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京郊小山村踢踏舞引来游客

时间:2013-05-09 09:0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28次
一群深山小村的农家妇女,怎么就跳起了起源于美国的踢踏舞?李秀芬说这个想法起源于一次淤白村的文化节上。每年阴历四月十五淤白村都会举办文化节,村子里邀请宣武区一支中老年踢踏舞队来演出,他们的表演让这些农村妇女们眼前一亮,“都是中老年人,人家气质

 


 

      在门头沟区雁翅镇东北部,有一个叫淤白的小村子,因为地处深山区,知道这里的城里人特别少,尽管这些年京郊游持续火热,但大多数游客到了雁翅镇就往西走奔了斋堂和爨底下,极少有人转向淤白村所在的这条沟。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出现在淤白村的私家车、自行车和摩托车多了起来,有些游客不仅知道这个村子里有一群会跳踢踏舞的农村妇女,还一眼就认出了村长曹洪武。
 

      这种变化还真让曹洪武有些吃惊,当初只是觉得村里除了传统的文化表演活动之外还能不能学点新鲜玩意儿,于是突发奇想将踢踏舞引进了村里,没想到这一跳就跳上了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春节过后这几个月,村干部和参加踢踏舞表演的妇女们就没闲着,参加各种演出、录制节目、接受各种的采访,随之而来的就是淤白村开始规划今后的旅游主打项目,这个古老的小村落渐渐有了新气象。

 


 

跳了舞腰不弯背不驼

 

      从门头沟区出发,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淤白村,地处偏远、路途险峻使它得以保持了原始的古老沧桑。漫步在蜿蜒曲折的青石小巷中,村中的古宅、老井、石碾、古槐随处可见。唯一现代一点的建筑,就是淤白村村委会所在的小广场,记者到达这里的时候,几位村妇正坐在太阳底下聊天。“她们就是参加踢踏舞表演的演员”,跟随记者一同来的门头沟区文化馆舞蹈老师贾丽霞说,记者这才注意到她们每人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舞鞋。“我们现在需要换上鞋吗?”村妇联主任李秀芬问,显然对于采访她们已经习以为常。

 


 

      57岁的李秀芬站在记者面前,腰不弯背不驼,在这个年纪身材算非常匀称的,她说这全是踢踏舞的功劳,自打跳了踢踏舞,足足瘦了20斤。站她旁边的高春玲本来就不胖,踢踏舞带给她的帮助是身材变得挺拔了,“以前站着的时候总觉得驼着背挺舒服,现在只要一站起来就自然挺胸抬头,有时候双脚都下意识的摆成了五位脚”,记者低头一看,高春玲的脚果然一前一后成八字形,典型的准备起舞的姿势。

 

刚跳才知道踢踏舞比大秧歌难多了

 

      一群深山小村的农家妇女,怎么就跳起了起源于美国的踢踏舞?李秀芬说这个想法起源于一次淤白村的文化节上。每年阴历四月十五淤白村都会举办文化节,村子里邀请宣武区一支中老年踢踏舞队来演出,他们的表演让这些农村妇女们眼前一亮,“都是中老年人,人家气质怎么那么好,我们能不能也跳踢踏舞呢?”于是淤白村组建的踢踏舞队开始招人,一下子就有30多人报名,“其实一开始好多人根本不知道踢踏舞是什么,只知道是‘脚打点儿’,我们平时没跳过舞,顶多扭扭大秧歌,一跳才感觉到踢踏舞比大秧歌难多了,岁数大了,体力不行,腿不灵活,动作也记不住,没别的办法,就靠练!”李秀芬说。

      不久,淤白村的踢踏舞就被北京电视台发现并拍进了一个宣传片中,于是今年北京台春晚筹备时,导演就想以她们的踢踏舞队为主,托门头沟文化馆帮忙组建一支踢踏舞队,参加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是李秀芬、高春玲和十几名淤白村的妇女加入了这支踢踏舞队,进行了两个月封闭式的训练。

 


美国的踢踏舞
 

      “淤白村的这几位大姐们,平时她们就是在家种地干农活,看山护林,以前只是接触过一点儿踢踏舞最简单的基本步伐,他们比别人付出的多得多”,舞蹈老师贾丽霞打心底里佩服她们的勤奋,“她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几乎就不休息,别人学她们学,别人休息她们就在一旁一遍一遍的练,晚上回到宾馆她们怕影响别人休息,就光着脚在楼道练习。刚开始她们学跳舞不会提气,用的是拙劲儿,没几天膝盖和脚腕儿就肿起来了,她们没人和我说,白天排练还是照常和大家一起排练,晚上还是照样在楼道里练习,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小教练和她们一起住,才发现告诉我说,那些阿姨们的腿全肿了,她们晚上睡觉之前洗澡都是坐在地上,让热水浇着腿,稍微舒服好一些了赶紧洗完上床休息,止痛膏从脚腕一直贴到大腿。”

      舞蹈队中有一位曹桂清大姐,她在村里开了一个菜店,这也是淤白村唯一的一个菜店。由于她参与了踢踏舞的训练,这段期间店里的菜烂了,丈夫的埋怨也多了,买卖做不成,经济上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为了自己的舞蹈梦想,她选择了不悔坚持。康春霞在训练期间自己的丈夫患了脑瘤,在医院接受治疗,而自己的儿媳妇也即将临盆,双重压力下,家人还是义无反顾的支持她。虽然在春晚播出时,她们没有特写,仅仅只能在群体整齐划一的舞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能够登上BTV春晚的舞台却仍然是她们一生中难忘的经历。

 


 

现在见面就聊舞技

 

      虽然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但这份经历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态度,舞蹈队中最年轻的赵莹莹是大学生村官,年轻悟性高的赵莹莹成了贾丽霞的得力助手,这些比她大二三十岁的阿姨们的改变她都看在眼里,“排练期间阿姨们一有空就去逛街买衣服,她们比以前会打扮自己了,现在走在村子里,谁是踢踏舞队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从身体的形态和穿衣打扮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你看,平时她们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谁会想到她们能在舞台上那么神采飞扬?”走出村口的时候贾丽霞感叹。

      其实淤白村的文化活动一直非常丰富,村内建有文化大礼堂,蹦蹦戏、聒子会、威风锣鼓等都是村民喜欢的文艺样式,其中蹦蹦戏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农村妇女聚在一起大多是家长里短嚼舌头,现在变成了互相切磋舞蹈”,村长曹洪武觉得文化活动让人们更快乐了,大家互相帮衬互相理解,村民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和谐。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