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活动 > 全国知青

拿什么拯救自己,中国知青

时间:2006-10-31 11:5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49次

拿什么拯救自己  中国知青
-----应该与时俱进重新反思 “有悔无悔”

 

作者:官国柱

  三十五年前, 一九六八年,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世界人类史上最大的一场人类迁徙运动---整整一代人, 应该准确地讲是前后三代人, 从城市或从正常人生状态迁入到” 广阔天地”或非正常人生状态, 其势波澜壮阔, 一直到一九七九年结束, 这就是举世闻名. 震惊中外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一直是困绕国家经济变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围绕如何妥善解决知青这代人的生存, 讨论的沸沸扬扬但有效解决无重大进展, 其因十分复杂, 多数时侯是欲说还羞, 言至关键时又止, 因而形成了现在这种 “回避不了的现实, 难以解决的问题, 必须面对的事实”的状况。如何妥善处置好知青这代人的生存问题, 是应该考虑的时候了, 因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总目标的推进, 实践“三个代表, 提升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综合竟争实力, 解决好历史因素造成的知青再就业问题, 已成纵深实施经济变革以求更大图腾之关键。 

知青运动的复杂成因

  中国知青运动能使三代人最初乐此不彼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接受贫中农再教育”, 有些朴朔迷离色彩, 尽管有《中国知青梦》. 《光荣与梦想》. 《青春无悔》. 《中国知青史》等鸿篇巨著对知青运动的形成作了广泛和深度的探讨与研究 , 乃至近年出版的一套《中国知青民间文本》和今年发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似乎将这一话题从人性视角让社会重新审视知青运动和知青群体的成因及影响,但就知青运动形成的真正复杂原因都尚是各述其由的, 包括号称世界研究中国知青问题研究专家米歇尔.波恩.

  假如毛泽东在世现今回眸被支离曲解的知青运动, 听到几乎是异口同声怪罪他政治生涯的一场失误的战略决策, 说不定这位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而改变世界人类历史的伟人, 也会不置可否难以解答。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能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由最初的良性定位到后来的面目全非, 决非是毛泽东一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简单产物。 

  历史无论在什么时期, 什么形态, 什么情况, 产生变革, 不管是主动的还是客观的, 都有其复杂因素, 知青运动也不例外。五十年代一些人意气风发去了广阔天地在那儿大有作为, 六十年代一批人壮志雄心去很有必要接受再教育, 七十年代一代人信心百倍去实现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和防修反修的理想, 就可以看出不是现今简单评判的历史事因了. 

  政治的需要: 从倡导自觉自愿上山下乡转化到必须服从上山下乡的需要, 是源于毛泽东1955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1968年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很有必要”; 将知青运动定型成政治性, 是当时党内出于如何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之争和防止国外要把改变中国颜色希望寄托在共和国的第三. 四代。 

  国防的需要: 建国不久, 国际形势十分紧张, 尤其是共和国边境如何加强防御阻击侵略, 为解决军力不足而加强国防力量, 号召广大青年“屯垦戍边”是燃眉之策。正如老帅叶剑英所讲:“我们上山下乡这着棋, 第一是战备, 我们青年同志到农村, 特别是连续充实我们连队, 加强了我们的战备”。

  经济的需要: 1958年“大跃进”后, 1960年农业总产值415亿元比1959年下降了12.6% , 粮食产量跌到了1951年2874亿斤还少4亿斤的水平, 农村粮食紧缺, 城里实行 “二三三制”, 于是, 中央发出《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 , 大办粮食的指示》, 关. 停. 并. 转许多企业, 城镇人口锐减1940万人, 回乡务农达1300万人, 开国总理周恩来称“等于一个中等国家搬家”。

  就业的需要: 仅小学生从1949年2349万人至1952年猛增至5110万人, 使年轻共和国极度潜在的失业困境显而易见; 1965年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1965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 草案 )》中写道:“城市的中小学毕业青年, 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 应当积极号召, 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 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 这是第一次提出“下乡上山”的概念, 后更为“上山下乡”. 

  教育的需要: 1965年, 全国有4188.1万小学毕业生, 136.7万初中毕业生, 19.6万高中毕业生, 皆不能升学; 刘少奇依据1957年11月8日《参考消息》刊载《美国大学生有三分之一半工半读》一文批示“中国是否可以试办”, 进而提出全曰制和半工半读的两种教育体制, 大兴“社来社去”之风, 实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预备役学校, 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的尖锐矛盾. 

  人口的需要: 解放后, 著名学者马寅初针对人口过速增长提出控制人中增长的建议, 却遭到严历批判为“中国马尔萨斯”, 造成“错批一个人, 多生八千万”, 1960年代初已接近7亿人; 在毛泽东乐观的“全国六亿人口, 我们统统管着”的豪言后, 周恩来将原编制15年的上山下乡规划改为18年, 安置1500万人上山下乡上升到3500万人。

  至于更深层次的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 中国社会. 中国宗教等诸多因素也是知青运动形成条件就不再深入阐述了。总言之, 中国知青运动的形成, 非常复杂, 现在的政治学家 . 历史学家. 社会学家等对知青运动的注解, 尚待进一步完善和考证。

尚未远去的历史仍未了结

  1979年那阵《今夜有暴风雪》将知青们从农村全都吹刮进了城里, 换个庄严的说法, 知青们结束了“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的神圣使命,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全都涌进原来生活的空间而重复原有的生活。

  “下乡知青进去一人由财政部一次拨给五百元, 现在如果一部份人在城市就业, 不下乡了, 是否可以把这笔钱用来扶持城市安排知青就业, 用经济手段解决这样的政治问题, 该花的钱还是要花, 你不解决不行。” 邓小平这话站在政治家的高度如何解决当时复杂的知青问题, 算是结束历史知青的明确表态, 但知青历史问题一直是没有结束的, 从而也就形成了历史知青与知青历史之不可否识地留下后遗症的事实。 

  历史知青是一个相对狭窄的历史概念, 有相对的时间和范围, 属于过去式。知青上山下乡从倡导到形成运动, 有其复杂的政治. 国防. 经济. 教育. 就业. 人口及历史. 文化. 社会. 宗教等综合背景, 从中国六千年的演变看, 是历史的必然, 只是毛泽东在这个必然中点了两次火, 因而加剧了知青运动的规模化和灾难化。第一次是1955年, 国家在1053年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 毛泽东对河南郏县建议将高小. 初中毕业生充实农村合作社财会队伍时作批语,“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 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从而“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成为焕发整整一代人立志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座有铭”, 第二次是1968年, 红卫兵己完成“文革”的“特殊使命”, 面对全国教育系统瘫痪和前苏联在我边境屯兵百万及紧张的严峻形势, 北京红代会十位骨干提出屯垦戎边请求, 得到周恩来首肯, 毛泽东为此批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很有必要”, 使知青上山下乡形成运动, 直到1979年知青全部返城而宣告历史知青的终结。 

  知青历史是相对的宏观历史视角, 没有标准时间概念来准确判定知青存在的时间和社会影响, 因为知青历史不仅仅是一个过去式, 是一个现在式, 更是一个将来式。理由非常简单, 历史知青这代人没有全都作古, 是一个完整的“活化石”群体, 一个“活”字已告知这代人活生生存在, 作为历史知青在知青运动中可以盖棺定论作古的仅51380人(据《中国知青史》统计), 不过是一个群体的区区小数, 现今历史知青们仍以不同存在方式正续写着知青历史。有从知青名不符实中解脱出来成了名符其实知青的一批人, 以重新跨进高校深造后的“老三届”那批人, 以真实文化程度上的青年与历史知青含义上的知青作了彻底分离; 时代需求一批有文化. 有素质. 有能力. 有专长的历史知青升任到领导岗位, 并在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不再是历史知青单纯接受“再教育”的一份子, 而是承担“教育别人”的角色; 有一个从知青“伤痕文化”. “回归文化”.“反思文化”不同阶段脱颖而出的文学艺术家群体, 用纸笔. 镜头. 银屏. 书刊等形式诠释历史知青眼中的知青历史; 借助改革开放三次经济浪潮成为经济实力派的历史知青也大有人在, 有的还是某个行业的经济巨人和领袖人物, 左右那个行业的风风雨雨, 这与历史知青贫困经济生存状态已经大相径庭; 绝大多数知青被推到了失业大军的前沿, 合成了找工作. 找机会. 找收入. 找生计的庞大群体, 将历史知青特定含义变更的面目全非, 因历史知青没有失业之说,“广阔天地”给的那一亩二分地一直都可以“大有作为”。 

  历史知青们迈出原有哪个因时间特定的范畴后, 并未因历史知青的历史结束而终止生存的延续, 社会发展却赋予历史知青更具有挑战性的严竣现实, 正严肃续写着纵深而广阔的知青历史 。 

油盐酱醋的咏叹

  以一九五五年毛泽东提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算,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50周年 ; 以一九六八年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计, 今年是知青运动整35周年。无论是50年还是35年, 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这场运动的当事者们年年都没有忘记“祭奠”自己如何打磨成“活化石”的风雨历程的咏叹。

  “伤痕”咏叹: 那个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转化为“接受贫下中再教育”且是 “很有必要”的磋砣岁月, 对知青这代整个人生影响巨大, 直到回城后方方面面的艰辛, 怎样叹为“伤痕累累”都自认不为之过份, 于是,“伤痕小说”.“伤痕戏剧”.“伤痕音乐”. “伤痕美术”等等, 较长一段时期成了中华大地的一道“伤痕”人生的咏叹风景线。

  “回归”咏叹: 也许是年龄的增长, 也许是情感的需求, 也许是人生的定格, 也许是太多的困境, 也许的一切也许, 知青们在社会生活忙忙碌碌中, 想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 成群结伴带着十分复杂的心情, 悲悲恸恸地重返“青春地”, 流连往返看望“ 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 一场“回归情感”.“回归思愁”.“回归往事”等等, 浩浩荡荡。

  “反思”咏叹: 不管是“破帽遮颜过闹市”的“伤痕”咏叹, 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回归”咏叹, 历史总是推着社会往前发展的, 当中国需要改革阵痛与国际发展接轨时, 知青们必然地又要为之付出牺牲自身为经济高速发展让出“宽带”的成本, 不得不面对生存状态大发“悔”与“无悔”的“反思”咏叹, 直到叹至今天都快全成了“夕阳红”。

  太多的咏叹, 都不可能超过饮食人类的范畴, 无论成功与否, 都将必须考虑一日三餐和油盐酱醋, 只是视觉和方式不同罢了,“悔”与“无悔”就是具体的表现。

  “青春无悔”, 这是一些知青的观点, 占知青这代人的20%。 这些人现今多为社会 “成功”人士。在他们谈及知青岁月时, 大都情神亢奋, 一句类似“苦难是最好的教科书”的豪言壮语作为总结性结尾, 将一切今天的富裕生活. 社会地位. 辉煌成就等, 几乎全归于知青岁月的磨炼, 似乎在告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皆为全面正确。其实, 就“青春无悔” 的感慨中, 也包含着对一日三餐油盐酱醋更多更美更好的追求罢了, 换言之, 锦上添花, 绣上增彩。

  “肠子都悔青了”!这是绝大多数的观点, 占知青这代人的80%。这批人现今生存状态确实不尽如意, 大多是国企和集体企业员工, 企业转制转型, 都纷纷经历了“分流”. “下岗”.“失业”再次人生磨难三步曲, 造成现在年龄偏大. 欠缺知识. 技能单一而无法理想就业, 又因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与义务, 自然而然知青岁月成了怪罪的根源。不过, “肠子都悔青了”的感叹里, 无奈中蕴蓄着如何尽可能安排好一日三餐油盐酱醋的渴求, 因为, 日子总是要过的。

  但是, 无论是那种形式的咏叹, 都无不打上知青岁月的痕迹, 如此长期以往年复一年的咏叹, 难道是这一代“活化石”的人生最终结局?难道是留给后人的一种“田原知青精神”的自豪? 

醒来吧,“作秀”的知青们

  “我们也有一双手, 不再城里吃闲饭”, 这是一代知青每个都曾经熟记的豪言壮语, 然而, 现在知青们几乎遗忘了, 仍旧牢牢记住的却是那个年代被异化了的空洞的政治意识。
动辙一集会相约, 大都群情激动, 精神高亢, 不缺思想者, 不缺文化者, 不缺演说者, 不缺组织者, 似乎什么都不缺, 一场集会无数次相约, 说不定又有振臂高呼的新口话, 喊得参与者心潮澎湃, 又回到了“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主席”的思绪中。

  只要一怀旧知青岁月的人生历程, 知青们在一块, 要不了三五天, 无论在什么困境下, 即使饿着肚子也要挤紧腰带, 定会洋洋洒洒弄出个《青春无悔》或者《肠子都悔青了》鸿编巨著, 然后, 风风火火研讨, 热热烈烈发言, 不久, 研讨的发言内容又是一部庄严而神圣的鸿篇巨著, 精神着实可嘉。

  不管是有悔无悔, 只要组织起来重返故乡, 都是两眼泪汪汪, 在当年洒过热汗的生产队院坝上与昔日社员一块饮酒话往事, 其情融融, 无限美好; 紧接着, 馈赠钱财物品, 集资建校修路, 将许许多多希望“青春地”富起来的情感都倾注其中, 表述对那段岁月无限的追忆。

  一人有难四方支助的现象, 在知青一代时常演绎出悲情之歌。某个知青贫困交患癌症了, 某个知青后代高考重榜无钱上学了, 知青们得悉后会伸出援助云手慷慨解囊; 感天动地, 情真意切, 时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 从而也定格了“活化石”们如此“狭肝义胆, 高风气节”的社会形象。 

  如此的激情相约, 如此的有悔无侮, 如此的情怀依旧, 如此慷慨解囊……, 除去社会人故有的善良的天性和情感外, 完全是历史岁月铸就的无不打上知青烙印似的“知青似的作秀”。 

  正是因为这种“知青似的作秀”, 这代人仍将观念还封存于“空洞的共产主义理想”之中, 与现代经济社会毫不相关; 即使又经历了分流. 下岗. 失业三步曲为共和为国经济腾飞再次付出“青春成本”, 但还是十分执着地坚信“天上掉馅饼”。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知青们从“伤痕”到“回归”再到“反思”, 都没有离开“知青似的作秀”所建构的 “知青精神田园”, 换种说法, 知青们给自己给后代给社会营造了一座城, 说是“围城”还不如讲是“危城”更为确切。 

  不是吗?知青们“围城”里的“作秀”讲述, 那些十分感人的“激情相约”.“有悔无侮”.“情怀依旧”.“慷慨解囊”的场景, 无凝在今天急急匆匆的经济大潮的紧张氛围中似乎是一道人情冷暖坐标图画, 让后代看后有许多称赞有嘉。其实, 知青们在不知不觉中下意识地将那种被空洞政治异化了的思想. 观念. 认识等盲然而陈腐地渗透给了后代, 同时也给社会造了一座“危城”, 诱导后代钻进“危城”, 误谁害谁?假若改革之初, 知青们没有“有悔无悔”的知青岁月作人生“政治资本”来咏叹, 而是象一无所有的温州人那样无牵无挂闯世界, 完全与市场经济接轨, 在讨论“伤痕”深情“回归”时, 旗帜鲜明“反思”自身在现代经济社会的作用, 重新定位上山下乡这代人在新时期的人生价值, 理直气壮创整合知青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来创造自己的产业和自己的品牌 , 发展成相当规模的现代市场经济“航母”, 也不至于到今天比较困境的状况时束手无策, 仍在那“危城”里居 “安”而不思如何解“危”的长吁短叹。 

  翻开历史长卷, 任何一个时期都可产生这样那样的发展偏羞, 相应会导致或多或少的人群磋砣岁月, 但要清醒认识到, 这丝毫不影响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势。美国南北战争最终还是形成了国家统一, 曰本二战后整整牺牲一代人作代价使日本国成为世界经济巨人, 前苏联在发生国家裂变遭受巨大阵痛不惜一切总算有了今天经济迈向复苏的曙光, 中国为挤身世界经济强国必然耍承受各种负荷也是情理之中。

  知青总是以“有悔无悔”作溅自身, 那种以“光荣”与“苦难”来衡定所经历的知青运动, 都是为之偏颇的; 尚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和人类的一场用千万人青春作成本的运动, 仅仅是运动的当事者以质朴的情感方式渲泄评判对与错. 正与误, 那历史就简单地没必要“以史为鉴”了!忘记过去是一种背叛, 单纯为了忘记也是一种背叛, 单纯为了忘记不与现实社会同步创新求得发展更是一种背叛!

  醒来吧,“作秀”的知青们!

  悲悯天命, 不如猛醒拯救自己!

拿什么来拯救自己, 中国知青

  “当我们唱着《国际歌》奔向广阔天地时, 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解放全世界, 拯救据说还有三分之二正在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我们声称反对神仙皇帝, 自己却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充当救世主的角色, 这就形成了一个荒谬的悖论。十年上山下乡运动戏剧性地向一代人揭示出这个小小的生活真理: 那就是救世主并不存在, 需要被拯救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中国知青梦》作者邓贤这番话, 实质阐明了知青如何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的话题。这个话题十分重要, 如果知青这代人真正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应该仍是毛泽东所讲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并非夕阳西下, 同样可以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知青不是一贫洗, 有着许多资源, 只是在长期以来“有悔无悔”未加挖掘利用, 没有转化成与现今社会经济对接的有效资源而变成拯救自己的财富源泉, 从而抱着丰富资源 “金饭碗”而找不着走出困境的北, 确实是占有巨大资源的知青们的遗憾。 

  精神资源: 有知青岁月对国家情况. 民族情况. 社会情况的充分认识, 尽管两次都以人生成本作代价充当了牺牲自我换得为国解忧和经济图腾的角色, 但那种坚韧不拨的精神犹在, 人只要有精神, 一旦发挥出来, 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

  产业资源: 当年知青们垦荒造出军垦农垦这些“米粮仓”及大量的农场, 目前仍在国民经济占有重要一席地, 如何跨出大漠边陲和体制的局限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 因而具有极大地再度开发和利用的综合经济价值。

  人才资源: 就知青这代人两极分化看, 无论20%的社会成功人士还是80%的社会底层大众, 都不失是国家的人才, 只是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罢了, 前者以领导. 专家. 学者. 经管等角色以能左右着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方向, 后者以职员. 工人. 劳务等身份以稳定为夯实国家民族社会的安定基石。

  文化资源:“伤痕”.“回归”知青文化必尽走向了“反思”, 从知青运动一直贯穿整个改革开放直到将来, 产生了众多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和众多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家, 其影响之巨大, 全社会有目共睹的, 就知青文化资源这座富矿,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经济资源: 国家现有的国有与民营企业的经济基础, 不管各行各业, 知青在其中都担当了经济基础的重耍角色并正在发展着推动的作用, 其中可以有效组合有效利用有效发挥的潜力巨大, 只要如何有机挖掘得当, 产生出的经济效应无法估量。

  市场资源: 知青是整整一代人, 是市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每人一天消费十元, 狭义上的三千万多万人每天将消费30000万元, 广义上的三代人每天消费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庞大的市场消费资源实为一个社会的消费主体, 其资源的价值在市场中的巨大潜力显而易见。

  关系资源: 社会上流行的“关系就是生产力”.“关系就是经济”.“关系就是财富” 口号, 确实表明关系资源的重要性, 而一代知青应该是中国最大关系资源的占有者和拥有者, 试看那行那业没有知青, 由于这代人经历的特殊性,“知友”成了关系资源的粘合剂。

  一代知青“活化石”活生生存在, 其综合资源远不是上述方面可以概括, 但资源的存在性和丰富性是无庸置疑的; 知青这代人却没有效地加以挖掘利用也是不可否认的。社会即使有四川省政府计划3年内《 帮20万“四五十岁人”找活干》(《 华西都市报 》2003年7月16日头版)这样的大工程放在面前, 而对自己的自然资源不知如何转化为物质资源. 经济资源. 社会资源. 市场资源等加以有效利用, 再过十年二十年, 也仍是“有悔无悔” 的“知青似的作秀”的无味咏叹!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新生事物雨后春笋, 拯救工程层出不穷,“烛光工程”.“春蕾工程”. “光彩工程, 等等, 个个规模不小, 尤其是“希望工程”, 影响巨大, 效益不菲, 确实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和稳定作用。 

  知青为何不利用综合资源优势, 创立一个为国分忧拯救自己的工程?!这应该值得知麦这代人深思并行动起来。

  岁月如歌, 生命不息。该回避的, 自然而然悄然无声; 回避不了的, 自然必然匆匆而至。既然回避不了, 含糊不了, 就应该理直气壮面对; 既然是新的挑战, 也不要含糊, 就应该迎接新的挑战。

  自我拯救: 重在转变观念, 贵在实际行动!

拯救自已从现实做起

  拿什么“拯救自己---中国知青”, 围绕如何拯救, 宏观定位自我拯救为主社会拯救为辅前提下, 着重将“活化石”们从“知青似的作秀”的“有悔无悔”中解脱出来, 如果没有形成拯救的实施方案, 具体办法, 详细措施, 切实项目, 就是一盘散沙, 自然谈不上拯救的落实。要解决过去空洞的拯而不救的矛盾, 必须寻求切实可行的. 符合实际的. 积极主动的“拯救自已----中国知青”的办法, 上升到拯救工程的战略高度; 针对战略, 制定可操作可实施的拯救措施, 使“拯救自己----中国知青” 落到实处, 切实做到拯而有救, 为国分忧。
建立知青产业投资置业体系: 更新观念, 迎接挑战, 重现价值, 兴族富国---自我拯救为主. 社会拯救为辅; 发展经济为实. 创造效益为立---是否可以定为“拯救自己---中国知青工程”的宗旨和方针, 有待于认真讨论研究, 如有可能, 面向全国和海外知青及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但无论如何, 一项巨大拯救工程不可能没有行动纲领和发展方向。组建一个类似 “知青(中国)投资置业管理有限公司”, 实业集团框架, 股份制经济性质, 选择一个比较适中的地方建一个交流中心或发展基地, 创造宽松环境, 争取优惠政策, 为全国和海外相关知青题材及愿为知青做一些事的社团与企业, 乃至知青个人的发展, 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和创业条件, 整合知青自然资源, 并有效挖掘和利用知青综合社会资源, 切实为知青一代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冲出“危城”, 实施自我拯救寻求一个示范性的标榜。

  建立知青产业目标实施体系: 目标一, 拓展产业增加岗位, 致力解决知青就业; 围绕建立知青产业目标, 针对现在知青自然资源, 盘活国有知青产业和社会知青产业的物产, 增加就业岗位不可估量。 目标二, 创立知青糸列品牌, 创知青题材品牌为驰名品牌; 这是一个国家投入资金巨大. 投入时间长久. 投入人力众多等的品牌, 知青话题家喻户哓, 可见深入社会的程度, 以此为品牌推出糸列商品, 其市场性显而易见, 只是注意将政治的. 历史的. 文化的如何转化为商品的. 经济的. 市场的品牌。目标三, 提升知青文化, 开发知青文化艺术糸统工程; 建立中国知文化影视艺术中心. 建立中国知青博物馆, 引导影响巨大的知青文化如何为转变知青观念. 助推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目标四, 建立知青基金, 扶持知青事业; 为可持续发展知青产业与长期稳定解决知青就业及妥善安置知青老龄化的诸多社会问题, 在产业有经济效益后, 建立配套的中国知青失业基金. 扶贫基金. 助残基金. 开发基金. 教育基金. 保险基金. 康疗基金等, 使自我拯救落到实处, 并有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 

  建立知青产业商品生产体系: 知青产业怎样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更大发展, 在建立知青产业龙头集团基础上, 切实实施集团产业化. 企业化. 市场化. 多元化. 品牌化. 国际化的方针目标, 是知青拯救工程实现社会经济化的重要内容。产业化, 合理利用资源, 建构产业巨舰; 企业化, 明晰经济体制, 各自司其作用; 市场化, 强化市场营销, 助推产业发展; 多元化, 增加产业厚劲, 提升应变能力; 品牌化, 塑立产业形象, 战略持续发展; 国际化, 挤身世界经济, 参与国际竟争。“六化”是否是实现自我创建知青产业经济大厦“拯救自己---中国知青”的最佳思路, 就其拯救工程方案和建立产业集团的社会性. 经济性. 科学性等, 尚可探索论证, 因为知青群体不缺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 科学专家等。但是, 就目前知青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现况, 只要充分加以挖掘和合理利用, 针对市场经济需求, 采取务实与虚拟的有机结合办法, 建立知青产业商品生产体系是切实可行的, 并非天方夜谈。深圳成为一个城市创新的经济奇迹不就是一个有力而充分地说明吗?宁波无品牌基础靠整合资源发展壮大也是一个实例。

  建立知青产业市场营销体系: 制定科学的市场规化, 一要转变观念, 破除区域概念, 有效用好自然资源; 二要提高认识, 架构交易平台, 有效整活社会资源; 创建一套知青题材产业的商品在全国交流的合理机制, 为市场营销奠定一个物源基础, 更好发挥交易平台的市场功效。在科学市场规划原则下, 围绕交易中心平台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建立一套全国知青产业品牌商品营销网络体糸, 如在省. 地中心城市组建数量适度的“知青品牌商品专卖店”, 在每个省会城市组建“知青品牌商品物流配送中心”, 再辅以“知青餐饮连锁店”的独特方式, 应该能在市场营销方面独点熬头。加强营销推广宣传, 以知青题材作为品牌推广宣传的形式可选非常多, 而且与众不同, 十分独特别致, 名人资源. 传媒资源. 文化资源. 社会资源, 等等, 可以说是样样不缺行行都有, 关键是“家家有知青, 户户有回忆; 社社有知青, 村村有故事”的这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可利用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拯救自己---中国知青产业体糸工程”怎样建立投资置业. 目标实施. 商品生产. 市场营销等体系, 上述仅是一种抛砖引玉的设想, 但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自我拯救的创新思路。只要这一工程实施, 定会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 会有更多如何搞好这一拯救工程的良方良策。

  三十五年, 不是一个很短的数字; 五十年, 半个世纪, 更不是一个短的时期; 无论咏叹什么, 怎样“作秀”, 时间都己够足了, “活化石”们应该告别己经“骄傲”了几十年空有的“有悔无悔”的 “政治资本”, 迈出“田原知青精神”的“危城”, 抛掉“天上掉馅饼”的奢望, 面对生存现实, 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 整合和挖掘自身资源, 焕发出当年风华正茂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建造出自已的经济“航母巨舰”, 为国家经济图腾再作贡献, 也为后代留下更具自强不息实际意义的精神财富, 从而用事实证明经历磋砣岁月的知青一代无论在任何时侯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社会发展的中坚和脊梁, 这才是正途。

  拿什么拯救自己---中国知青: 贵在转变观念, 重在务实行动, 更应与时俱进!

本文论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网友交流之用,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