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时尚报道著称的上海《申江服务导报》宣布在本月底休刊。在互联网时代,这本是媒体市场上的寻常事。不过该报纸的停刊仍然引起笔者身边、主要是四五十岁群体的一阵唏嘘。 即使是中老年群,其实也早已不看这张报纸,所谓的震动,其实更多的是在对自己20年前的青葱岁月作一番怀旧。20年前,正是这种生活时尚类报纸红火的时候,国内很多城市创办了这类报纸,一时间洛阳纸贵。以上海来说,鼎盛时期竟然有4种同类报纸。但时过不久,这类打着时尚旗号的报纸就走上下坡路,在几年来出现的报纸停刊潮中,它们成为最先出现的“牺牲品”,在上海,已无一张时尚类报纸行市。 时尚类报纸从辉煌到没落,正好经历了传播载体从报到网迅速转变的过程,但背后也有社会变化的因素。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热身”以后,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急剧变化,大学毕业生不再由国家包分配,摆在年轻人面前的是各种眼花缭乱的机会和前景莫测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门大开,各种来自国外的时髦消费品进入年轻人的生活。这让年轻人感到新奇,他们开始了对时尚的追逐,时尚类报纸的出现算是抓住了这个机遇,。 时尚类报纸号称追求并且引导时尚,但对于时尚这个概念的认识很模糊。上世纪90年代,时尚一时成为热词,但整个社会对于它的内涵并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对所谓小资生活的追求上,而所谓的小资生活,则是一些城市青年自以为是的刻意装扮。
时尚类报纸在中国报摊上的兴起和没落,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报纸要关注读者的兴趣,但报纸不能停留在追随读者的兴趣上,做读者的尾巴,而是应该做社会的引导者,要走在社会变化的前面。其实,这也是整个报业应该记取的道理,报纸生存压力确实越来越重,但不应该只是抱怨网络和手机抢去了读者,而是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现在,很多报纸通过创办融媒体正在向网媒转变,但如果意识不到报纸经营上留下的这个教训,那么融媒体在热闹一阵以后,同样会因为缺少读者关注而生存不下去。(作者是财经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