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月14日举行,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几乎与历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奖一样,此次颁奖之后,舆论的焦点聚集在两方面,一是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年龄,谢家麟92岁(1920年生),吴良镛90岁(1922年生),比去年两位获奖者的年龄(师昌绪90岁;王振义86岁)总计大了6岁,也进一步抬高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二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12年来第8次一等奖空缺。 对于这两方面,我们所看到的评价,是我国应该转变科研评价机制,鼓励原创,让青年英才脱颖而出。 在笔者看来,转变科研评价机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启动这一转变,正可以从国家科学奖励的改革做起。客观上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反映出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也曾起到积极推动科研发展、表彰科研人员的贡献、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目前每年一届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选,由于授奖项目太多、获奖人数太广,已经造成学术界的“奖励文化”,出现了负面影响,导致学者们急功近利,难以安心做学问。近年来,针对这种现象的批评越来越多,有的学术研究还在进行中,就包装报奖,再用获奖去申请新的课题,形成“申报项目——获得经费——包装报奖——获得奖励——以奖励申请项目”的科研闭循环,研究者及其所在机构“名利”双收,而国家的科研水平并未得到实质提高。 改革国家科学技术奖已经十分迫切,大致的思路有三。其一,将目前的一年一评,改为两年一评。每年都有300多个项目获奖,这些项目货真价实吗?如果改为两年一评,评奖规模维持不变,那么,就至少可以让获奖成果上一档次,也相应减少“跑奖要奖”情况。 其二,保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从科技界、学术界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反映看,意见主要集中在量大面广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上,由于授奖项目多(此次高达283项),获奖之后得到的待遇一样,一些学者就把心思花在攻克这一奖项上,而没有耐心做有原创价值的研究。相对来说,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还得到比较高的认可。如果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那么,每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就将压缩到100项左右。而鉴于国家奖励对地方奖励的示范作用,由此将大幅减少各省市的科技奖项,把科研人员从评奖中解脱出来。 其三,调整原有奖项,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为国家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同时借鉴诺贝尔奖的模式,只设立少数几个奖项,奖励给相关领域取得最突出成就的个人。从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20位获得者的情况看,这一奖项更像是终身成就奖,如果改设为终身成就奖,也就不会有当前的争议。另外,如果将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等整合,只选择四五项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那么,奖励所起到的鼓励价值应更大,彻底扭转目前评奖泛滥的风气。 相对而言,第一种思路所涉及的利益调整要小得多,也更具可行性,而第三种思路则将全面调整科学技术奖励的思路。而不管哪种思路,其实都是符合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科研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的,在这几个规划中,都强调了转变政府的职能,让行政评价退出,实行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的改革思路。国家科学技术奖本质是行政评价,从改革的方向说,要逐渐淡化甚至取消,最终实行学术同行评价。这是建立良好学术环境,形成健康学术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