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纵横

马连良香港回归记

时间:2007-01-17 05:1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94次

 

 

                                  马连良香港回归记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大员们为了敲诈马连良,诬告他1942年的东北演出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官派”,称马犯有“汉奸罪”。为打这场官司,马家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该案最后以“查无实据”告终。马连良不得不在1947年9月参加了杜月笙60大寿大汇演后,于上海展开了为期4个月的“还债演出之旅”。
       此时的马连良已经年近5旬,连演4个月严重摧残了他的身体健康。由于高度紧张,身心疲惫,各种疾病接踵而来。
        1948年上半年已是淮海战役前夕,马连良在上海养病。中国大戏院的经理孙兰亭是马的结拜兄弟,又是多年的业务伙伴,为人厚道,常来陪他散心,建议二人同去香港散心。
        1948年11月初,马、孙抵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组成的“天台俱乐部”发起人梁基浩和众会员为二人接风,大家一致要求马连良在港露演几出,并保证鼎力支持。孙兰亭当即表示马上回沪,带中国大戏院的班底过来,并通知了在京的张君秋和上海的俞振飞。
       1948年12月20日至24日,马连良等人假座港岛娱乐戏院连演5个晚上。演出剧目包括《龙凤呈祥》、《玉堂春》、《马义救主》、《梅龙镇》、《打渔杀家》、《辕门射戟》、《群英会·借东风》、《白门楼》、《三娘教子》。
       5天演出下来,总收入7万6干多元,在当时的香港娱乐业收入中已经破了纪录。但扣除各种费用后还亏损4干余元。台上的“角儿们”名利双收,幕后人员还要自掏腰包,马连良过意不去,与张、俞二位让出5千余元填补了亏损。接着在港岛的高升戏院和九龙的
普庆戏院各演7天,结果前后各亏本1万8干元、2万6干元。3位“大角儿”意外地在这
弹丸之地唱出了一出“走麦城”,人人都背了“一屁股债”。马连良旧债刚去,新债又来,正是“屋漏偏逢连阴雨”。
        天台俱乐部见马连良他们唱戏负了债,心里过意不去,联系刚刚由吕建康、吕建成组建的胜利影业公司,约3位拍摄戏曲电影,靠片酬弥补些损失。
    第一部是由马连良和张君秋主演的《梅龙镇》和《打渔杀家》,第二部是由马连良主演的《借东风》和张君秋、俞振飞主演的《玉堂春》。
        电影拍摄完毕。已是1949年上半年,解放战争在大陆全面展开,局势动荡。马、张、俞决定待在香港观望一阵再定去留。
        马连良身在香港,除了家事,对时局更是所知甚少,因担心回京后不被新政权接受而不敢轻举妄动。加之香港的生活压力很大,马连良急火攻心,情绪十分不稳定。
        1950年,大陆的局势已经相对安定。内地几家与马连良关系密切的大戏院都已经恢复正常营业,希望早日再度与马连良合作。上海中国大戏院的徐树文最先到港邀请马连良加入,并表示愿意替马偿还其欠债。天津、武汉等方面也纷纷表示合作意愿,马连良心情大为好转。
        马连良要回归大陆的消息传到台湾,“国府”派人重金礼聘马连良去台湾巡演,并由当时的台北市长亲自出面与住在台湾的马连良女儿马静敏交谈,表示若马连良来台,一定稳坐“国剧宗师”第一把交椅,并保证给予“国宝级”待遇。
        1950年夏,马连良在北京的女儿马力所在的“军委护士司药培训班”组织她们前去参加中南海举办的周末舞会,被引荐给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对她说:“你回去后一定要给他写信,说我请他回来,欢迎他回北京。”毛泽东与马力跳舞时也问及了家中状况和马连良的情况,并让马力代向马连良转告.欢迎他回来。
        马连良很快收到女儿马力的来信,对信中所说毛主席、周总理都亲自过问自己回归一事感到非常诧异;为摸清实际情况.马决定让长子崇仁亲自去趟大陆。解决心中三个难题:第一是在港的欠债是否可由接收单位先行垫付;第二是多年的烟癖回到大陆是否可续用;第三是新政府对抗战胜利之后的“官司”持何种态度?
        长子崇仁回到北京,见到了久违的家人,并听从梅兰芳先生的建议走访了主管戏剧工作的政府机关北京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处。接待干部表示欢迎马连良回来,但提出要马改善与同仁关系,令马崇仁心中不解.带着喜忧参半的信息回到了香港。
       六子崇延经徐树文提醒,认为有必要亲自去趟香港帮父亲认清形势,于是叫上四伯马四立和三哥马崇礼,与马连良联系上之后,在一位叫老宓的先生的帮助下平安抵达了香港。
        见到父亲,崇延向他介绍了北京的变化,家中的情况,说明共产党值得信赖;崇礼也讲了自己的经历支持崇延。四弟马四立还介绍了北京京剧界的一些变化,比如政府要求的新型剧团人员、工资固定制度,鼓励其尽早返京。
        马连良安慰四弟及两个儿子,说自己不日即归.不会去台湾,但不能张扬消息,道理以后再说。原来此时已有大陆方面代表与马连良在香港“接头”了。由于代表身份特殊,要求马连良保守秘密。马连良回归大陆事宜由中南区主管文艺的局长武克仁负责。
        武克仁派武汉市文艺处处长胡兴寿具体负责马的回归问题。胡是红军干部,很有工作经验,又懂文艺,很快与马成为朋友。
        按胡兴寿的计划,l951年10月1日上午,马连良和李慕良先出席了一个团体的庆祝建国两周年的活动,特意在媒体和公众面前“曝光”以掩人耳目。中途两人悄悄退场,在九龙公园门口上了一辆等待他们的汽车。车子到了罗湖,两人刚刚过关来到中方地界,就被锣鼓、鲜花、掌声、问候包围了起来。
        到达广州以后.马连良师徒受到了中南区、广东省、广州市各级领导的热烈欢迎,中南区最高领导人叶剑英热情接见了马连良,拉着他的手说:“我是你的忠实观众”,并为马的生活提供一切方便,希望他在广州的舞台上公开亮相以造影响。
       广州演出结束,马连良一行又转往武汉。武克仁亲自接待.为马家人提供了最优越的生活条件,还为他们安排了一个阵容强大的班底配合演出,使马连良深受感动。头天《苏武牧羊》仍是招待党政军干部,不对外售票。马连良在武汉人民剧场登台的消息轰动了三镇。
        1952年初春,马连良终于回到了阔别将近5年的故乡北京城,在长安戏院首演了马派名剧《苏武牧羊》,表达了思念父老乡亲的游子之心。8月,他重整旗鼓组建了“马连良京剧团”。开始了生命中新一轮的艺术征程。
  
 
                      《凤凰周刊》2006年第36期  马 龙/文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