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104岁的老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被升级为“国保”。 在铁路未开通前,从南口到八达岭间群山环抱、峭壁连天,只有一条长约20公里狭长曲折的通道,交通非常不便。晚清年间,一位日本学者为考察八达岭长城,一早从京城骑驴出发,下午五点才抵达南口,住宿一晚后,次日才一睹八达岭风貌。京张铁路的开通,让这段坎坷之路变通途。
古人在关沟的艰难跋涉
从北京到八达岭,距离大约70公里。北京到昌平南口段,路途平坦,比较好走;但是从南口到八达岭却是群山环抱、峭壁连天,其间只有一条狭长曲折的通道,长约20公里,俗称关沟。“南口”的得名就是因为其处于关沟的南面,相应地,八达岭也被称为“北口”。顾炎武说这段路“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称为绝险”。 南口到八达岭之间的路非常难走,但却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必经之路。古往今来,这段路见证了无数艰苦跋涉的行人。金代诗人刘迎曾经写过一首《八达岭摧车行》诗,形容这一带路途之艰险。诗中描述:“路窄仅容一车过,小误往往车轮摧。车摧料理动半日,后人欲过何艰涩。深山日暮人已稀,食物有钱无觅处。”深山日暮,车子还老掉链子。 刘迎还写过一首诗《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这里的“八达岭”泛指整个关沟地区。诗人晚上到达南口,深山日暮,没办法只能连夜赶路,一直到天亮才走出关沟。 普通老百姓走夜路是因为没办法,皇帝也喜欢走夜路。元代皇帝每年都要从大都(北京)前往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巡幸,八达岭是必经之路,元代皇帝喜欢晚上出关。时人记载:“每岁圣驾行幸上都,并由此涂,率以夜度关,跸止行人。列笼烛夹道而趋。”灯笼蜡烛照亮了整个关沟段,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元代以后,八达岭来来往往的皇帝也不少。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陪着祖母孝庄皇太后到河北赤城温泉疗养。正月二十四,大队人马从紫禁城出发,康熙骑马,皇太后乘辇。走了整整一天,才走到沙城巩华城行宫。住了一晚,第二天继续上路,又走了一天,到达南口驻跸。第三天才走到八达岭。八达岭山路难行,康熙特地下马,亲手为祖母“扶辇整辔”。一直行至较平坦处,康熙才重新上马。八达岭崎岖的山路,给了康熙不少尽孝心的机会。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慈禧西逃,也经过了八达岭。当年8月15日早5点左右,慈禧、光绪坐骡车,从紫禁城出发,11时抵颐和园,19时到达贯市 (今昌平阳坊附近);第二天继续起驾,中午抵南口,过居庸关,经关沟,晚至八达岭外岔道城。由于是逃难,慈禧走得比康熙速度稍快。
近代外国人参观长城之路
进入晚清以后,八达岭不再仅仅是过路地,长城旅游的兴起,使八达岭成为出京后的重要目的地。长城的历史悠久,但长城旅游的历史却不长。清代以后,长城的军事价值基本废弃,早期前往长城的游客大都是外国人。 居庸关、八达岭长城,巍峨险峻,气势磅礴。由于距离北京市区较近,这一带长城很早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外国游客。1899年,日本著名的中国史学家内藤湖南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就参观了八达岭长城。在南口,他看到旅店里居然有西式的浴室和马桶,浴室上歪歪扭扭地写着“bathroom”(带抽水马桶的厕所)。 内藤湖南参观长城的行程是这样的:一大早骑驴从北京出发,一路上风吹日晒,尘土飞扬,路面高低不平,骑在驴背上备受颠簸,还不时跌落驴背。下午5点才抵达南口,住宿一晚,第二天一早出发,走十五里到达居庸关,再走二十五里到八达岭。内藤湖南终于看到了壮观的长城,再返回南口,已经是下午4点了。 那时候游览长城,不光辛苦,准备工作也很繁杂。1906年,日本另一位中国史研究者宇野哲一参观长城,也是骑驴,行程安排跟内藤湖南差不多。为了这次旅行,他准备了白米五升、干粮三斤、日本酱菜三包、酱油一瓶、砂糖一斤、茶一罐、威士忌一瓶,还有洗脸盆、锅、饭碗、筷子、火柴、蜡烛等。此外还雇了两头驴,两个赶驴的。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吃的?因为这一路太累,路程太长。 如果游客里有女眷,那就更费劲了。1898年,美国驻北京公使康格带领夫人、两个女儿参观长城。四个人一共配备了五头驴、四个赶驴人、两辆马车、两个赶车人、八头骡子、三匹马、一名马夫。此外还跟着两个管家、一个厨子、一个苦力。
铁路出现使天险变坦途
金代诗人刘迎多次往来八达岭,他写诗感叹道:“何时真宰迁六丁,铲此叠嶂如掌平。幢幢车马山西路,万古行人易来去。”古人想象力有限,面对这样的天险,只能寄希望于神仙下凡,为人间铲平道路。 到了近代,“神仙”终于来了,那就是铁路。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而且宣布这条铁路全部都由中国人修建,不用一个外国人,这在中国铁路史上还是第一次,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是詹天佑。1906年,日本著名记者、历史学家德富苏峰参观长城。当时从北京到南口的铁路已经开通,德富苏峰乘火车到南口后,再骑马前往八达岭,站在八达岭长城上,望着崇山峻岭,德富苏峰写道:“铺设铁路的话,就要通过这重重叠叠的山峦,那就必须打通几个隧道,所以工程难度是非常大的。中国人自己铺设铁路,精神固然可嘉,但是雇佣技术高超的日本工程师应该是上策。” 事实证明,德富苏峰完全是瞎操心。1909年,经过四年的奋战,京张铁路全线通车,铁路与长城第一次在八达岭相汇。1917年,德富苏峰第二次参观长城。他坐着火车,一路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很快就抵达了长城。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当即赋诗一首:“峥嵘善势白云封,天堑关防知几重。崖树秋深叶如锦,飚轮容易过居庸。”火车的“飚轮”使得游览长城变得毫不费力。
京张铁路修通后,从京城去八达岭不再艰难 京张铁路的出现使关沟的天险变成了坦途,从北京坐火车三个小时就能抵达八达岭长城,长城一日游从此不再是梦想。此后,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开始乘坐火车参观八达岭。1934年,著名作家冰心乘火车过八达岭,她写道:“自南口至康庄一段,虽仅三十公里,而纡回险峻,火车须穿行于巨壑,悬崖,急湍,峭壁之间。詹天佑先生废寝忘食,历时四载,方完成了这巨大的工程,使今日行旅之人,得以卧游于凿空天险之地。到过青龙桥的人常说:‘游青龙桥,登长城者,永远会追慕两个伟人,一是秦始皇,一是詹天佑。’其实八达岭上的雉堞,并不是秦始皇时代的长城,而长城边的铁路,却是詹天佑先生的心血。”
1998年,从北京到八达岭的高速公路开通,从北京开车前往八达岭只需要一个小时;2008年奥运会前夕,从北京到八达岭的S2线列车开通,车程也是一个多小时,从北京到八达岭的路变得更方便了。
供图/李子明(作者为中国铁道博物馆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