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东北边疆生活第一天

时间:2007-11-11 02:5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379次


    1969年8月27日是我下乡的第一天。
    那年嫩江区域遭到了十几年不遇的大涝,眼看收获的小麦成片的倒伏被水浸泡着。为抢收地里的麦子,全连的人都下地去抢收了。一辆小型车把我们17名同学(女10男7)从团部拉到了三里地以外的一连。没有欢迎的锣鼓和人群,一片静悄悄。我叫XX,是齐齐哈尔的知青,驾驶员一边自我介绍一边帮着我们卸下了随来的箱子和行李,就这样我们到达了上山下乡的目的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五十一团一连。
    已经是下午3点来钟了,温度有点凉,我裹了一下穿的衬衫,开始环视着四周,连队建在一面小土坡上,两排红砖瓦房一字排开,房前晾晒着各色的夏装;南边是一排排的房子,家家户户门前堆着木头和豆秸,一群群的白鹅来回溜达不停地叫着,算是我们到这听到的唯一声音。
    忽然有人说欢迎你们!来,先喝点浆子。(浆子就是北京人叫的豆浆,连队炊事班自己做的,特别浓、香,好喝)顺着声音我看到,这是一位穿着紫红色毛衣、绿色军裤、脚上一双解放球鞋约有40岁上下的男同志,来,先歇会,我是连队的指导员,大伙都下地了,我来欢迎大家。来,喝点浆子吧。大家没动,他一边给大伙盛浆子,一边说:你们已是第四批知青了,在你们前头有上海的、天津的、齐齐哈尔的,来到这就要好好的锻炼,咱连队这旮条件也不算好,到边疆来就是吃苦的嘛,一会喝点浆子,把行李收拾一下就带你们去地里参加虎口夺粮的战斗去。大家相互看看,吐吐舌头,没有说话的。我心里说了指导员真厉害呀,两天一夜的火车,也不让休息就下地,我可知道割麦子的滋味,
    收拾停当,每人发了一个大麻袋,说是要到地里去背麦子。还是那个驾驶员,把车开到宿舍前等着呢。下地还用坐车?正在我们不得其解时,指导员跑过来说:快,上车吧。东北地方大,咱们要去的地号离我们有好几里地呢,人齐了吗?开车!
    小型车冒着白烟启动了。连续的降雨使得路面满是水和泥,好一阵子算是到了。看到在黑色的土地里有几台拖拉机带着像军舰似的机器(后来知道那叫康拜因,是联合收割机)在前进。我们拿着麻袋在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跟着指导员,“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脱了粒的麦子装进麻袋背到地头”。他指着地里堆起的一堆麦粒说。这么一大堆怎么背呀,我发愁了。毕竟是热血青年,不在乎,大家争先恐后的干起来。谁都说多装点,没事!湿乎乎的麻袋,沉甸甸的麦粒,16、7岁的孩子哪是个?一个麻袋刚装了一个角,就被不起来呀。减一点背起来,一步一陷、一步一滑的走向地头。两个来回腿就软了,走不动了。天色渐渐黑下来了,指导员让大伙歇会儿。我们十几个人围坐在麦堆旁,看着一身的泥水,一脚的泥巴,听着地里东方红(拖拉机)的轰鸣,一个同学唱起了歌“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个信儿到北京,。”同学们一块唱起来,两行热泪扑簌簌流下来。是想家?是劳累?第一天的边疆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