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北京最大文保区西四启动胡同精细化整治

时间:2012-07-22 04:2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96次
正如郭金龙书记上周在西四这几条胡同里考察时所说:社区要和谐,首先是社区要快乐。居民心顺了,社会和谐就有了基础。

 


 机动灵活的小型保洁车非常适合胡同垃圾清运和保洁

 
  借鉴西四北六条和北七条胡同精细化整治经验,西城区将对52条胡同27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

  着力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把社会服务管理任务落实到网格,提高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完善社区治理模式,打造“六型”社区,全面完成社会规范化建设。——摘自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北京青年报记者7月18日从西城区政府获悉,本市旧城最大的以四合院风貌为主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将整体启动胡同精细化整治工程。

  目前,西四北六条和北七条作为试点,已经先期完成胡同的停车、绿化、保洁和治安整治,北三条和北四条将在年内实施,其余四条胡同也将在两年内逐步推行。

  据介绍,西四北一条至八条是北京市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胡同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作为“京味文化”的代表,西四北一条至八条胡同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1处,如程砚秋故居、广济寺、历代帝王庙等。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存在北京胡同的“通病”:胡同乱停车现象严重,居民私装地锁,缺少公共绿地,垃圾随地丢弃,治安存在隐患。“一出门心里就添堵。”家住西四北六条的周大爷对胡同的“通病”深恶痛绝。

  对此,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尝试采取“政府管理、居民自治”的方式,破解胡同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魏九红告诉记者,西四北六条和北七条问题集中,同时具备整治的条件,于是在今年5月成为先行的试点。

  两个月的试点基本取得预期的效果。北六条和北七条的垃圾及时被体型轻盈的电动保洁车清运,胡同原有的25组垃圾桶被撤掉,腾出来的空间施划为停车区,或种植上花草。有了专属的停车区,胡同居民改掉了乱停乱放的陋习,进而私装地锁的现象也消失了。此外,由胡同居民组成的巡防队大大降低了入室盗窃等案件的发生。人们发现,一个良性的微循环正在替代以前的无序和混乱。

  西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借鉴西四历史文保区胡同的精细化整治经验,西城区今年还将对52条胡同、27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此外,全区划分为政务活动区、繁华商业区、传统风貌区、交通枢纽区、生活居住区等7个基本类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特征和居民的需求,制定管理目标和标准,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实现环境管理常态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对话:试点经验的基础是“三民”原则


  西四北六条、北七条作为精细化管理试点,探索出一条胡同精细化管理服务的经验。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魏九红将经验归结为“三民”原则,并坦言所有的努力只为一个目标:管理好胡同。

  记者:西四北六条、北七条胡同整治试点的初衷是什么?

  魏九红:主要是解决胡同停车难,环境差的问题。这些都是老百姓长期以来解决不了的大问题,民怨比较大。我们想通过找一两条胡同做试点,探索一条可循的经验。在更多的胡同治理中推广。

  记者:您如何评价试点取得的经验?

  魏九红:概括一句话就是“三民”原则。我们在采取居民停车自治前,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居民的事情让居民自己办,这是我们的“民办”;我们见缝插绿,种植了花卉,改变胡同只有几棵大树的干巴巴景象,花种下了,管理权交给居民,这是我们的“民管”;胡同的事情很多,大到社区的环境、治安问题,小到院内的卫生问题,问题怎么改我们都发动居民拿主意,这是我们的“民意”。

  记者:居民停车自治会不会引发社会对停车公共资源被“垄断”的质疑?

  魏九红:居民停车自治是我们探索胡同停车的一种尝试,也就是居民门前的停车资源如何有序地利用,并不存在停车资源被“垄断”的说法。我们实施居民停车自治效果很好,胡同的居民很认可,社会车辆通过劝导也能够理解。

  记者:两条试点胡同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

  魏九红:社区还将为每户居民分发环保垃圾袋,做到垃圾分类处理。胡同还要建雨水收集装置,用于浇灌花草。治安方面,计划建立区域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

  记者:其他的胡同在整治中,是否会照搬试点经验?

  魏九红:胡同的特点不同,在大的整治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胡同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胡同管理好了,停车、清洁、绿化、治安等问题解决了,居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好。

 

  探访:一条胡同的变身记


  西四北六条、北七条的安静整洁,浓密的树荫和沁人的花香令人赞叹。两个月前,这里还是地锁遍布、垃圾满地、脏乱不堪的胡同。如今,完美的转变使其很难再与北京传统的胡同印象挂钩,置身其中更像是行走在一处流动的风景中。记者通过采集的四组样本,勾勒出一条胡同两个月成功“蜕变”的轨迹。


  样本一:垃圾一刻钟运一次
  做法:原来胡同内的25组垃圾桶被撤掉了,所有的空间让给居民停车,取代垃圾桶的是胡同的快速保洁。

  现场:上午10点,一辆电动保洁车开进西四北六条。电动保洁车每15分钟对胡同巡回保洁一次,已经摸清时间的居民把家里的垃圾扔进保洁车的垃圾罐,胡同的地面没有散落的滞留物,也没有丢弃的垃圾袋。如果居民忘了倒垃圾也没关系,每家都有保洁员的电话,打个电话,不一会保洁员就开着电动保洁车收垃圾。

  记者还注意到,西四北六条的电线杆上没有“城市牛皮癣”。这是因为墙体及电线杆上喷涂了高分子涂料,墙上的涂鸦,电线杆的“小广告”,用手一擦或者一撕就掉了。


  样本二:胡同居民停车自治
  做法:街道组织社区居民召开楼门院长会、党员会、车主会、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征得社区居民的支持后,胡同试行“一车一名一牌制”,由社区自制胡同停车证免费发放给居民。

  现场:下午3点,居民李先生驾车行驶到西四北六条的东口,他把一张红色的车证放在车窗前。停车秩序维护员刘大姐看了一眼,会意地点头放行。沿胡同的一侧,汽车规矩地停在白色的虚线内。刘大姐说,胡同有车的居民都在居委会备案,免费领取停车证。

  目前,西四北六条施画停车区域30处,北七条施画停车区域52处,基本满足了胡同的停车需求。如果胡同有空余停车区域,秩序维护员会引导走亲访友的社会车辆临时停放。


  样本三:立体绿化见缝插绿
  做法:胡同的墙边,居民的门口,一个个木栅栏里栽种着吊兰、月季、紫薇、百合等花卉。这种立体绿化、见缝插绿的做法为单调的胡同增添生机。

  现场:西四北七条53号院前,种着两片月季,花开得正艳。木栅栏上标注着花的品种及认养人的名字。74岁的肖鸿馨大妈正在浇花,她是门前月季的认养人。

  西四北六条有98处、北七条有80处这样的街边绿植,每天都有认养人负责浇灌和维护,花草被照顾得很茁壮,没有枯萎。“种什么让居民说,种完由居民管。” 肖大妈开心地说,“现在大家种花都很积极,既美化了环境又满足了我们的喜好。”


  样本四:居民组队加强治安
  做法:胡同建立了由80名楼门院长及社区积极分子组成的社区安全稳定信息员队伍,每天信息员都会交流信息。胡同还组建了120人的社会治安巡防志愿者队伍,定期在胡同巡视。

  现场:西四北七条的柳大妈是一名巡防志愿者,没事就会上街。“我们和管片民警关系都很好,现在入夏了,入室盗窃又进入了高发期,民警会提醒我们要加强巡逻,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柳大妈说,别小看她们这些老太太,自从巡防志愿者上岗,胡同再也没发生过盗窃案件。


  编辑快评:为基层管理精细化叫好


  “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一个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首先应该体现在基层管理的精细化。西四文保区胡同精细化整治工程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停车自治也好,见缝插绿也好,群防群治也好,都是依靠老百姓解决好身边的大事小情;都是为了老百姓谋求生活的便捷、舒心和福祉;而胡同精细化管理的成果也都由老百姓共享。正如郭金龙书记上周在西四这几条胡同里考察时所说:社区要和谐,首先是社区要快乐。居民心顺了,社会和谐就有了基础。新街口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说:各个胡同的实际特点不同,治理的方式也不同。看,当精细化管理“精细”到了胡同,怎能不让人对这座城市的社会管理创新充满期待?

 

2012/07/18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