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知青的“知识”之一

时间:2013-04-11 12:1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000次
1968年12月我到山西原平县北三泉村插队后发现,全村90多户人家,将近一半家庭有座钟。在我插队的第一年里,村里三十多了停摆的座钟都让我鼓捣的能走了。

 

       山西“老西儿”会聚财,聚全家财产来盖房,全国闻名,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人除了盖房非常讲究而且有标准外,室内装饰也很讲究。

       一般山西殷实人家的上房是三间北屋,二明一暗。二间明房,西面是土坑和锅台。土坑锅台的墙上必须有手工绘画的炕围,一般高80公分左右,围满半间屋。坑围图案精美无比,再穷的人家盖完新房后,也要请“画匠”精心画坑围。

       土炕上铺有炕席,有钱人家在炕席上再铺通炕的厚厚“油布”,油布多为深绿色,配有“牡丹富贵”“西湖断桥”等美丽图案。

       主人一家人睡觉和吃饭都在土坑上,吃饭时,讲究人家还有摆上小坑桌。家了来了客人,主人会热情地招待说,“上炕,上炕。”。客人一般侧身坐在炕沿上,熟悉亲朋会盘腿坐在油布上,抽烟喝茶唠嗑。尊敬客人和老人,主人会请客人坐“炕头”,就是挨着灶台和玻璃窗的位置,叫“热炕头”。

       明屋室内最通常的的家具是躺柜,通高约三尺,二尺多宽,长度随东墙长度订做,用一寸厚木板制成,一般油漆成暗红色,俗称“红柜”。

       雪白墙壁,绿油布,花坑围,三尺直径雪亮的精铝锅盖,长长的红柜,青砖漫地,墙上再有一个雕花土地爷佛龛,墙上镜框里挂满全家人各个时代的照片,一幅山西传统民居富贵吉祥暖洋洋的家庭布置立刻显现在眼前。

       躺柜内装家里的衣物。躺柜上摆放胆瓶、糖果罐、暖壶、茶盘等日常用品。躺柜面板中间最显眼的位置,要放一座座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百姓家里要么是挂钟,要么是坐钟,总有一台。两种钟都是机械式的,要定期上发条。不同之处在于,座钟摆在桌子上,挂钟悬挂在墙上。

       1956年公私合营上海钟表厂生产的三五牌坐钟,在新中国可算是“响当当产品”,领导中国座钟潮流几十年。这种钟非常受欢迎,木质外壳,铜制机芯,上足一次发条,它就能滴滴嗒嗒地走上15天。因为上足一次发条可以走足15天,所以取名三五牌,三五壹拾伍,所以他的标志为三个“5”。

       “三五”座钟款式有多种,带日历和不带日历的,夜光和不夜光的,明钟摆和暗钟摆的等等。当然,还有立式的,这立式“三五”,一般家庭可不敢问津,几乎都是公家所用。最便宜的是不带日历的那种座钟,六、七十年代全国统一售价52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大跃进时代,太原钟表厂模仿上海三五牌座钟,生产了一种叫“晋阳牌”的座钟,木壳暗摆,比上海座钟便宜20元,只卖32元,很受山西“老西儿”家庭欢迎,但质量可就差多了。

       上海三五牌座钟要半个月上一次“发条”,而且要上足,才能走半个月。也可能就因为如此,主人有时“发条”已经上足了,还要使劲拧半圈,结果把“发条”拧断了,座钟也就停摆了。尤其是太原产的“晋阳牌”座钟,钢条制作的“发条”属于大跃进产品,极易拧断。

       家里座钟“瘫痪”了,就得找修表店。据说,当时全国的钟表修理店,只有上海和北京供应三五牌配件“发条”,其他中小城市和农村,根本就配不到。而太原钟表厂从不向少得可怜钟表修理店送“发条”配件。在广大农村,只有县城才有修理钟表店,农村根本就没有了。


 


       1968年12月我到山西原平县北三泉村插队后发现,全村90多户人家,将近一半家庭有座钟。

       刚到北三泉插队,我们知青先吃了半个月“派饭”,就是轮流到村民家里吃三顿饭,人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一般一个知青派到一家,第二天再到别人家吃。后来,生产队把大队部的一间办公室改造成知青大伙房,我们52名知青才结束了吃“派饭”的日子。

       在吃“派饭”的时候,我发现老乡家里最珍贵的“座钟”大多是停摆了,纯粹成了“摆设”。我就问“老娘娘”(对家中年岁大女性的亲切称谓),怎么不修啊。“老娘娘”说,“修不下(读ha去声),没(读mo平声)用好几年啦。”。我说,“有时间我试试给您修修。”

       我从小爱鼓捣小玩意,喜欢动手修这个动那个,家里小铁器我都会修。文革17岁时不上学,给我家做了第一对木沙发,还为自己打一张单人床。18岁时就学会用白铅铁皮卷烟筒。

       我发现老乡的座钟基本都是“发条”拧断了,造成了座钟停摆,且断裂点大多在根部,影响发条长度并不长。
       如果是根部断了,我就用煤油灯将发条一端加热“烧红”,用尖嘴钳子弯出个固定环形状。然后再“烧红”,接着把红红的弯头放进脸盆的凉水中“淬火”,恢复钢性,一个新的带有弯头的发条就制成了。把弯头放在发条固定螺栓上,座钟又滴滴嗒嗒地走起来了。如果是发条其他部位断了,可以采用两个“铁铆钉”连接的方式,把发条接起来。

       这两种方式都改变了原有发条的硬度和长度,必然造成座钟走时不准,我还可以用调节钟摆螺丝松紧的方式,尽量使座钟走时精确一点。

       我对修好座钟的老乡说,“修好的座钟‘发条’可脆啦,上‘发条’不要上满,十天上一次就‘可’啦。”总之,经我修过的座钟再走二三年没问题。

       在我插队的第一年里,村里三十多了停摆的座钟都让我鼓捣的能走了。

       有的老乡还把停走的小闹钟让我来修,不过是为省到县城去修要花的那两个钱。由于我没有专业修表工具,但只要是发条断了,我还能凑活着修。

       有的老乡为我传名,“喂陈君远,手可巧啦,啥么东西都会修。”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