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中国基层超生迷雾

时间:2007-09-05 02:1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52次
 
    计划生育30年间,中国人口少生4亿,比其他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提前半个多世纪跨人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回望30年来我国的人口与计生发展道路,成绩斐然。
    然而,接踵而至的人口老龄化、出生男女性别比持续升高、“4—2—1”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让我们倍感人口问题带给我们的压力。在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为人父母的今天,“生孩子”的问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今天的中国究竟还有多大的市场?事实上,无论是数据的汇总,还是案例的剖析,都毋庸置疑地表明: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计生与人口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广大乡村,多生、超生、重男轻女问题屡见不鲜,“超生游击队”经久不衰;在某些地域,违反国家计生政策的行为呈暗流之势,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独女户3000元买个“二胎准生证”
    河南省周口市G镇是“河南省科普示范镇”,在这个周口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重男轻女依然是小镇居民的惯常思维。G镇全镇的独生子女户中,很少有独女户。
    想生二胎不是太难的事。“有女孩的3000元,有男孩的8000元。”G镇计划生育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很多头胎是女孩又生了二胎的夫妻,他们的档案中都有一方为残疾或慢性病等的记录,而他们实际上都是正常人。
    该镇的计生协会法制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为独女户办理假冒的“成残证”要花费530元,而记者从河南省计生委了解到,花50元做成人伤残医学鉴定,就可以申请二胎准生证,不用再缴纳其他费用。
   
社会抚养费:乡村干部最后的“摇钱树”
    近年来,随着养育孩子成本的提高,感觉到生得起养不起的农民从普遍生育两三个孩子逐渐减少到生一两个孩子。农业税免去后,月薪不过一二百元的村干部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已被堵死。正如G镇某村的计生人员所言——“只能通过计划生育捞点外快”。在G镇,记者采访了数l0户村民,其中有4位村民向记者表示,他们曾得到过村干部或明或暗“再生一个孩子”的劝说。  .
    村民金子2002年生了二胎,交了5000元,她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G镇w庄,5000元就可以了结。居民的年均收人正在不断增长,为何罚款额没有增加呢,她认为是现在村干部不能从其他地方揩油了,只有计划生育的罚款提成,能“填填他们的肚子了”。“计划生育是村干部的最后一棵摇钱树,他们可不怕我们多生孩子,就怕收的钱(罚款)少”。   
    另外一个苦衷则是“钱越来越难挣了”。该村支书说:“我的工资一年才2000元。现在只能靠计划生育收点钱。可是镇里规定完成任务才能提成,现在生的孩子也少了,上哪儿弄钱去?罚款少了镇上领导也不满意。”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所收缴的罚款呈逐年减少的势头。该村干部说:“我们村将近3000人,过去每年都能收罚款好几万,现在不行了。”超生的农户少,以前生育指标是不够用,现在是要的人少。”       
 
生育率降低了
    最近几年,生育率出现降低的趋势。一些农村生育率降低的现实,和国家政策的愿景如此巧合地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汇合于同一轨道,有人称为“政策的必然”和“时代的奇迹”,也有人认为是“现状困扰下的无奈”,并深为忧虑。
    养育孩子成本的持续升高仿佛雨后暴涨的山洪,骤然阻挡了许多中国农民通往“儿孙满堂”梦想之地的路途。于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世代相袭“多子多福”的信念动摇了。在日益攀升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的重压中,也使得不少城市青年选择了逃避,甘为丁克家庭的拥趸。
    今天,生不生二胎?甚至生不生孩子?都已成为两代人思想冲突的焦点。
 
         《记者观察》2007-09 莫名/文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