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观看举重比赛的时候,就想起发生在北大荒的一件事情。这件事令人感叹,令人唏嘘,也令人心痛。 70年代中后期,我们宣传科负责体育的老黄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是关于一个练举重知青的故事。由于年代久远,我忘记了他的名字,也不曾见过他本人,写起来也感到朦胧,但故事的来龙去脉还是记得很清楚的。为了方便读者记忆,对于未知名的主人公还是起一个名为好,暂且叫他魏志吧。 据说,魏志是浙江知青,是知青最后一批来到兵团的,落脚在42团(现857农场)。魏志人长得瘦小,但力气大的惊人。听说他从小就在体校练举重,难怪呢。到了兵团后,连队生活比较艰苦也比较枯燥,时间一长也觉得无聊。劳动之余,爱文艺的知青排排节目,爱体育的打打篮球。可这些魏志都不欢,他最喜欢的是练举重。可连队里哪有举重的器材呀? 终于有一天,魏志手痒痒的难熬,索性跑到了离连队几十里地的团部。在团部修配厂恳求师傅们用一根钢棍和拖拉机废旧的驱动轮做了一副“杠铃”,魏志十分高兴。在炎热的大夏天,魏志愣是把这一百多斤的“杠铃”扛回了连队。 魏志有了这副“杠铃”如获至宝。每当收工回来之后,别人总是先洗洗涮刷,或者躺在炕上歇上一会。可魏志回来第一件事是先把杠铃举上几下才去干别的事,仿佛这是他生活中固定的程序。晚饭后,他就扛起杠铃来到连队边的空地上练上个吧小时,春夏秋冬从未间断过。随着魏志举重“成绩”的不断提高,空地上又多了不少为其增加重量的支重轮。(拖拉机上的小轮子) 70年代中后期,不少知青或招工或考学逐渐离开了连队。魏志也想离开,可招工没有门路,考学,因学校在文革中停课,自己也没学到什么文化,恐怕也是考不上。于是他想到走体育的路子。 借探亲假的机会,魏志来到哈尔滨,找到了省体工队的举重队。他忐忑地和人家说:“我喜欢举重,想跟你们在一块练练,行吗”?体工队的人扫了一眼他那瘦小的身材,一脸瞧不起的样子:“你?!会举重吗?”魏志说:“我举举看看。”于是魏志走到刚才他们练习的杠铃前,毫不费力地举过头顶。体工队的人惊奇地问:“你练过”?魏志点点头。体工队人又问:“你能举多少”?魏志说:“不知道,你拿省记录给我举举”。体工队的人把杠铃调到省记录的重量,魏志没费多大的力气就举起来了。后来,魏志又要了国家级记录的重量,他又举起来了。省体工队的人非常惊喜,这可是个轻量级举重难得的人才啊。于是,他们向魏志询问他的情况。省体工队想要调他,让他回去等消息。 魏志高高兴兴回到连队,可是调他到省体工队的音讯一点动静都没有。过来一段时间,他听说省里来过人了。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出身问题政审不合格,所以这件事也就到此罢休。 魏志受到了打击,但他又很不服气,他把一切的愤怒和无奈都发泄在杠铃上。为了争出这口气,魏志练习举重更加刻苦努力了。 时隔一年,魏志赌着一口气来到北京的国家举重队。开口就要世界纪录。举重队的人认为他是那里来的狂妄小子,根本没人理会他。在他一味地要求下,举重队的人以看笑话的心态说:“你小子要举也行,压坏了可别怨我们”。魏志运了运气“嗖”的一下把世界纪录举过了头顶,旁边举重队的人看的是个个目瞪口呆。随后,魏志又要了打破世界纪录的重量。他也毫无悬念地举了起来。举完,魏志拿起衣服头也不回地走了。等举重队的人回过味来的时候,魏志已经走远了。经过回忆,举重队才依稀想起他来时介绍自己是黑龙江兵团的…… 国家举重队看中了这个人才。于是,通过国家体委找到了兵团总部,几经转折找到了四师宣传科,确定魏志来源于42团。可惜为时已晚,魏志赌气打破世界纪录的展示后自杀了。至今,我也不知道他为何寻此短见。 听老黄讲了这件事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是惋惜,惋惜国家失去了一个人才;二是,也怨魏志“英雄气短”。不由得我想起白居易《放言》中的诗句:“何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岁月流逝,往事如烟;可是当我看到举重比赛的时候,就会想起北大荒的那位已经逝去的不知名的荒友。为他心痛,为他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