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爱心园地

外地妻子患病17年 北京知青丈夫不离不弃

时间:2013-12-03 12:3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19次
由于李淑英没有北京户口,这些年来,她的治疗费和透析费大部分靠着老伴儿牛玉屏一人支撑。让人感动的是,到东北的建设兵团一待就是10多年的北京知青牛玉屏不仅没有嫌弃生病的妻子,反而无微不至地呵护。

 


 李环宇 摄
 

“谢谢你这些年没有丢下我”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可是48岁的李淑英和62岁的牛玉屏却不这么认为。俩人结婚20年,有17年的光景李淑英因肾病四处求医问药。由于李淑英没有北京户口,这些年来,她的治疗费和透析费大部分靠着老伴儿牛玉屏一人支撑。让人感动的是,牛玉屏不仅没有嫌弃生病的妻子,反而无微不至地呵护。当记者问他是否曾有过放弃的念头时,这位憨厚的北京汉子腼腆地笑了:“咱不能这么做,太缺德了,既然选择在一起,就要一直相互扶持着走下去。”如今,李淑英的病情越来越恶化,一周需要进行三次透析治疗,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牛玉屏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已捉襟见肘。“虽然街道帮忙给我爱人上了医保,可是一个月仍要自掏2000元钱,再加上吃药、买菜的开销,我们的日子过得太难了。”

 

 中年相遇  两个苦命人组建家庭


      李淑英是四川人,来北京已经有28年的时间。“我是在1985年来到北京的,那个时候家里穷,到北京就是想通过打工多赚些钱,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20岁那年,刚刚来到北京的李淑英憧憬并规划着自己美好的未来。但是现实的残酷很快就让李淑英变得有些消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太大了,要知道我没有北京市的户口,去找活儿干,永远不能享受正式职工的福利待遇。”

 

      1992年,在一家医院从事保洁工作的李淑英在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比自己大14岁的牛玉屏。今年62岁的牛玉屏是一名售票员,他的经历也很坎坷。“文革”的时候赶上上山下乡,牛玉屏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东北的建设兵团一待就是10多年,好不容易落实了政策回到了北京,但是工作一直不太顺利。“因为家里贫困,我也是在年龄很大的时候才组建了家庭。”

 

      就这样,两个苦命的人在热心人的撮合下,组建了新的家庭。牛玉屏的朴实勤劳,让李淑英第一次尝到了幸福的甜蜜,两个人一起努力工作,希望能够改变贫困的命运。


新婚燕尔  她却查出了严重肾病


      “当时觉得老天对我真好,遇到了这样好的丈夫。”1996年,从事保洁工作的李淑英发现自己总是浑身乏力。“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没有休息好,就没太在意。”很快,李淑英就发现脚脖子出现了水肿,继而发展到大腿、手以及脸。严重的时候,肚子肿得就跟孕妇似的,连弯腰都很困难。“那个时候跑了几家医院,都不敢收治。”后来,终于有一家医院收治了李淑英,经过检查,李淑英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浑身的肿胀情况有了好转。

 

      别看李淑英在北京已经待了很长时间,但是因为没有户口,她一直没有医保,生病去医院完全靠自费。“生病就住了32天的院,我这点工资哪够啊,都是老伴儿的钱。”不想拖累家里人,出院后,李淑英没听医生的嘱咐,又去上班了。在李淑英保存的当年的出院单上,医生建议李淑英休息一个月。没想到这一工作,病情突然恶化,让李淑英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因为上班辛苦,这肾病又反复了。”经历了浑身再次出现浮肿的情况,牛玉屏也吓坏了,他告诉李淑英无论如何也别再上班了。“没关系,你不是还有我吗?你就别担心以后的生活了。”听了牛玉屏的这句话,李淑英感动极了。“当时因为这病,几乎花光了老伴儿所有的积蓄,可他并没有嫌弃我,反而安慰我。”

 


 


17年坚守  她在爱中努力地活着

 


      牛玉屏的家位于东城区礼士胡同43号院最北边。在这间面积仅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一道棉布帘子将房间分成了内外间,靠近帘子里面一张双人床把整个空间挤得满满当当。帘子外面,一张双人沙发、一张茶几让人在屋子里转个圈儿都有点困难。“这还是我公公当年的宿舍,后来老人去世了,我们一直生活在这里。”回忆起和蔼的公公,李淑英对老人充满了感激。因为几次住院,她和牛玉屏的积蓄全部花光了,还欠了不少外债,后来牛玉屏的单位也组织了捐款,帮着一家人渡过难关。“那段日子过得太难了,我公公拿着不多的退休金贴补我们。”2004年,老人去世了,牛玉屏和李淑英的生活愈发困难。那个时候,为了省钱,李淑英总是把一顿药分成两顿吃,身体不舒服,能拖着不去医院就不去。“幸亏2008年的时候,街道帮忙给我上了医保。”回忆起这段时间,李淑英感到庆幸。2009年,她的病情因为控制得不好,已经发展为尿毒症,需要做透析来维持。“一次四五百块钱,这样的费用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说,根本支付不起。”但通过医保报销,李淑英的治疗费降低了八成,可尽管如此,每个月2000元的开销仍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

 

      “我曾找过街道申请办理低保,但因条件不符办不了。”现在,牛玉屏的退休金是每个月3000块钱,除了2000元给李淑英看病,还得缴纳200元的保险,此外,房租、煤水电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怕您笑话,每天买几块钱的菜都得提前算计好了,不然我这点钱撑不到15号发工资。”牛玉屏憨憨地搓搓手,叹了一口气。

 

      看着满头白发的牛玉屏,李淑英觉得自己这辈子实在是太幸运了,有好几次,她不想拖累家里,想自尽,但是被老伴儿苦苦拦下。“嫁给他这么多年,都是他在照顾我,真希望能有一天我的病好了,能照顾照顾他。”看着一直陪伴自己的老伴儿,李淑英的声音有些哽咽了:“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不离不弃。”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