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之窗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

时间:2016-12-15 06:5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6080次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24节气歌,说的是农历的24个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原文作者:观海听涛)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奥秘

倪方六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能成功“申遗”?
 
      古人为何将节气定为24个?
 
      《左传》:“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它是根据太阳运行位置来划定的。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
 
 
      古人为什么将黄道分成24份,而不是20份或30份或是其他数值?除了每月安排2个节气利于农时较为科学合理外,还与古人对数字12的推崇有关。12是古代用得最普遍的一个数字,如12月份、12时辰、12生肖、12神兽、12地支……形容双方感情好到不能再好了,也会用到此数,称是“十二分交情”。
 
      古人为什么要迷信和崇拜12?《左传·哀公七年》揭示了其缘由:“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大概意思是,周朝统一天下后,制定礼仪,上等的物品数量不过12,即最多是12,这是因为12是天界大数。周代“天之大数”概念的形成,与古人对月亮和岁星这些天体的早期观察和发现有关。太阳与月亮沿着轨道运行一周要会合12次,月球有12次会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地球人有12晚看不到月亮,便形成了12个“朔日”,相应地也有12个“望日”——月亮正圆之日。
 
立春时张贴的鞭打春牛图(山西版画)
 
      月亮有规律地变化12次,就是1岁(年)。在观察月亮的同时,古人还发现木星公转一周的变化也十分有规律,是12个岁,即12年(实际是11.86年),故古人称木星为“岁星”。为便于观察,古人遂将岁星每年运行的区间定为“星次”,12个星次完成了,岁星便公转一周,即古天文概念中所谓“一周天”,也称为“一纪”。
 
      在科学不甚发达的古代,古人对这类天体天象十分敏感,12如此有规律地出现,古人便认为是“天意”。巧合的是,人体结构与天体一样,也出现了“12现象”:人体共有12经脉、胸椎12块、肋骨12对、小肠初始段长度相当于12个横指,故名“十二指肠”。现代解剖学还发现,脑神经、胸神经也分别有12对。于是,在迷信“天人合一”、讲究“应天合人”的时代,12不可避免地被神化了,故有“天之大数”一说。除了12,再没有哪一个数字有这么神奇了。而且,12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只有它是2、3、4、6的最小公倍数,能被4个数整除的最小数只有12。 周代是对12极为迷信和崇拜的时期,在制定行事规则时都喜欢用12,如帝王所戴冕冠的旒(音li ,悬垂下来的装饰性玉串)用12根,此即《礼记·郊特牲》中所说的“戴冕,旗十有二旒,则天数也。”据《后汉书·荀爽传》,就连天子后宫最早也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是“娶十二女,天之数也。”后来的“72妃”是在“12女”基础上“扩容”而来的。
 
 
根据二十四节气特征所绘的《农人自乐图》(清代年画)
 
      二十四节气萌发期正是周朝,人们在划分时序时自然会用上12这个数。在古人眼里,24个节气是有严格区别的,性质不同。古人称节气为“气”,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中的“气”称为“中气”。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
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哪个?
 
      《夏小正》:“日冬至,阳气至,始动。”
 
古人冬至测日影(清绘《土中毖祀图》)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分别是:农历一月的立春、雨水,二月的惊蛰、春分,三月的清明、谷雨,四月的立夏、小满,五月的芒种、夏至,六月的小暑、大暑,七月的立秋、处暑,八月的白露、秋分,九月的寒露、霜降,十月的立冬、小雪,十一月的大雪、冬至,腊月的小寒、大寒。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最早出现的节气。
 
      冬至是农历十一月的中气。早在殷商时就出现了“冬至”概念,不过那时人们叫冬至为“至日”、“日南”、“南日”等,这些词语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均已发现。“冬至”出现最早可能因为古人对这个日子太敏感,太在意——冬至以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再过一段时间的严寒,天气就渐斩转暖。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的《夏小正》称:“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大概意思是,冬至这天是太阳最短的一天,阳气开始增长,生物萌动。《礼记·月令》也有相同的观点:“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
 
古人夏至测日影(清绘《夏至致日图》)
 
      “冬至”不只最早出现,还是24个节气中的首节:在秦汉时及以前,一年中的12个中气里,冬至是起点,“小寒”则是12个节气中的起点。故司马迁《史记·律书》称:“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当时,到冬至日官方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据《史记·历书》,汉武帝刘彻当皇帝第7年(公元前104年),曾将“冬至”作为一年之始,并改年号,称该年为“太初原年”。同时诏令,要求大家过“冬至年”。《淮南子·时则》记载,在冬至这天,“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与后来过“正月年”春节如出一辙。现在人们还说“冬至大如年”,就是此遗俗。
 
      “冬至”还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的一个节气。中国最早使用“土圭日影”法来测定冬至。《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古人最看重的8个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示意图
 
      早在西周初年,古人已开始测“冬至”了。唐朝学者贾公彦疏注:“周公摄政四年,欲求土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之法测度也。”周公营建的王城位于今河南洛阳,周公当时已深刻理解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并利用这两个概念,通过“土圭测景”法,来确定“地中”和城址。这也是二十节气诞生以前“冬至”在实践中的最早运用,有洛阳学者因此称洛阳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祥地。
实际上,此观点有点附会,二十四节气的诞生与洛阳是没有关系的。春秋以后,到战国时二十四节气才出现,其最终形成以《淮南子·天文训》出现与今天完全相同的节气名称为标志。
古人最看重哪几个节气?
 
      《独断》:“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古人将24个节气编成了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但24个节气在农事和生活中的地位并不一样,其可分为五类,一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二类象征气温变化: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三类反映降水变化: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四类显示物候现象:有惊蛰、清明2个节气;五类说明农事要求:有小满、芒种2个节气。这些节气中,古人最看重的是俗话说的“四时八节”。“四时”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八节”就是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8个节气,8节之间大概相隔46天。
古人为什么认为上述8个节气最重要?这从其命名上即可看出来。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到达最南方,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到达最北方,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因为冬至和夏至对生活影响最大,古人干脆将其当作重要节日来过,分别称为“冬节”和“夏节”,并编出了相应的《数九歌》,提醒人们注意生活、生产节奏,调整适应时序。
 
      但夏节始终没有冬节那么受欢迎,为什么?这与帝王对两个节气的好恶有直接关系。汉蔡邕《独断》称:“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