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北大”毕业:一个知青对北大荒的思念

时间:2014-03-09 08:2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363次
那个年代,在那片黑土地上,有这么些“系”,从这些“系”里又“群体性”地涌现出了有成就的人——这成了知青们议论的话题。今天的知青,青春早已远去,他们以“知天命”的眼光回首望去,想厘清的是这批人命运基因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回味的因子?

 


    1984年8月10日上午,我作为新华社记者踏上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专列,采访他颇具“神秘色彩”的中苏边境之行。车轮滚滚,从哈尔滨出发,朝着西北方向驶去。奇巧的是,傍晚时分,列车途经我下乡所在的农场的那个小站——拉哈站时,竟然缓缓地停了下来!我不知道专列为什么要在这个偏僻的小站停留,但我可以肯定,在这趟专列上的寥寥数人当中,和这个小站有着刻骨铭心关联的,只有我一个。几分钟后,列车继续前行,但我的思绪却滞留在那片黑土地之中……

 

 

      三十八年前,我十八岁生日刚过,便告别上海,来到了遥远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场务农。无边的田野,繁重的劳作,飘雪的茅屋,粗陋的饭食……然而,除此之外,能感觉到,时有阵阵撩拨知青心弦的风儿吹来——办广播站,出黑板报,给报社投稿,编节目,搞文艺汇演,组织乒乓、篮球、田径比赛等等。这一切,无疑和部队重视文化工作的传统有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属部队序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领导。而我,一个有着“劳动之余,总想学点什么”欲望的知青,便迎着这风儿,拿起笔当上了连队的报道员,一边劳动,一边摸索着写起了新闻报道。没想到,这一写写到了今天,从连队报道员一直到新华社记者。

 

      我只是举“我”这个例子。当时,像我这样在连队、营部、团部、师部甚至兵团“写报道”的知青,何止数千。大家围绕一张一周二期、每期四个版的小报——《兵团战士报》,办学习班,研讨新闻采写之道,评比哪个师团上稿多、质量好,表彰优秀通讯员等等,可谓热闹非凡。不曾料到的是,若干年后,这些人当中约有二百多人陆续走向了省、市和国家级的新闻单位,其中一些人还走上了“老总”的岗位。

 

      近四十年后,我们彼此还常常联络,戏称是“北大荒新闻系”的毕业生,简称“北大”毕业。现任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主任的曹焕荣,是上海知青,他将北大荒称作“我新闻历程的‘零公里’处”。黑龙江日报社社长贾宏图,是哈尔滨知青,他今年年满六十,在行将退出领导岗位的时候,很动感情。他说:“我的新闻‘童子功’是在北大荒练就的。那最初的亮相,虽然有些幼稚和青涩,但却是我人生最亮丽的风景,那也是我们一代人的风景。”

 

      其实,北大荒不仅有“新闻系”,还有“文学系”。那些年,兵团经常举办“文学创作学习班”,吸引了许多“文学青年”心向往之,《兵团战士报》的文艺副刊“北国风光”,更是他们培育文学细胞、展开想象翅膀的神圣园地。正是在这里蹒跚学步,才走出了今天大家熟知的梁晓声(哈尔滨知青)、肖复兴(北京知青)、陆星儿(上海知青)、蒋巍(哈尔滨知青)、张抗抗(杭州知青)、朱伟(上海知青)、贾宏图等一批知青作家。

 

      还有“文艺系”——兵团领导把部队一年一度自下而上搞文艺汇演的做法“如法炮制”地搬到了北大荒。每个连队都组织文艺小分队,每当麦收结束或是秋收告捷,一些会吹拉弹唱和编节目的知青就聚集到一起,凑一台小节目,慰问父老乡亲。到年底,就“搞大”了,从连队到兵团,层层搞汇演,然后评选出优秀节目到兵团和沈阳军区参加“大汇演”,在此基础上,再组成若干演出队,到基层巡回演出。这种机制,使得有文艺潜质的知青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今天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当时兵团19团,还演过全场芭蕾舞《白毛女》呢!两个“喜儿”,一个是上海知青叫周志坚,一个是宁波知青叫徐玲,她们对照电影芭蕾舞《白毛女》学,一招一式,演得有模有样,声情并茂,每演一次都引起轰动,黑龙江省和沈阳军区的专业文艺工作者都佩服得树大拇哥。相声界“大腕”姜昆(北京知青)、赵炎(北京知青)、师胜杰(哈尔滨知青)等等,也都是在当年“文艺汇演”中“冒”出来的,之后被马季相中,从北大荒农场的小舞台走向了全国的大舞台。

 


 

      至于“美术系”——北大荒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知青画家。这个名单要列的话有一长串,只能摘其要者,如:旅澳画家沈嘉蔚、旅美画家李斌、已故旅日画家刘宇廉、现任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的画家冯远、现任哈尔滨美协主席的画家侯国良、现任西藏文联主席的画家韩书力、书籍装帧艺术家吕敬人、平面设计艺术家励忠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执行副院长汪大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宜民、尤劲东、高荣生,著名画家赵晓沫、赵国经、王美芳、李璞、杨学成、杨涤江、周容等等。当年,他们对美术的爱好和潜能,很快被领导发现了,被先后召到佳木斯,参加兵团美术学习班,并获得了大量的实践机会,美术才干日趋升华。当“文革”结束,大学复招第一年,这些人中有十几个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当时这两所美院里惹人注目的风景线。他们中的陈宜民、刘宇廉、李斌创作的连环画《伤痕》、《枫》,沈嘉蔚创作的油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吕敬人重量级的装帧杰作,以及励忠发的平面设计精品等,足以享誉全国乃至海外。回想当年,沈嘉蔚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历史会记载,在文革期间全国美校关闭的年代里,在一个叫佳木斯的极东北的城市里,有一个未挂牌子的美校红红火火地开张了好多年。我们的艺术始于这所学校。”

 

      这无疑是耐人寻味的——那个年代,在那片黑土地上,有这么些“系”,从这些“系”里又“群体性”地涌现出了有成就的人——这成了知青们议论的话题。今天的知青,青春早已远去,他们以“知天命”的眼光回首望去,想厘清的是这批人命运基因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回味的因子?

 


 

 

      不约而同,首先想到的是当年的引路人。知青的老师有两部分人组成,有从沈阳军区来的文化干部,也有1958年随王震将军开发北大荒的十万转业官兵中的“文化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经受过战争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同时既有在“文革”前从事文化工作的经验,也有在“极左”思潮制约下开展文化工作的经历。不少人由于有思想、有观点、有个性,或者家庭出身不好,有海外关系等等,吃过“左”的苦头,是被“排挤”和“发配”到北大荒的。丰富的阅历,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对开发北大荒的认识,对北大荒需要文化的认识,要比刚出校门的知青深刻得多。然而他们真诚地欢迎知青,喜欢知青的勤奋好学和才能与激情。无论是知识、文化,还是情感,他们和知青都很合拍。

 

      尽管他们难以拗过当时“左”的“大气候”,但是他们会创造“小气候”,而正是这些“小气候”,对知青命运的走向至关重要。这是有许多事例为证的。比如,美术班有知青临摹“苏修”的油画,被人告密。主持学习班的郝伯义,是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的版画家。他对上顶着压力,对下学猫头鹰,“双眼半睁半闭”。他对知青说:对外来文化要先批判。大家不要因小失大,搞得学习班也办不下去。听话听音,知青们心里有数了,再学外来文化,就“关上门”,偷偷地,悄悄地。

 


 

      现任《中国体育报》美编的杨家斌,是北京知青,当年也是美术班的学员,后来调到《兵团战士报》当美编。前不久,他讲述了埋藏在心底三十二年的一件往事:1975年春天,我从北京探亲回来,悄悄带回了手抄本《一双绣花鞋》等禁书和一本两公斤重的《苏联油画》。我的床就在办公室里,乘人不备,我将书塞进床底下的箱子里,可那本画册太大,横竖放不进,只好暂时裹在被子里。等我吃了午饭回来,发现我的床边围了不少人,叽叽喳喳地在议论。再一看,果然画册被翻出来了!他们在议论日林斯基的那幅《四季》,那是由四个不同特征的裸体女性形象代表四个不同的季节,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关系。可那是1975年呀,谁听你这些呢!一看我回来了,有人说:“你这小家伙,胆气还真不小!”正在我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时,博学而又文静的副刊编辑、1958年转业的周树年不紧不慢地说:“存天理,灭人欲,这是老话。西画艺术与中国艺术不同。西画讲究写实,国画讲究似与不似之间。徐悲鸿三十年代把西画引入中国,为教学需要画人体闹出不少风波。可这又是西画的基本功。”一番话,有理有节,声音不高,但绝对压得住茬,大家都不吱声了。此后,风平浪静。要不,我的命运不知会发生什么变故!

 

      “开门办班”,是老师为知青创造的另一个“小气候”,就是组织知青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采访、采风,搞调查研究。用当时的话说,“到生活中去改造自己,再拿起笔来表现生活”。我多次参加新闻学习班,以后调到兵团报社又参与办班,熟悉它的一套“路子”:学习前会接到通知,收集下面的报道线索;集中后人人发言兜情况,边兜边讨论,理出其中有价值的线索,组织小分队下去采访;采访回来后再讨论,发现不足再去采访,直至稿件在《兵团战士报》上发表。这当中,有“左”的东西,如为了紧跟形势而“主题先行”、为增强宣传效果而“拨高”等等。但从本质上来讲,强调练就“深入生活,到第一线搞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是很正的路子。我是深得其益的,这“益”还使我做了一件在当时新闻界乃至全国都引起反响的事。那是1979年4月,得知有六个1957年南京农学院的毕业生坚持在北大荒创业22年的信息后,我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一一找到和访问了他们,到他们家里串门,把他们召集起来开座谈会,听他们述说自己的志向、经历和命运。我边听边记,记了厚厚的一本。入夜了,还睡不着,最后用“美好的年华怎样度过”为题,写出了长篇通讯。5月24日《中国青年报》以头版整版的篇幅刊登,还加了一个很长的编者按。5月26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通栏形式全文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广播,新华社也播发了通稿。

 


 

      这样的实践多了,在群众中生活的时间长了,使知青对中国基层的现状和老百姓的真实想法,有了深切的了解和感悟,这活生生的“国情”教育,对正在形成世界观的城里来的年轻人异常重要,它成了印在知青心灵深处的第一层底色。

 

      知青集体生活和团队式的办班,也是有利知青成长的“小气候”。尽管条件简陋,几十个人挤于一室,但入夜了,一觉醒来,发现有几顶蚊帐里的烛光还在闪亮,有人在静静地看书,有人在默默地写东西,你就会受到触动,就会扪心自问:如何珍惜青春,多学点东西,让生活更充实?知青来自四面八方,尤其是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有很好的素质,和他们朝夕相处,在一起碰撞交流,必然会受到影响,会产生高质量的信息。我每次参加学习班,和他们交流,都有豁然开朗和满载而归的感觉。

 

      北大荒毕竟不是“世外桃源”,过分重视意识形态斗争的大环境,使当时的文化工作被局限在了一个狭小的范畴内。知青中有许多对数理化、对外语等很有造诣的人才,但由于批“唯生产力论”、批“走白专道路”等等,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的发展。这是历史的悲哀!我们无法苛求时代,只是相比较而言,我们这些能够从“北大”毕业的知青,还算是幸运的。

 


 

 

      (从1947年建设黑龙江赵光农场算起,到今年,北大荒开发已整整60周年了。就知识青年来说,绝大多数已离开了那里,但他们的青春深深地融入了那片黑土地之中。我以自己的经历和视角写下上述文字,以表达对北大荒的思念。)


     《文汇报》 2007年9月23日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