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插队生活片断(十一)

时间:2007-10-21 10:3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39次

剥    麻

 
    到队里没两天,我们就要求干活,队里安排我们干些检瓜割豆子之类的老弱妇孺的轻松活。干了两三天,我们又找队长要求干正式劳动力干的活,队长答应说让我们跟着去剥麻,还特意叮嘱一句“那活计可是挺臭的,你们受得了吗?”我们说在北京时每年要下乡劳动,什么活都干过,受得了。女生们听说了,也吵着要去,队长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和社员们坐着两辆大车出发。走约半小时,隐隐约约闻到一股子臭味,并且臭味越来越浓,社员说:“快到地方了。”我们伸长脖子张望,什么也看不见。又走了几分钟,车子停在一个几间房子大小的水坑边,坑里的水黑的像墨汁,臭味正是从这里发出来的,我们要剥的麻就浸泡在这又黑又臭的水里。队长指派几个年轻力壮的社员下水捞麻,我们也要求下水,队长说什么也不答应。麻捞上来了,队长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干。这活不累,也没有什么技术,我们很快就学会了。中午时,队里派车送来午饭。干活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要洗手只有浸泡麻的臭水,没办法,只好“秃子敲木鱼——将就材料”。中午是将就过去了,满心以为晚上回到家里总可以痛痛快快地洗干净。谁知没那么容易,我们用水洗,用肥皂(那时香皂是奢侈品,没人带下乡)搓,手上和衣服上的那股子臭味怎么也洗不掉。后来发现,这臭味根本不用洗,放到太阳底下晒上半天就全没了。那时候宣传上常说知识分子下乡要过“劳动,生活,思想”三关,我们这就算是过“臭味关”吧。

秋   收

    秋收大致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把站立着的庄稼放倒在地。第二步把高粱穗割下来,把玉米棒扒下来,然后马上拉回场院。第三步打场脱粒。九月下旬,队长安派我们四个男生跟车运粮。男社员干活分工种类比较多,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队长想适当照顾知青,就可以安排比较轻些的活计。女知青可没这么幸运,女社员干活有活干时全体干一样的活,没活干就全体歇工在家呆着。“三春不如一秋忙”,一年四季里干的活,数秋收最累最苦。可是忙过了,马上又闲了下来。队里的活总是尽着男人干,男人忙不过来了才让妇女上阵。忙的时候男女知青们个个胃口大开饭量大增,一旦闲下来饭量不会马上掉下来,女知青们在家里蹲上几天,眼见着发起福来。当时知青们用一句几何作图的术语形容她们的脸:“以鼻子尖为圆心,以鼻尖到耳朵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其实一点也不过分,个别原来就比较胖的女生那脸横向比竖向还宽。男生们笑她们:“像气吹的一样。”如果现在追求“骨感”的少女见到她们,准得吓晕过去。那时候吃饭是为了能干活,干活是为了生存。在生存和外表美之间,生存当然是首选。

    割玉米照例是妇女干的活。我见过她们干活,那架势真跟拼命差不多。左手抓住玉米杆的上半部,右手挥动镰刀贴着地皮向玉米杆砍去,然后顺势用右脚横着一蹬,左手一甩,玉米杆就飞出一米多远。头一棵玉米还没有落地,人已经跨前一步,左手伸向下一棵玉米。用“风卷残云”或“秋风扫落叶”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第一年秋收,地里的庄稼全放躺下了,下一步就该“钎高粱”,这活要有相当技术,弄不好还会伤手指,队长就安排我们四个男生跟车拉苞米。我们的车是牛车,每辆车一位车老板赶车,一个跟车帮忙。牛的脾气好,但是拉车速度慢。驴骡马拉的粪是一球一蛋的,牛拉的粪是稀的,拉到地上是一滩一滩不成形。知青H那辆车的牛拉的粪不知怎么特别稀。牛拉粪时可以边走边拉,有的还边拉边左右甩尾巴。H和车老板坐的位置就在牛屁股的旁边,牛一甩尾巴沾在尾巴上的牛粪正好涂抹在他俩的胳膊上,躲也躲不开。干一天下来,H蓝色制服左手袖筒子上除了胳肢窝底下全是黄黄的牛粪,所幸牛粪干了以后一揭就下来了,不必下水洗。

    第二年秋收时,我们干各种农活基本上有个样子了,队长安排男知青“钎高粱(即把高粱穗从高粱杆上割下)”。钎高粱要用一种刀,比手掌小一些,基本上是方形,一条边是刀刃,略带弧形。刀背位置打了两个孔,穿上绳子。这种刀都是社员们自制的,买不到。我们不会做,向社员借来用。把刀子夹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刀上的绳子就套在大拇指上。干活时用其他四个手指抓住高粱杆,大拇指带着刀子用力一切,高粱就切下来了。钎高粱刀磨得飞快,稍不小心就会伤了食指,即使干了十几年的社员也在所难免,有的人“预防为主”事先就找点布把食指包上。“钎高粱”都是计件工分,我们是初学乍练,能保住基本分(十分),还得随时注意不能刀切自家肉,已经是相当吃力了。高粱杆又细又长,根部比大拇指粗些,梢上只有小手指粗细,正好可以用来做“盖帘”(可以用来盖水缸,放生饺子馒头等,是北方人家的必备炊具)。“钎高粱”正是收集“盖帘”材料的好机会,看到合适的高粱杆,多切一刀就是一根,男社员们都是趁这个机会,把家里一年所需准备下来。初干的几天,我为了完成产量,一心不敢二用。最后一天,我自觉相当熟练了,也分心收集“盖帘”材料。一天下来,工分挣到了,材料也收足了,代价是手指上多了一到口子,外带几滴热血。至于怎么用高粱杆做成盖帘,那是女同胞的事,我就不管了。

    秋收虽然很累,但可以借机解解嘴馋。印象深的是吃黄豆,把割倒的带着豆荚的豆秧堆成一堆,用火柴把豆秧点着。这时的豆秧已经干枯,见火就着,根本不用在添加其它的柴草。望着汹汹的大火,不知是谁浮想连翩:“煮豆燃豆箕,豆在斧中泣……”,旁边一位忙更正“不对,应该是‘烧豆燃豆箕,豆在火中泣……’”。没等二位争论完,火已经熄灭。一个社员脱下外衣当扇子,对着灰烬使劲扇上几下子,把豆秧和豆荚燃尽后的灰烬扇掉,剩下的几乎全是烧熟的黄豆。大伙围上来,蹲在地上检豆子吃。大概是年复一年检豆子吃练成的熟练本领,社员们不是把黄豆往嘴里送,而是离嘴半尺多的距离往嘴里扔。这样干有两个好吃,一是速度块;二是手上的灰不会沾到嘴上。我们也想学着扔,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豆子不是砸到脸上,就是飞到鼻子上,好不容易有一颗进了嘴,嘴吧反应稍慢,豆子又“虎口脱险”。十颗豆子能吃到两三粒就算是万幸。再这么扔下去,我们恐怕要“颗粒无收”,经不住烧黄豆香味的引诱,只好又回到最原始的操作方式。豆子吃完了,社员们脸上干净利落,我们四个一脸的“贼像”,嘴巴四周沾满了黑灰,不用包公狄仁杰福尔摩斯,三岁的孩子也看得出我们曾经吃过烧黄豆。

看场院

    七○年底秋末冬初,全队所有的粮食全部收到了场院里。

     内蒙的冬夜,最低温度有零下三十几度。冷虽冷,但是很干燥,不像南方冬天那么又湿又冷。只要穿得暖和,还能挺得过去。我几乎是穿上我所有的家当,里面是毛衣毛裤,外面是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皮大衣,头顶狗皮帽,脖绕毛围巾,脚穿毛袜,再蹬上大头鞋。这么打扮,前半夜还没事,后半夜可能是困了的缘故,还是感觉到冷。一起看场的农民老范劝我到场院屋里取暖房,我不愿意,那时思想比较单纯,躲在屋子里还叫什么看场院,我坚持在场院转来转去。转到一个角落时,看到堆在那里的一大堆茅草,忽然来了灵感,书上常说草堆里也可以保暖,从来没试过,今天何不试试。说干就干,我先在草堆上扒开一个大洞,然后整个人钻进去,再设法用周围的草把身体尽可能地盖严实,只露出头。这个位置不错,整个场院一览无余。草堆里果然暖和,身上的寒气逐渐散去。坐在草堆里,头顶漆黑的夜空,场院几十万斤粮食与我为伴,我忽然觉得我多么像一只熊瞎子,不同的是,狗熊躲进草堆是为了睡觉,我可不行。隔不多久,我就得在场院里转转看看,一是为完成任务,二为活动活动,怕一不留神睡着了。

    看场院的任务除了保护场院里的粮食不受损失,还要按时去叫醒进城送粮的人。我们村离县城12公里(24华里),马车走要一个多小时,牛车慢得出奇,要四、五个小时。县粮库早8点开门收粮,为了早点卸完粮好赶回队里装上第二天的粮,必须早早地到粮库门口排队,所以就得早早出发,马车要快天亮时动身,牛车更早,半夜时分就要动身。这叫醒车老板和押车人的任务就落到守夜人的肩上。守夜人没有钟表,队里也没有,全靠看星星定时间。这时正是阳历十一、二月,我们就看“三星”(“猎户座”腰部的三颗排成一条线的星星)的位置。“三星”到了正南方时,就是大约半夜了,该去叫牛车的伙计们了。牛车的伙计们到齐了,再帮他们把车套好,送他们一辆辆上路,再呆会儿,就该喊马车的伙计们了。

    有人向我们建议买两口猪,理由是两只猪争食,长得快。一只养到中秋杀,另一只过年杀,岂不美哉。我们真的同时买了两只小猪崽。那人说的一点儿不假,两只小猪崽虽说是一奶同胞嫡嫡亲亲的亲兄弟,争起食来可是一点儿不讲亲兄弟的骨肉情,一只力气稍大一点(暂且称它哥哥,尽管它并不称职),就是不让弟弟吃。其实猪食槽很大,两只小猪崽站在猪槽里也有余,但是哥哥死也不同意和弟弟“共进三餐”。直到自己吃饱喝足,才让弟弟吃点残汤剩饭。刚开始我们没在意,想想无非是晚吃一会儿,饿不着就行了。养了些日子发现不对了,哥哥的身材明显地比弟弟大。我们有意识地优待弟弟,让弟弟先吃。可是哥哥力气大,我们不能到猪圈里把它拉开,只能用根木棍隔着圈墙驱赶,哥哥把弟弟连咬带拱地赶到一边,自己照吃不误。两只小猪吃饭时打得你死我活,平时还是亲密无间。晚上睡觉,弟弟紧紧地依偎在哥哥身边,仿佛是躺在母亲怀里。长到后来,哥哥始终发育正常,弟弟却像被冻僵了似的,几乎就不长了,哥俩站在一起,不知道的会以为是爷孙俩。
    这年秋后,队里安排我看场院,白天睡觉,晚上上工。活儿不累,我就把烧猪食喂猪的任务揽了下来。喂了些日子,猪兄弟对我渐渐地熟悉起来,只要听到我的脚步声,就立即跑到食槽边,仰起头来眼巴巴地望着圈外。我每天后半夜要喊醒往县里送粮的人,每次经过我们家门口,两只猪就一跳而起,等了一会,见我不理它,就一跃跳过猪圈墙,跟在我身后。我要喊的人分散在村子各处,它俩就像旧社会跟班的跟着我在村里跑一圈,最后知道乞食无望,又自动地回到自家圈里继续睡觉。每天如此,直到送粮结束我不再看场。过去看电影,常见威武的猎人头带皮帽,身着皮大衣,手持猎枪,身后跟着一只或者两只威猛的猎犬。我和他们有几分相像,头带皮帽,身着皮大衣,手持木棍(打狗用的),身后屁颠屁颠地跟着一大一小两只黑猪。这猪一边跑,一边还“吭吃吭吃”地哼个不停。幸好是深更半夜的,如果是白天遇到人,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