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之时,阿拉伯世界正在刮起强烈的反美风暴。事件起因是近日美国上映的一部有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由此引发了阿拉伯国家民众抗议。据媒体报道,这股反美浪潮正在不断蔓延和升级,除利比亚外,这部电影还在埃及、突尼斯、也门、伊朗、伊拉克、苏丹、印度尼西亚、黎巴嫩、叙利亚、孟加拉国和印度等二十几个国引发反美示威活动。14日,在中东国家黎巴嫩和北非国家突尼斯的反美示威中,有数十人死伤。在这种情势之下,美国国务院15日下令撤回安全形势严峻的美国驻苏丹和突尼斯大使馆所有非紧急外交人员。 一部小成本美国电影在中东多个国家引发蝴蝶效应,看似很偶然,实则是必然。虽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强调美国政府与影片没有任何关系。但很显然,此次反美行动的原因远比放映一部挑衅性的影片要深远。 第一,反美浪潮的深层原因是美国在阿以和巴以冲突中的不公正立场令中东穆斯林强烈不满。考虑到阿拉伯人在历次的中东战争中惨痛的失败,就不难想象,阿拉伯人对长期在阿以、巴以冲突中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美国会是一种什么态度。 第二,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负面认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这些国家的反美情绪。受政府某些政策的影响,美国一些媒体对阿拉伯世界做了大量的片面报道,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不少影视作品中,恐怖分子大多被描述成头戴围巾、满脸络腮胡子的穆斯林模样。正是这种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民众潜移默化的“妖魔化”,导致近些年来西方屡屡发生侮辱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群体的事件。正如我国学者周烈所言:“在目前,无阿拉伯世界事件报导的新闻已不成为新闻。然而这些新闻报导的不是阿拉伯世界的振兴与发展,不是阿拉伯国家的和平与繁荣,不是阿拉伯人们的幸福与安宁,而是阿拉伯世界的分裂与争斗,是大国的控制与干预,是接连不断的战争与暴力,是关于恐怖主义活动的议论与传言,是阿拉伯人民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与苦难……” 第三,美国为了达到自身的战略利益,对待中东国家的态度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待利比亚、叙利亚、伊朗都是如此。美国在中东的这种政策,目的就是为了改造阿拉伯、控制石油。从宗教政治而言,伊斯兰世界在世界石油储量与供应量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世界尤其是美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美国而言,如果彻底控制了中东地区的石油,东亚、欧盟今后与美有任何的争端,出牌的时候,他有一张大牌,你就不得不让,得被迫跟他走。而正是美国改造阿拉伯、控制石油的做法却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 第四,波及埃及、也门、利比亚、叙利亚等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冲突、政权更迭,一方面反映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主诉求,另一方面也是在持续数十年的独裁统治下积累的高物价、高失业率、官员腐败、自由匮乏等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火种”。而这次美国大使在利比亚被害,反映了美国在中东的一系列政策,即它的反恐政策、推行民主自由价值观政策和新干涉主义政策是失败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美国一方面标榜要民主自由,但另一方面又明显存在对伊斯兰的仇视和不公正对待,引起了伊斯兰世界民众的不满。 上述多方面的问题,在这些国家成为“凝聚”各方反对派的重要力量。目前来看,阿拉伯国家的反美风暴是否会继续恶化,还要拭目以待。但这些国家的反美行动显示的道理是明确的,正如新华社的评论所指出的,如果美国在中东政策上不及早进行深刻反思,不切实采取措施修复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那么反美浪潮必将长期存在,美国外交也将一再陷入尴尬、困顿和危机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