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关依兰:难忘搂柴那活计

时间:2006-12-13 03:5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54次
 
                     关依兰:难忘搂柴那活计
 
       “柴米油盐”,要说中国人创造的词语真是够精确的,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先后有序一一1968年,我去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农村插队,算是深刻体会了这一点。倘若光有粮而没有柴,熟饭可吃不到嘴里。冬闲时的搂柴,是当地的重大活计之一。我们向老乡学会了使用当地特制的大耙子,在荒草漫坡搂柴禾。
        全村四个生产队的知青通通在一块儿开伙。30多人虽分别来自女八中、男八中、师大女附中、女一中等近八所学校,多数人彼此倒还投缘分,集体户里从没闹过分家分灶。算算吧,一个大食堂,加上几处宿舍的烧炕取暖,一年大约得3000多个(“个”是柴草的量词,即一大抱)柴禾才够烧。光是胶皮轮大车往回运,也得个10几车。
        我们的生活内容早已变成——上队里干活儿、回户里于家务、每人轮流做饭、生活杂事自觉分担,一句话,每日为温饱而忙碌,那么,积极参加搂柴,便成了“坚持走上山下乡道路,维护集体户利益”的一个实际表现。这一简单且显而易见的推理,被集体户的多数人心照不宣地接受了。于是大家自愿搭伴,冬季轮流在当地“留守大本营”,尽量搂够来年全户所用的柴禾,为共同过好插队的日子尽一份心。这,后来居然成为插队战友们默契中的一条“道德准则”。
        说来也怪,在那个年代里,在北疆的一个偏僻山村,在一群20岁上下的、来自政治中心北京的热血青年们那里,他们心目中的道德(亦可称“觉悟”)标准之一,竟与荒野中的棵棵茅草挂上了钩。今天的人们,对此可能难以理解,这不足为怪。但是,凡在塞外高原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在于冷刺骨的朔风中呼吸过的,在微微散发着暖气儿的土炕上盘腿打坐过片刻的,捧着一搪瓷碗才出锅的小米汤用它焐过冻僵的手指的,干完一晌农活儿、回得家来把一块黄澄澄的苞米面饼子狼吞虎咽送下肚的人,都不会不明白自己院里有一座丰满的柴禾垛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内心那滋味,是一种过日子有了“家当”的踏实劲儿,是一种用自身劳动换来应享有的温饱的幸福感!
        我忘不了拖着大耙在草甸子上转来转去的一个个冬日。
        北国冬日的朔风,那么强劲,吹在脸上刀割般疼。科尔沁草原,亘古以来年年冬春挺着它那厚实的胸膛,坦然地接受着西伯利亚强劲冷风的荡涤。我们要能像它那么坚强就好啦!可是我们在高原旷野中拖着大耙来回转的时候,偏偏总是被风噎得喘不过气来。只好是迎风时把脸扭过去,像游泳时“扎猛子”似地屏住长长的一口气,等转到避开风向时再大口贪婪地呼吸。搂够一个柴禾,有时竞要“扎”好几回“猛子”。在接近零下40度的气温中,我们的脸颊、嘴唇变得麻木了,说句话或笑一笑都那么艰难。战友们在往拍子那儿扣柴个子碰面时,只能用眼神彼此打个热情的招呼,似乎在说:“看,你搂了一个,我也又搂了一个啦!““伙计,加油哇!还搂得动吗?一放心吧,没事儿!”
        脚踩在草甸子上来回走的滋味,比不得在硬地上行走时痛快、利索。只觉得脚底下暄暄的,迈步使不上劲儿,加上拖着大耙和柴草,自然加重了两胯和双腿的负担。搂一天柴禾下来,浑身酸痛不已。草丛中还隐伏着矮小的灌木丛,不留神,我们脚上的棉鞋经常被它们划开口子。
        搂柴时的午饭只能在旷野中吃,我们舍不得中午来回的那一段时间。冬季天短,要抓紧时间搂。我们用书包背去的食物只能是苞米面干粮、咸菜疙瘩和洗净的生胡萝卜。在呼啸的朔风里,除了大活人不冻,工具、柴草不冻,其它一切有水份的东西统统上冻。行军壶中的水会结成冰坨子!上过当了,我们改为嚼胡萝卜权当饮水。头天晚上贴好的饼子,已经冻得硬梆梆,一咬一溜儿自茬牙印。咸菜中有盐份,冻得稍轻。生胡萝卜冻得近乎半透明,那晶莹的紫红色真可爱,咬着它咯嘣咯嘣的,好脆生!别看是些上了冻的食物,当我们搂了一头晌柴,腹中饥肠辘辘的时候,它们便是稀世美味!
        体内,肚子里装下了一系列“冷食”;体外,隔着毛衣棉袄就是那干冷的空气、阵阵凛冽的山风,透心凉啊!但是,凭着一副副年轻机体的顽强适应力,靠着不停奔走焕发出的热量,也靠着那单纯、火热的心田中蕴藏的不尽热源,我们融化了体内体外的一切冰冻!我们拽着大耙疾走,倾听着耙齿从草垫上梳过的“刷刷”声,啊,那真是美妙的乐章!
      我还忘不了集体户里的那一幕“半夜惊晓”。那是腊月里的一天,我们搂柴回到临时住处,夜晚大家睡得正香,一位女八中的初中同学忽然警醒地从炕上坐起来,将我们几个一一喊醒,指着微微发白的窗纸,惊呼道:“天都这么亮了,今儿又起晚啦!又得少搂不少!”睡得迷迷糊糊的我们,匆忙起身摸黑穿好棉外衣,跑出我们借宿的小土房。咦,怎么牧业点院内静悄悄?所有的土房都黑着灯?蓝黑蓝黑的苍穹中一轮皓月正当空。估计时问,也就凌晨l点来钟吧,怪不得大家这么困呢,简直是强咬牙爬起来的!原来,雪亮的月光照得窗纸微微发白,这位同学太惦记搂柴的事了,睡不稳,偶一睁眼,竟将月到中天的光影,当成了东方破晓的晨曦微明。这惹得大家后来每每谈及此事便要忍俊不禁……笑归笑,我们这些共过患难的插队战友完全能理解这位同学的举动。
        从“半夜惊晓”,足见当年为集体户搂柴之事,在我们心目中曾占过何等重要的位置。
       
                   作者 北京女知青 原在哲里木盟扎鲁特旗香山公社插队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