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纵横

草原英雄小姐妹背后的人

时间:2007-08-06 01:2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406次
 
 
    1964年,在中国的日历上,有三件大事是载入史册的。
    第一是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兴起。
    第二件是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第三件事是在1964年2月一次放牧中.ll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为了保护公社的羊群,冒着暴风雪,舍身护羊,在风雪中搏斗了一天一夜,终于使羊群安然无恙,而这两位小英雄却差点送上了性命。事迹传出后,全国掀起了学习她们的热潮。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这原本就是一件小小的天灾人祸,经过渲染.经过加工,经过阶级斗争的佐料,风靡中国,最为荒唐的是,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本来好好的一件事,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9日早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上飘着雪花,ll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代父出门放牧。
    到中午,天气突变。西北风卷起大雪漫天狂舞。羊群顺着风拼命逃窜,姐妹俩拦堵不住,只好跟着羊群奔跑,越跑越远。   
    因极度疲乏,姐妹俩在冰天雪地里睡着了。深夜,龙梅冻醒一看,羊群、妹妹都不见了。她爬起来,一路走一路喊,走了两三里,才找到玉荣和羊群。姐妹俩跟着羊群继续前进。同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已走出了70多里。
    第二天拂晓,她们离白云鄂博车站不远了。这时玉荣丢了一只毡靴,光着左脚。姐姐刚要脱下自己的毡靴给她穿上,玉荣却颤抖着催促:“羊又走远啦,我在这儿等着,你快去拦羊呀。”这时龙梅也快冻僵了,她踉踉跄跄地往车站方向走去。
    在白云鄂博火车站,出来迎接客车的扳道员王福臣,看见了龙梅,连忙把她带进扳道房。龙梅渐渐暖和一些,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来:“我的妹妹,在石坡下.已经没靴子了……”  铁路职工们便四处去寻找孩子。张仁贞、王振山越过两座雪坡,发现了俯伏在雪地里的小玉荣。两个急忙轮换背着玉荣跑回车站。接着她俩又被送到矿区医院急救。
    经过一场抢救,两人终于醒了。龙梅立即问矿区党委书记:“我的羊还在不在?”书记回答说:“羊没事。你放心吧!”   
    事隔多年后,在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写意》中有这样的披露: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里,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天亮后风雪渐小,所幸,这地方已接近铁路了。
    牧民哈斯朝禄(原来是文化人,在那个年代成了“管制分子”)和儿子那仁满都拉送走老同学后冒着风雪往家走。走到白云鄂博铁道旁突然发现一群羊,牧民当然认识自己的羊群.这些羊显然是外来的。
    “不管是谁的羊。咱们先把它们赶到桑布家,然后让他骑骆驼送到大队去。”不论父子俩怎么吆喝、哄赶,羊群却一步也不挪动。这时哈斯朝禄才发现有两只死羊。他对儿子说:“你在这儿看住羊群,千万别让它们顺风跑掉,阿爸把这两只死羊送到火车站暂存一时。”
    哈斯朝禄发烧还没有退尽,浑身软软的。他晃晃悠悠终于把死羊背到火车站的扳道房门前。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打开门。哈斯朝禄气喘吁吁地解释了原委,并保证一两天内就会让大队的人来取。那位青年工人断然拒绝了,说怕给弄丢了。哈斯朝禄说:“丢不了,谁要这皮包骨的死羊啊?”哀求了半天对方才答应暂时寄放,不过要求他在下午6点之前取走。
    等哈斯朝禄回到羊群时,才发现还有一个小女孩和他儿子在一起。
    哈斯朝禄从龙梅口中得知原委。“你妹妹在哪儿呢?”哈斯朝禄急切地问龙梅。   
    龙梅举起鞭杆指着西北方向的山谷:“玉荣在山里等我,她的毡疙瘩靴子也丢了。”哈斯朝禄已意识到,龙梅的伤势如不早抢救会有生命危险,便把她带到火车站扳道房。哈斯朝禄请求工人们去西山谷找玉荣,自己去邮局打电话叫救护车。从邮局回来.他又跑到矿区.一进传达室就喊:“我们有两个人要冻死了,请你们去一辆车抢救。”矿区干部随即组织了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叫来汽车、救护车“向山里进发去找玉荣。
    玉荣被工人们找回来,直挺挺的没有知觉,靴子没有了,只有像靴子一样的冰疙瘩。这时矿区区长和书记也已行动起来,将姐妹俩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
    冰雪中耽误每分钟都是致命的。如果姐妹俩没有遇上哈斯朝禄,生命就没有保障了。可是,这样一段动人的历史却被扭曲了。
    由于哈斯朝禄当时戴着“管制分子”的帽子,于是事情就成了哈斯朝禄将功折罪,建议不见报不表扬。更让哈斯朝禄惊奇的是,他已从一般“管制分子”升格为舞台上的“偷羊者”、“杀人未遂”、“反动牧主白音(蒙语:地主、富农、老板)”了。而英雄人物当然是姐妹俩。有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有舞剧《草原儿女》,有上影摄制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
    直到l979年,胡耀邦同志对此案作出批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区团委于1984、1985年下文,将哈斯朝禄确认为抢救小姐妹第一人,所有强加于他身上的不实之词全部去掉,建议奖励、表彰。  
 
        《美文》2007年第7期  田炳信/文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