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世界最大祭天建筑群
天坛,位于崇文区天桥东侧,这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祭天神坛,其以四大奇妙建筑而驰名中外。即:①祈年殿,天坛最雄伟的祈谷大殿;②回音壁,可打无线电话;③三音石,具有奇妙的不同音响反应;④圜丘坛,古代帝王名副其实的祭天台。整座天坛构筑之精、布局之巧、风格之奇、文化内涵之丰富,这在世界古建艺术中独树一帜,久负盛誉,为北京最著名旅游胜地之一。于1999年,天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一颗稀世珍宝。
概 况
天坛,坐落于紫禁城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为中国和世界上专门用于祭天,现存规模最大,景观最为宏伟壮丽的一处坛庙建筑群。它充满了雄奇神秘的色彩,有“人间天庭”之称,是探索中国古人宇宙观和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之源的理想之地。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 420年),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用工14年,已有580多年的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天坛的正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辟的。内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内外坛北端的围墙高大,均呈半圆形;南边的围墙较矮而呈方形,这种北圆南方的建筑形式,象征中国古代“天似盖笠,地似覆盘”的“天圆地方”之说。
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于内坛,南有圜丘坛,北有祈谷坛(祈年殿)等。南北两坛之间由一条宽阔坦荡的“海漫(《辞海》)”大道——“丹陛桥”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壮观的建筑群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明初时,祭天、地都在此处举行,名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四郊分祀,即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名地坛,祭地祈神);东郊建朝日坛,祭日(名日坛,祭大明之神);西郊建夕月坛,祭月(名月坛,祭夜明之神);从此天坛专门用来祭天祈谷。嘉靖十三年(1534年),正式命名为天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祀“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为百谷祈求膏雨。第二次是在冬至日,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此外,如逢夏至旱情,则在圜丘坛临时举办“常雩礼”或“大雩礼”等求雨祭祀活动,每次祭天典礼都非常隆重,以表示皇帝对天帝的虔诚与尊崇,从而达到其愚弄人民、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天坛这块被视为神圣不可触犯的禁地,在内忧外患的旧中国也难逃蹂躏之灾。l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闯入天坛,疯狂地抢掠洗劫。l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里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兵营与司令部。1914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为当皇帝制造舆论,曾在天坛演出了一场祭天丑剧。
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回到当家做主的人民手中,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政府对天坛进行了大量修缮,不但保留了古建筑群的雄姿,而且不断进行植树绿化、美化,使天坛成为一处古色古香、气象万千,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喜爱的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