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纵横

江青与保姆阿桂

时间:2007-04-24 03:2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573次
 
                                江青与保姆阿桂
 
          熟悉秦桂贞的人,都叫她阿桂。本来,她一生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然而,在她二十一岁时,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与她同龄的“蓝小姐”。 
        秦桂贞当年受雇于上海环龙路(今南昌路)许家。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山东小姐租下了二楼的一间房。她便是蓝苹。
        看到蓝小姐忙于拍电影、演戏,秦桂贞就帮她拖地板、冲开水、洗衣服,从不收她一分钱。
        秦桂贞发觉,蓝小姐怎么不吃水果?“没钱呀!”蓝小姐把双手一摊。于是,秦桂贞把西红柿洗干净了塞给她。
        有时候,蓝苹常常一回家就躺在床上。“吃过晚饭了吗?”秦桂贞问。“没饭票了!”蓝苹答道。
        那时候,蓝小姐在霞飞路(今淮海路)罗宋饭馆(即俄罗斯人开的饭馆)搭伙,三角钱一客。秦桂贞到东家的厨房里,烧好蛋炒饭,偷偷端给蓝小姐。
        以后唐纳又住了进来,报纸登了蓝小姐与唐纳结婚的新闻。唐纳讲话软绵绵的,有点“娘娘腔”。蓝小姐讲起话来呱哒呱哒,笑起来咯咯咯咯,只是她的脾气喜怒无常。两人住在一起经常吵架,秦桂贞就成为蓝小姐与唐先生的劝架人。让她惊奇的是,“动武”的还常常是蓝小姐。
        一天早上,蓝小姐在房间里收拾东西。“阿桂,我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蓝小姐回山东老家了。”
       秦桂贞想给蓝小姐买-一点礼品,作为纪念。她拿出刚发的工钱——每个月两元钱,买了一本挺不错的照相册。当她把照相册送给蓝小姐,蓝小姐高兴得紧紧搂住秦桂贞,连声说:“阿桂,你真好!你真好!将来我有出头之日,一定好好报答你!”蓝小姐拿出了自己的一帧照片送给秦桂贞,作为纪念。
        1946年2月,秦桂贞忽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有一张蓝小姐的照片,还有一张蓝小姐抱着女孩子的照片。她不识字,请东家念给她听,才知道蓝小姐改了名字,叫江青。那孩子叫李讷。信是蓝小姐从延安到重庆看牙病的时候,从重庆寄来的。
        东家千叮万嘱,叫她千万别声张。不过,蓝小姐离别那么久,心中依然惦记着阿桂。这使秦桂贞得到了莫大的感动。
        1950年,东家的孩子宝宝生气喘病,要她陪着去北京看病。她就住在北京大学——东家的亲戚家。她知道蓝小姐在北京,很想跟她见一面。她请人代笔,给蓝小姐写信,她不知道通讯处,就写“毛泽东主席转江青同志收”。
        一个多月后,一位解放军坐着吉普车来北京大学找她,说是奉江青同志之命来接她。车子驶进中南海,她终于见到阔别多年的蓝小姐。
        蓝小姐待她也很热情,她问阿桂有什么要求。不久,北京的北海幼儿园派人找她。这是蓝小姐为她安排的工作单位。从此她成为北京北海幼儿园保育员。这个幼儿园非同一般,许多中共高干把子女送到这个幼儿园。
        不过,秦桂贞毕竟是南方人,过不惯北方生活,患关节炎,从1958年起调回上海工作,依旧当幼儿园保育员。
        可是,在1968年2月,张春桥密报江青:“上海的红卫兵在找一个保姆了解你过去的情况……”
        江青马上意识到红卫兵要找的那保姆就是秦桂贞。江青向吴法宪当面交办了重要任务。
        秦桂贞已于1967年退休,单身一人住在南京西路一条弄堂的一座两层小屋的楼上。
        1968年3月2日这天傍晚,一辆小轿车把秦桂贞带走了。她前脚刚跨出家门,抄家的就把小屋里所有的照片和有文字的纸片抄得一干二净。
        到了北京,秦桂贞记得,3月6日,来了几个军人,说是“首长”有请。这一回,接她去的不是小轿车,却是一辆军用卡车。
        她的头发被剃掉,只在头顶留下一小撮。后来,她才明白,那在头顶留下的一小撮头发,是为了便于随时“揪”住她的脑袋。她被单独关进小小的水泥屋里,窗上钉着铁条。她这
才恍然大悟:她被抓去坐牢了!关押她的地方,便是秦城监狱。她的罪名竟是“特务”!
        秦桂贞至今留着一件血迹斑斑的上衣,她的双腕,很长时间还留着手铐的凹印。在秦城监狱,每天只有两口杯水,洗脸、刷牙、喝水全在内。她洗衣服,是在抽水马桶里洗的。她的头发就是在秦城监狱变白的。
        有一天,她终于无力地昏倒在地上。
        1975年5月7日出狱的时候,她已神志不清,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浮肿病,使她举步维艰。她背着“特务”的黑锅,回到上海。她没有家庭,没有孩子,独自艰难地在上海生活着。
        她再次去北京是1980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邀请这位普通的妇女,作为被害人,出庭控诉江青罪行。法官对她说:“秦桂贞同志,在公审江青之前,我们请你协助完成一项任务。关于对你的残酷迫害,吴法宪承认了,作了交代。可是江青矢口否认,态度非常恶劣!我们估计,她以为你早就不在人世了,所以想赖账!”
        秦桂贞再次去了秦城监狱,见到一个女人裹着一件蓝色的棉大衣,倚墙坐着,在那里晒太阳。秦桂贞细细一瞧,正是蓝小姐,“蓝小姐!”
        蓝小姐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吃惊地望着她:“阿桂!”蓝小姐居然伸出了手,想跟她握手。
        秦桂贞说:“我对你那样好,你对我那样狠!你是一条毒蛇!”
        蓝小姐顿时脸色煞白。
        秦桂贞一扭头,理都不理,走了。
        秦桂贞大约走了十几步,忽然听得背后传来一声长长的尖声叫唤:“阿桂——”
        晚年的秦桂贞一身是病。陈云夫人于若木的妹妹于璐琳,帮助她解决了医疗转院等问题。她是在北京的北海幼儿园当保育员时,结识于璐琳的。
      在她的晚年,对她最好的人,莫过于许家了。
      有一天,秦桂贞搬进了一幢花园洋房的底楼朝南的房间,居住条件大为改善。这是老东家许慕贞小姐的房产,免费给她居住,每月给她生活费,还给她请了保姆。保姆的工资也由老东家支付。她生病,他们就汇钱来给她。她把宝宝从小带大;宝宝如今在美国,还带了家用电器来给她。他们说:“秦桂贞十三岁就到我们家里来,已经是我们家庭的一一员。她如今年迈,失去劳动力,我们理应照料她。”
        秦桂贞去世时,远在华盛顿的宝宝,又一次专程赶来上海。如今她的头发也已经黑白参半。这次,她代表父母和她自己,为秦阿姨送行。
 
 
  07-04-05《解放日报》叶永烈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