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初的一天,北京起重机厂一车间铆焊工刘源,被工友告知:“有你的通知书!”
他跑着去车间办公室。按惯例,车间办公室外边的窗台上.摆放着用皮筋扎着的一摞信。其中的一封,印着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的字样。
从这一天起,国家前任主席也是“最大的走资派”之子刘源,确定将迈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的门槛。
此时,距离刘源的父亲刘少奇辞世,已近10年。他的母亲王光美,,还被关押在秦城监狱。
距此大约l2年,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同样轻飘飘的信件,悄悄搁在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案头。
信是四中高三(5)班的两位学长托送的。这两个当时的优秀生,把信交给刘源的时候很郑重,说是要造反,要造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反,说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让白专的留下来了,把闹革命的、工农兵都挡在学校外面了。
刘家有规矩,不允许捎信。刘源不敢把信直接交给父亲,只搁在桌上。
没过几天。这封信就刊载在1966年6月18目的人民日报上。信的结尾,是“现在北京四中全体革命师生向全市革命的同志倡议: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和这封信同时刊载的,还有来自北京女一中的另一封抨击高考制度的信件,和《人民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
新中国在1952年建立起来的统一高考制度由此而废。
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主抓科技和教育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久在民间迅速流传。“我们在工厂一般大的工人,平时都在谈论。这一拨人都感到特别振奋”。或许还有机会,刘源想。
当年8月21日清晨,北京长安街沿途的高音喇叭里传出头条新闻:恢复高考。
北京起重机厂召开正式会议传达相关文件,报考条件就张贴在车间的墙上。刘源经过仔细研读,发现报名的政审条件中不涉及出身,只说了本人不能有历史问题、政治问题。
刘源的报名被厂里组织部门退回,理由是超龄。刘源26岁,非正式的传达里,恰好有“最好25岁以下”一说。刘源不服气。他初二辍学,是老三届的初中生,是年的高考,对老三届的高中生都是放开的,“他们的年龄肯定比我大”。
30年以后.阅历丰富的刘源分析当年拦他的原因时,已经很释然:实际上就是出身闻题。 以刘源的年龄划线,厂子里9个年龄大过他的工友.一律被卡下。
“我挺生气,所以就给邓小平写了封信”。30年岁月烟尘之后,刘源仍然能很清晰地复述信的内容。
我管他叫小平叔叔,开头就自报家门,说我是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我这几年从农村又到工厂,听说您恢复工作抓高考,很高兴,大家都很振奋。我想考大学,现在厂子里不让考,如果因为我父母的原因、我的出身不让我考,我很不服气,何况你这个招生简章并没有这么讲。让我考我考不上,是我自己的事情,谁也不怨。
信不长,就一页纸,钢笔书写工整。刘源在信封上写就“中共中央邓小平副主席”,贴了4分钱邮票,在自己的住处北京永安里附近随便找了一个邮筒投进去。
10余天后,来了回音。刘源和9个情况相近的工友,全都被放行。
刘源他们拿到的,是当年北京市高考考场里最后l0个考号。离高考举行,仅有一个星期。
这最后一个40人的考场相对空荡,只坐了不到20个考生,l0名来自北京起重机厂。
他们中的7位,后来成为幸运的77级。
小平的批复,刘源至今没见过,“具体怎么批的不知道”。只知道邓小平批给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吴德,吴德转批给北京市负责高招的同志,最后是厂教育处通知刘源可以报考的消息。
1979年1月,刘源的母亲王光美出狱。在和邓小平的一次碰面中,王光美提及儿子要求参加高考的信,和邓的亲自批复。邓小平微微笑了一会儿。
其时,刘源已经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
就读。
师范学院历史系77级班主任周兴旺第一次见到刘源.是在北京崇文门内旅馆。这家旅馆.是当年北京市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周兴旺就代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在此招生。 他住的房间里,床上摊满档案袋。在周兴旺的记忆里,他所能接触到的档案,都经北京市高招办筛选。高招办当时掌握着一份20个典型“可教育好子女”的名单,都是被打倒的中央一级领导人的子女。高招办领导让他在刘源和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这两份档案中选一份。他想:那就选个大的吧。拿了刘源这一份。
录还是不录?考生刘源的问题,一直报到当时师院的领导机构“北京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并为此专门开会研究。革委会主任是军人,副主任崔耀先是老干部,被“三结合”进去的,经验丰富。在讨论会上,崔耀先展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力。
他看着刘源的档案,说,这个学生在农村插队.是因为肝炎被退回北京养病的。这个身
体呀.能过关吗?得让他去医院复查。身体行的话,没有理由不让他上吧?
一个可能被上升到政治层面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就此降到了一个很普通的、可度量也能执行的标准上。政治问题,变成体质问题。
刘源因此有机会去崇文门内旅馆,找周兴旺老师。
周兴旺在见到刘源的一刻.内心酸楚。眼前的小伙子,一身紧袖H灰蓝色工装,已经显旧了。周想:怎么也是个国家主席,干了一辈子革命。家里人落到这样。
周兴旺带着刘源去了同仁医院。这是一场只有一个学生的特殊体检。
直到此时,刘源开始相信.上大学,真的“可能有戏”。
周兴旺在1979年年初被借调至北京市委办公厅信访处工作,其间处理了一封吴晗之子的来信。反映考大学不被录取。周兴旺想.连刘少奇的儿子都录了,吴晗的儿子有什么不能录的?就把信递到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林乎加手里。经林批示.吴晗之子顺利人学。
这算是北京师范学院录取刘源的一个附加成果。
1978年3月8日,刘源入学。起点公平的高考,让他的命运曲线重新划出上升的轨迹。
刘源的妹妹刘亭亭,78级考生,顺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小妹刘小小,79级考生,以当年北京市总分第二、两门单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这些偶然,只可能发生在1977、1978年。“四人帮”粉碎了,“两个凡是”还在,多年的禁锢未除,但松动已经萌芽。那是中国的惊蛰期。
在师院东风楼l01教室,崔耀先有过一次迎新讲话,他说:我们这届招了997个学生,996个都是劳动人民子女,l个是“可教育好子女”。 、
1980年5月17臼,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彻底平反。
此时.刘源的大学生活,已经持续了大约800天。
07-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