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长篇报告文学:魂入九垓穿时空(九)

时间:2020-01-07 03:4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582次
古人云:“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回乡知青,张朝起深谙这个道理,尤其是和这些从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乡里乡亲们打交道,更要谨慎一些为好。

 


 

长篇报告文学:魂入九垓穿时空(九)

 

    --记“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回乡知青先进典范张朝起感人事迹

                    


 

      


九、擎柱踏浪


       啊,修路了!终于要修路了!看到公路局两辆推土机如威武雄壮的战车轰轰隆隆地开到了村口,百年的渴盼、千年的梦想终于要成真了,挂甲峪村民老小无不欢呼雀跃,心潮起伏澎湃!

 

      “月光如水水如天,美景天下妙如言”。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多少年来,挂甲峪老百姓无时刻不在憧憬、渴盼着有一天能够拥有一条通向外界的坦途大道,使他们能够昂首挺胸抬头地走出大山,享受那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实现这一愿望。如今,在回乡知青张朝起和村里干部党员的坚强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这个愿望要实现了!这,怎能不让人激动万分呢? 

 

       然而,坦途大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筑建的!不然,屈原他老人家也不会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肺腑感慨。更何况,挂甲峪修路这么大的一个“开天辟地”工程,天天事无巨细,都要小心翼翼、妥善安排处理,哪能够一帆风顺呢?

 


 

       一天下午,修路现场热火朝天,张朝起正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清理路基。他和村里的副书记二人正在挽着裤腿,光着膀子,弓着身子,正“吭呦吭呦”抬大石头,晒得黝黑的后背上,连泥带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就在这时,一个村干部从远处跑过来,嘴里还嘟嘟囔囔的,找到张朝起说:“朝起啊,你快去看看吧,这满街筒子都是泥汤子。有的老百姓还骂你,说你不是修路,是想搞破坏,还说要拿着铁锨来拍你呢。”

 

      “哦,怎么回事?”张朝起又接着说了一句:“那你这个村干部怎么不马上问问是怎么回事吗?”

 

      “嗨,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你还是赶快去看看吧!”


    
       张朝起把抱在怀里的大石头用力地扔到路边,拍拍衣服说:“走,既然是这样,那我就瞧瞧去。”

 

       赶到现场一看,原来是推土机司机没注意,一不小心把路边大土坡旁边的水池子給推轧坏了,水正哗哗地往外流。而路上刚刚被推土机推松的土,被水这么一冲,弄得街上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泥浆泥汤子。

 

       这时,只见一个村民一脸怒容,气哼哼地把铁锨戳在地上,大声喊道:“这哪儿是修道儿呢,这不是明明在搞破坏嘛!今儿个张朝起这小子要从我跟前儿过,说什么我也要拍他!”

 

       张朝起一听,笑了一笑,并没有生气。心想:这是由于工作做得不细,群众有意见了,可以理解。他赶忙就近找来几个村民,亲自带头把水池口堵住。然后,又让两个村民用铁锨把街上的泥水引到临近的麦地里。

 

      “真是,这水池子轧坏了,截住了不就行了吗?”一个村民说。

 

       另一个村民调侃地说:“这秋后一场雨也没下,这麦地旱了,也该浇浇水了。”

 

       其他几个围观的其他村民一起上前儿,一边帮着把泥水引到麦地,一边笑着议论着。这时,刚才那个气哼哼的村民,看到张朝起不仅没有理睬他的挑衅,还和大家一起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顿时口气就变了:“行啊,你张朝起这小子还挺有主意的,是个干事的汉子!”

 

       唐代刘禹锡在《浪淘沙九首•其九》一诗中,对“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词做了生动的诠释,叫做“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一天下午,施工队在拓宽路基时,推土机不小心轧压了王老七家的一点庄稼地。

 

       说起来,实际也没有什么大事。村民王老七在路边的几畦玉米中间夹带着种了点黄豆。而玉米早就熟了,并把玉米棒子掰回了家。只是留下玉米的秫桔杆没砍,黄豆也没割。按理说,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但是,王老七却不依不饶,大有兴师问罪事态扩大化之意。他张开着两支胳膊,硬是拦在推土机前面霸气地不让开动,并强硬地要求赔偿:“轧了我们家的豆子,就得赔!今儿个要是不赔,推土机就甭想动弹!”

 

       张朝起闻讯赶来,查验了实际情况后说:“王老七,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因为这点小事,你耽误了施工进度,是不是招乡亲们骂你呀?有啥儿事,朝我说。”

 

      王老七正好借题发挥,便拉着张朝起纠缠不休,要求赔偿他的“巨大”损失。

 

       张朝起问他:“你说吧,这一小块儿地你能打几斤黄豆?”

 

       王老七说:“哼哼,要我说呀,这块儿地最少得打20斤!”

 

       张朝起心想:真能说?充其量也就是个三五斤的事!但是他没动声色,看了王老七一眼,干脆利落地说:“好吧,这可是你说的?”于是,掏出一支圆珠笔,问王老七:“你有纸吗?

 

       王老七把衣服上的口袋上上下下摸了个遍,终于从褂子兜里找出一块卷旱烟的小纸条。张朝起拿了过来,二话不说,转身趴在旁边的电线杆子上给他写了一张欠条。上面写道:今欠王老七20斤黄豆。张朝起。1987年10月6日。

 

       王老七接过纸条,仔细看了好几遍,然后把纸条揣在口袋里,心满意足地啥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朝起不声不响偷偷地从自己家里称出20斤秋后新打下来的黄豆,委派了一个村干部,把黄豆亲自送到了王老七家里。这下儿,王老七从此再也没来找过施工队的麻烦。

 

       古人云:“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诸如此类的这些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演变成为影响到修路过程中的大麻烦。作为回乡知青,张朝起深谙这个道理,尤其是和这些从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乡里乡亲们打交道,更要谨慎一些为好。
 


 

       转眼到了11月底,修路的一期工程马上就要竣工了。张朝起心里十分高兴,算计着下面的安排是:把路基上铺的大鹅卵石用压路的大碾子一轧,全村群众再加把劲儿,把碎石子一铺,再用碾子轧平。这样,一条合格的“三级”石子路,在冬季上冻即将来临之前即可完工。

 

       可谁知,“欲渡黄河破楼兰,大雪封满嘉峪关”。一个突发事件,如一道晴天霹雳,猝不及防,瞬间就把他的周密计划击得粉碎!

 

      有时,命运就是这样无情地捉弄人!

 

       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也很常见,但是所产生的后果,却是自修路以来,张朝起遇到的最严重、最险恶、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挑战!甚至,如用“灾难”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村民和施工队发生一些小矛盾,这在张朝起看来,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村民竟然自己跳上了铲车,在强行倒车时,一下子把铲车弄翻了,并一下子栽到了路沟里。这下子,双方都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了,互相剑拔弩张不算,情绪还特别的激烈,大有不把天闹翻此事不算完之烈势。

 

       事情的严重后果就在于:此事必须处理,而恰恰由于处理这事,既耽误了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修路进度。而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鹅毛大雪,又迫使工程不得不暂时停工。因为天气过于寒冷,使压路的碾子被冻在了路边而无法使用。而此时,还有剩下一里多地的铺满鹅卵石的路都还没有来得及压轧。此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好似是一幅“天寒地冻鸟飞绝,空旷路面人踪灭”的悲哀画面啊!

 


 

       而更加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这条未能修完的路又是村里出山的唯一之路,这样一来,给村民们造成的麻烦可就太大了。不仅孩子们上学成了问题,有不少孩子们走在这一里多地满处裸落鹅卵石的路上,磕磕绊绊摔了不少跤不算,有一次,还发生了一个孩子的脑袋被磕碰得鲜血直流的事件。事情的后果还不仅如此,乡亲们好不容易从山上摘下来的柿子,也因此无法运到村外去卖;甚至连小商小贩看见了这条路,也望而生畏“打道回府”,说什么也不愿进村来了。这眼看要过年了,可乡亲们却连年货也买不到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而此时,村里冒出的各种牢骚怪话,又像雪花一样在村子上空到处飞舞:

 

      “这路修得像乱河套一样,要知道这样,还不如不修呢!”

 

      “都怪张朝起,要没有这金刚钻儿,就甭揽这瓷器活儿!”

 

      “这叫什么事儿啊,这哪是修路啊,纯粹是添堵!”

 

       ……等等,等等!


       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听着这满天漫飞的闲言碎语、讥讽挖苦,张朝起的心里非常难过,同时,也非常的不舒服。是啊,一心一意想为乡亲们干点好事,争取让挂甲峪早日脱贫翻身,没有料到,竟出现了这么多的坎坷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心有干结万慨聚,何取一箭定江山?”

 

       怎么办?怎么办呢?! 在那几天极度苦闷与惆怅的日子里,连着急带上火,张朝起的嘴上都起了大泡。

 

       不管怎样,再苦再难也要像大山一样挺住!张朝起就是张朝起,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更要勇敢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眺望着远处冬雪茫茫中起伏的大山,张朝起默默地思索,怎么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呢?
 

 


 

    (未完待续)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