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昔日的“对槽驴""
现在北京的城区和郊区都是马路纵横,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风驰电掣般在路上奔跑。但是,在七八十年前,不仅北京的郊区没有一条平整的柏油路,就连城区(除前门大街外)也还没修柏油路。人们出门时,有钱的骑马或乘轿,中等人家都骑驴,一般人家既没有马也没有驴,出门只有徒步,或者雇驴骑。
旧北京养驴招揽乘客的行当,被称为“赶脚的”。因为他们揽来乘客,客人骑上驴在前边走,他们手执鞭子在后边,一面用鞭子驱着驴往前走,一面赶紧追,故称“赶脚的”。
在过去北京交通不发达时,北京各关厢都有“赶脚的”聚集处“驴口”。朝阳门是通往通州和京东各县的要道,所以,朝阳门的西大桥(护城河桥)和东大桥两处是两个大“驴口”,每天这两个地方都聚集着众多牵着驴揽乘客的“赶脚的”。这些雇驴的客人有的去八里庄,有的去通州,有的去三河或其他州地方。去十里八里地还好,驴驮着客人在前边紧走,“赶脚的”在后边紧赶。如果客人去通州,从朝阳门西大桥到通州西门是40华里,这40华里路对驴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赶脚的”而言,即使他们还年轻,有双铁脚板,恐怕也吃不消。而且当年,北京和通州来往的客人又多。故此,有那聪明的“赶脚的”训练出一种“对槽驴”来接待从北京至通州的往返乘客。
什么叫“对槽驴”?顾名思义,是有两个槽东西相对,驴在东槽可吃草料,在西槽也可吃草料。“赶脚的”想,如果将这种“对槽驴”训练出来,让驴自己驮着客人往返于北京与通州之间的大石道上,只要在朝阳门西大桥或东大桥、通州西门各站l人。一方招揽乘客骑上驴,让驴自己驮着客人走,另一方看见自己的驴来了,将驴接下就可以了。这样,“赶脚的”再不用赶着驴在后边跟着跑啦。
笔者虽然已年逾八十,见过“赶脚的”赶着普通的驴驮着客人赶路,而没见过“对
槽驴”。因为我记事的年岁,先是军阀混战,后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冀东,社会混乱,“对槽驴”已绝迹。关于“对槽驴”的训练和载客情况是听家父对我讲的。
“对槽驴”的训练必须从小驴开始。“赶脚的”将小驴系在驮着客人的大驴后边,跟着来回走。如果从朝阳门西大桥揽了客人往东去,到了通卅f西门等客人下了驴后,就将驴牵至附近设的槽头喂料。如果从通州西门揽了客人往西走,到了朝阳门西大桥客人下了驴后,就将驴牵至附近设的槽头喂料。如此反复,约有一两年时间,小驴也长成壮驴,就成了一条认大条石路(从朝阳门西大桥至通州西门是40里大条石路)和东西两个槽的“对槽驴”。
朝阳门至通州的“对槽驴”始于何时,已难于查考。据一些清末老人说,这条路上的“对槽驴”出现于乾隆年间的太平盛世。当时城市、乡镇工商业繁荣,农村也很安定,再加上孔孟“仁、义、礼、智、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老百姓宁愿饿死,也不做盗贼,因此社会安定。这是“对槽驴”在这条路上揽客并畅通无阻的首要条件。其次,朝阳门至通州是正东正西的石道。“对槽驴”认定在石道上往前走,就是有坏人拉它、打它叫它下石道,它也宁死不去。这是出现“对槽驴”的道路条件。喂养和用“对槽驴”载客挣钱养家,一个人办不到。必须两三个人联起手才能办到。因为起码有一个人在朝阳门西大桥揽客放驴走,还得有一个人在通州西门接驴。另外,喂养“对槽驴”的人家一般都有两头驴以上。也就是说,东西两头都揽客放驴也都接驴,如此才能多挣钱。
朝阳门至通州的“对槽驴”和其他众多的“赶脚的”,为北京和通州及京东各县的客人往来提供了方便,为繁荣朝阳门关厢大街一带经济起过一定的作用。
据家父讲,他在民国初年去通州办事往返骑的都是“对槽驴”。后来,因为军阀连年战争,特别是京郊社会不安定,散兵游勇到处流窜抢劫作案,“对槽驴被”杀,送至“汤锅”卖肉之事时有发生。所以,后来“赶脚的”就不敢放“对槽驴”自己上路了,“对,槽驴”也因之绝迹。
《北京纪事》文/王永斌 07-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