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全球视野

日本青年志愿者在中国的“知青”生活

时间:2007-04-01 05:4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57次
 
     日本青年志愿者在中国的“知青”生活
 
 
         与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对出去工作嗤之以鼻的日本50多万“NEET”一族相比,名嘉真麻希应该算是与日本这一庞大的“垮族”唱反调的传奇人物。(记者注:“NEET”意指不工作、不上学、不参加培训)。
        在日本一家设计师事务所干过5年,在墨西哥待过两年,并曾远赴欧洲工作和学习,名嘉真麻希来中国前的履历很是丰富。一年多以前,名嘉真向日本国际协力机构(IIcA)提出申请,要求作为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被派往海外参加志愿服务。名嘉真的申请得到了IICA的批准,2006年3月30目,她如愿以偿地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湖南省攸县志愿服务。
 
名嘉真讲课让中国学生想“飞”
 
        名嘉真毕业于日本的最高艺术学府东京艺术大学的油画专业。。现在,她在中国湖南省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教授美术设计,志愿服务对象是该校二三年级的l20多名学生。
        刚到攸县时,名嘉真到县城去寻找设计方面的素材,想收集一些产品包装物,或者某些商品的商标和标识等,好把这些东西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但在这个小县城的商店、超市、杂货铺里.却很难找到她所需要的包装设计产品标识,她的心凉了半截:这里竟是一个“没有设计”的地方!
        此后,她非常珍惜自己所收集到的一切包装设计产品。
        2007年3月8日,在攸县,简陋的教室里坐着37名中专二年级学生。这一天,是寒假开学以来,名嘉真给她的学生们上的第一堂美术设计课。
        “请同学们画一幅脸谱自画像。”名嘉真用半生不熟的中文给她的学生们布置着课堂作业,并在黑板上用中文写着板书。当板书书写出现错误时。有学生会给她纠正,这时她会转过身来面对大家,眼睛眯成一道缝儿,说声“对不起”。    、
        “画完的同学,请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37名学生又开始在课堂上各显神通,有画小猪小猫小狗的,也有画向日葵、荷花的。
        不一会儿,学生们就画完了,这时名嘉真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请同学们把刚才画的两幅画合二为一,画一个整体自画像。”话音刚落,教室里传来惊奇的一声“啊”。几分钟过后,同学们的大作纷纷出炉:有长着猪耳朵猪鼻子、梳着两个小辫儿的青春少女;有狗头上梳着“板寸”的“犬子’;有娇艳的葵花上露出一张长满青春痘的脸……
        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这时,名嘉真对同学们说:“这就是创意设计理念。同学们现在创作的就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标识,这种标识是独一无二的。”
        该校美术老师张海波说:“名嘉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她重视创意思想,重视学生们的感受,值得我们中方老师去借鉴。”
 
在中国快乐践行“三同主义”
 
        名嘉真说,她自己也曾经苦闷过。刚到攸县时。她没有想到她看到的中国与她想象中的中国有一定的差距。如今,她已经非常适应在攸县的生活:穿着打扮从简,住简陋的房子,吃在日本时从不吃的辛辣食品。她还放弃了自己曾经钟爱的油画,改学“中国山水画”。
        除了名嘉真,还有两名日本协力队员在株洲市参加志愿服务,石原弓子在株洲市妇联办的一家幼儿园工作;藤原由纪在株洲市自来水公司幼儿园志愿服务。
        两年前刚到株洲时,石原和藤原都不会说中国话,如今两入不但能用普通话与中国人沟通,还能自如地说出几句株洲方言。
        从表面上看,石原像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儿,似乎有些少言寡语;但当一群活宝般的孩子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的活跃程度能让你目瞪口呆。
        藤原不但普通话、湖南方言说得地道,还会写一手规范的中国字。
        远在异乡的人难免有时会感到孤独,志愿者也不例外。头脑发热时名嘉真曾想过打包回国。但当一切都适应了之后,她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她的中国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成长。
        名嘉真、石原和藤原,在异国他乡积极并快乐地践行着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的座右铭“三同主义”:与受助国人民同生活、同思考、同工作。
 
日本青年志愿者是中日友好的使者   
 
        青年海外协力队,是日本政府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无偿派遣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年轻志愿人员的事业,旨在促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目的是与接受国人民融为一体,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l965年,日本创立了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派遣志愿人员。l974年,实施日本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的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现在的IICA)成立后,青年海外协力队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日本首次派遣两名协力队员到中国志愿服务;20年来,已有600多人次日本青年志愿者到中国志愿服务。
        湖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鲁华说,“日本青年志愿者来华服务,其意义并不在于服务本身,而是日本青年对中日友好事业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中日两国青年彼此之间应该以各种方式加强理解和信任。”
 
                  2007年3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戴卡澜/文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