦比亚冲锋衣,花了500元人民币,这是他多方比较十几天后的成果:“比国内便宜好几百,这是我今年买得最贵的衣服了。像我这种月光族,不趁便宜买行么?”


      进入公务员队伍已近10年,罗健还是一名普通科员,每个月收入到手4301.3元,“特别稳定”,罗健的老婆是京城某企业的客服人员,收入也不算高,两个人外加3岁的孩子,“每年能攒点年终奖就不错。”

 


 


      平日里罗健最烦的,就是算每个月开销。孩子上幼儿园,每月需要2300元;虽然常在父母家吃喝,罗健一家三口每月还得花上1000多元的餐饮费;柴米油盐都在涨价,外加通讯水电养车,罗健每个月的工资“显然不够花”。可公务员的工资却多年未调,连购物卡等福利也被取消,“这两年明显没余钱了,我有一辆开了五六年的车,现在尽量不开出门,油钱太贵。”


      这两年,罗健“一笔花钱上千”的消费,只有数码产品。一个HTC的智能手机,一个iPad mini,外加移动wifi,是他出门必不可少的设备:“有时候出外勤或是值班,特别无聊,只能玩手机。”


      不过在旁人看来,罗健的生活还算滋润,夫妻都是北京人,让他无须为房奔走,如今他还与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房子是父母出资购买的,唯一让罗健出资的是装修款,可这一装,就花掉了他大半积蓄:“剩下那点存款都在股市里套着呢,我也不指着它了。”


      “虽然没有太大压力,但我的生活也特别无聊,稍微贵点儿的我都消费不起,看电影我都不舍得去。”身边的朋友建议罗健带孩子出国“多见识见识”,他每次都微笑以对,“去一趟欧洲,我一年工资没了,我去得起么?老婆也说过想去玩,可两年了还没实现。”

 


 


      参加朋友聚会,罗健也觉得有些“跟不上趟”,工作十年,朋友们多数当上了小领导,工资最少也有他的两倍以上,“可一聊到工作,大家还都说公务员好,说什么不给钱都干。我呢?只能吐槽我连榨汁机都不敢买——因为买得起机器,榨不起汁。”


      有文化的好处就是穷得体面一点


      小布把一个半人高的大塑料袋拖到了楼下垃圾桶边上,一松手,一件牛仔外套就从敞开的袋口出来了。“租的房子只有一个衣柜,没办法。”小布遗憾地说,为了给年底扫货买来的新衣服腾地方,旧衣服只好丢掉。小布的“双十一”账单三千多,“双十二”账单两千六,“是有点奢侈,不过一小半都是给我男朋友买的。”这个二十四岁的女孩自我检讨,单是这两笔网购账单就花掉了她一个半月的工资。


      小布在一家不到十人的文化公司做策划,钱不多,但不用打卡不用加班,且公司离她和男友租住的小公寓只有三站地铁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她可以回家做晚饭,比在外面吃放心,还省钱。

 


 


      小布两年前从山东“漂”到北京,因为男朋友硕士毕业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年薪小二十万的工作。男友支付了每月三千元的全部房租费用,小布则负担水电煤气和物业费,“象征性地承担点责任,总不能心安理得地白吃白喝。”在小布看来,只要一天没领证,就不该理所当然地花男友的钱。可原则归原则,实践起来就只能弹性了。她现在用的iphone5s手机是去年年底男友送的新年礼物,“如果我自己买的话,就是买小米了。”小布说起这个话题有点伤感,坦言如果没有男朋友的“接济”,自己一个人在北京生活,那状态有点“不敢想”,比如家里那个应付雾霾天的空气净化器,四位数的价格她无论如何也舍不得。


      小布把每个月的伙食支出控制在1500元以内,其中包括和同事聚会吃饭的费用。她说,来北京这两年,自己最常去的“馆子”是公司附近的7-11便利店,“打饭加菜很像大学食堂,就是贵点儿。”——麻辣香锅这样的十元菜一个礼拜最多点两次。她的护肤品基本都是屈臣氏的开架货,面霜不超过两百元,面膜主要靠自制,酸奶、黄瓜、蜂蜜……照着网上的配方搅和,“贵的用不起,便宜的七八块钱一片,算算包装运费,实在不敢往脸上贴。”至于衣服和包,她喜欢在网上买小店原创,最多不超过五百元,小布擅长用文艺青年的腔调鄙视商场货——“小众原创品比简单粗暴的大工业产品有格调”,这话小布自己并不完全信服,她自嘲“有文化的好处就是穷得体面一点。”

 


 


      这么省下来,小布原本预计每个月能存一千到一千两百元在余额宝里,实际上每个月总有预料之外的支出,比如今年8月她丢过一次钱包,直接损失四百六十多元。到现在,余额宝里的一万三千元“存款”就是她的全部身家。这让小布很没安全感,总感觉这点钱在北京“吹口气就没了”——就她现在租住的小区,连半个平方米都买不了。以前的朋友问起她在北京的生活,将来打不打算在北京买房之类的问题,她总说“穷得丢脸,求别问”,结果被朋友吐槽“用5s的人就别装了”。


      “你觉得自己这么说矫情吗?”


     “不啊,一想到钱的事,我就烦躁。买房子的目标太宏大,基本没可能实现,但要说艰苦,那也是假话。上不挨天下不挨地的,失重,空虚。”

 


 

 


 
 “平均工资”如是说—— 
 
 
 

      “工资对我来说 没有太大意义”


      孙磊明(34岁,朋友眼中的“富二代”):我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到4000元,但工作是我妈给安排的,我没有什么发言权。


      在朋友眼中,我算个富二代,当然跟网上说的那些差远了,但我承认平时生活确实没什么经济压力,工资对我来说没有太大意义,花钱还是爸妈出大头。我挣了钱也交给我妈,让她帮我打理,我老婆挣钱自己留着花。


      外人看我一个月挣3000元还开奔驰,肯定都会说三道四,我自己其实也不是那么坦然舒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在家一点发言权都没有,小到买东西,大到家里的一些决定,全是爸妈说了算,我和我老婆只能听着。前几天我们想找个小时工,周末帮着打扫打扫屋子,一次就几十块钱的事,但跟我妈说了,我妈说这是浪费不让花,我就只好不请,老婆有点不高兴,我也没办法。

 


 


      “三年以后应该能翻倍吧”


      王源(21岁,职场新鲜人):刚开始工作,这个薪水我觉得还行,拮据肯定是比较拮据了,光房租就要一千出头,十月份出去玩还跟妈妈伸手要钱了呢!哎呀,好羞涩!不过我觉得凭我自己的努力,保守估计,三年以后应该能翻番吧?不过翻番好像在北京也不是很多……盼着等我赚钱多了房价再跌,现在跌我也买不起,哈哈!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