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盛镭:让知青个体记忆拓展为共同体记忆 ——读《北大荒十年.续》的启迪
管寿义的《北大荒十年(续)》(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是一本基于个人博客的记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引龙河农场六分场知青生产、生活、生存的史料性回忆录。它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富有情趣,可读性较强,并闪烁思想的“微光”。尤其是书的前言和跋写得出色,更增加了阅读的冲动,我是比较沈国明研究员主编《知青回眸引龙河》突出的集体记忆而言,先将《北大荒十年(续)》作为个体记忆文本来理解的,后来我的感觉变味。再去浏览作者取材于其新浪博客的“在陋巷”后,我认为,基于博客叙述的《北大荒十年(续)》具有时代的写作特色,它开创了知青记忆新形式。如果没有博客设立的低门槛,可能就没有《北大荒十年(续)》;通过博客超链接方式,知青记忆出现全新表现:《北大荒十年(续)》的内容与形式既不属于个体记忆,也不同于集体记忆,而是介于两者的知青共同体记忆。
由于传统主流舆论对个体记忆的裹挟以及权力观下集体记忆的研究范式等原因,知青个体记忆往往出现“黑洞”现象。但博客工具的出现,令此种情况大有改变。博客是自媒体新形式,具有低门槛进入的特点,其记录形式表现为分散、跳跃、断裂的特征,例如管寿义的《北大荒十年(续)》,其叙述特点也表现为碎片化和非线性的辞典式表述。作者通过挖掘、捕捉、梳理、引燃北大荒记忆的“微光”,就产生选题和写作的冲动,每隔一两周写一个事件或一个片段,日积月累就形成茂密的“记忆森林”,进而动心出书。通过补充整理,终于实现了《北大荒十年(续)》的出版。确实,博客的低门槛让知青个体记忆的《北大荒十年(续)》呼之欲出。
正如作者所说,“北大荒,黑土地,是千百万知青奉献青春的地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知青都是一本书,每个知青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但讲故事就要有场地和听众,以博客“在陋巷”作为场地,以全国各地的博友作为听众,看似“弱信号”的知青个体记忆通过现代媒介的提携,便形成一个合纵连横的庞大记忆场。特别要注意博客“超链接”现象。“在陋巷”链接了70多个博客。由于有了超链接,博主就能方便地与博友、网友互动,与“荒友”线上线下(虚拟现实)联系,每天进行思想、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与补充,其中有博友、网友、“荒友”的评论、激励、认可、证实、修正、质疑、转载、史料交流、照片提供等(作者还几次回引龙河农场进行实地考察验证),由此激起作者的再思考、再选题、不断修改完善和出书的冲动,这就形成了一种共同体记忆(或称:小共同体记忆)。从书中许多史料叙述、事件和物件的描述,如“蹦蹦车”“粮票与布票”“小卖部的罐头”……,于细微处见真实,可知如无外界记忆的参与,单凭作者个人记忆能力是难以完成的。这也形成了《北大荒十年(续)》最显著的特色。
正是由于有部分的或阶段性的集体记忆的介入,基于博客的《北大荒十年(续)》从范围与议题两方面考虑,它介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可以将它理解为知青个人记忆的扩大版或升级版。当草根知青作品《北大荒十年(续)》通过博客载体,以一种独立的、逆向方式凸显时,使得知青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不再保持着张力与对峙,有时个体记忆在与集体记忆的对话与协商中演变成集体记忆的,有时则表现为二者的共谋关系,这也是共同体记忆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