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书刊

那些值得记忆的书--2012上半年图书盘点

时间:2012-07-10 04:1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69次
纵观2012年上半年的图书出版,整个市场稳中有升,在某些图书种类上,或多或少呈现出一些特色,给我们注入了阅读的兴趣与好感。
 

《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首发式在文学馆举行


 
  纵观2012年上半年的图书出版,整个市场稳中有升,在某些图书种类上,或多或少呈现出一些特色,给我们注入了阅读的兴趣与好感。本文特梳理出那些值得记忆的书,以供读者借鉴与参考。

  

  文史是读者的最爱


  文史类书籍在上半年的各种排行榜中,都占据前列,说明读者对此种书的喜爱不减。

  钱理群的《梦话录》,展示了他对当下中国的思索与探求。《张枣随笔选》是继《张枣的诗》之后,诗人张枣的又一本书。张枣人生履历丰富,生性放荡不羁,常着迷于食色趣味,这本书荟萃了他生前为数不多的散文作品。北岛的《暴风雨的记忆》,让人了解的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不堪回首的青春记忆。周云蓬是一个曾经看见过却又不能再看见的人,他心中的世界自然特别不同,因此他的《绿皮火车》在浮躁的时代独具打动人的力量。

  李洁的重编版《文武北洋》,分为《文武北洋·风流篇》及《文武北洋·枭雄篇》,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宗泽亚的《清日战争》以日本视角,最完整还原清日甲午战争的图景。刘继兴的《历史也能这般幽默》,把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种幽默故事、幽默人物、幽默事件、幽默现象,触类旁通地进行广阔的联系,既加深了对社会、历史、文化、世情的了解,也让读者得到启示。

  比尔·波特的《黄河之旅》,带中国读者深度对话中华母亲河,以全新的视角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比尔在书中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全方位展现了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古今变迁。美国人海斯勒的《江城》,在冷静的观察中,能让我们发现丢失了什么,忘记了什么。海斯勒看到了被中国人忽略的中国生活的细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中国影响之大,估计连他自己都会惊讶。《我不是来演讲的》收录的是马尔克斯公开演讲的名篇。书中还有关于文学的讨论,有马尔克斯的人生轨迹等内容,使我们对马尔克斯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梁晓声的《郁闷的中国人》,从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出发,为人们挖掘出郁闷的根源所在。


  小说是图书重头戏


  小说依然是图书市场的重头戏,上半年的小说精品不断。

  先锋作家马原“归隐”20年后,推出《牛鬼蛇神》,涉及到人、鬼、兽、起源、常识、真实、假象,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宗教……半个世纪的经历与思考,什么才是马原的“原来这才是生活”?从小说中或许能找到答案。毕淑敏的《花冠病毒》,作为国内首部心理能量小说,告诉我们要直面未来世界里人类的心理灾难,积极探索心灵危机的应对之策。

  美国人伊根的《恶棍来访》,传达了一个让人慨叹的主旨:时间这条“恶棍”依次造访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青春逐渐消逝,梦想消耗殆尽,在时间这条长河的岸边回望逝去的爱情、友情、遗憾、创伤,不禁令人唏嘘。梁晓声的《知青》,顾名思义,讲述的是中国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所经历的奋斗与历练。格非的《隐身衣》,延续了他一向关注人物内心和命运的特点,体现了格非对现实世界高度的关注与思省。

 


 

  章诒和的首部小说《刘氏女》,获《亚洲周刊》2011年十大小说奖项。今年出版的第二本《杨氏女》,依然是女囚的故事,依然是探讨人性,只是这次的罪刑为“通奸杀人”。严歌苓的《扶桑》,错综复杂的种族间情爱,是对神秘莫测的人类情感的一次敏锐的探索性对话。才女作家安意如,上半年推出她的首部长篇小说《日月》,用一贯纯美的散文式语言,讲述了一个现代版仓央嘉措的故事。


  名家新著经典问世


  上半年的名家新作,出现了井喷的形式,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经典作品。

  年初,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以78岁高龄重回观众视野,在“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的同时,并带来了同名图书。在书中,阎崇年在大中华文化背景下,从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新突破,为我们奉上一场文字的盛宴。“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静思录》,是周有光在100岁之后出的第10本书。读这本书,让我们不仅领略到百岁老人的静思,而且还引导我们进行人生的探索。在当今世界,百岁老人并不鲜见。但百岁以后还在密切关注全球新变化,思考不倦、笔耕不止的思想家,恐怕难得一见。

  5月,时值胡适逝世50周年之际,首部胡适“梦想文集”《胡适的理想国》推出。该书集中收录了胡适不同时期从家国情怀、人生思考、学术精神的角度谈及人生梦想的文章,真切地体现了胡适这位众睡独醒的现代哲人、荷戟独彷徨的斗士对人生和世界的冷静观察,对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捍卫和坚守,对中国学术、政治、思想的反思,寄寓了他对未来青年的殷切期待。

  5月31日辞世的95岁红学家周汝昌的两本新作《红楼新境》《寿芹心稿》,特别惹人注意。两本新书是这位倔强老人的执著追求。由于周汝昌“目盲耳聩”,研究工作十分艰难。但他老骥伏枥,坚持每天在儿子、女儿帮助下靠亲情交流研究红学,出版多本学术著作。而新近面世的这两本书,正是这种亲情交流的典范之作。

  作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讲完《论语》《庄子》,趣品完人生之后,又开始重温古诗词。6月,在其新书《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中,于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最美古诗词,更多的是人生哲学与心灵思考,并且努力寻找生命深处的诗意。《一派胡言》是作家阎连科的演讲集,收录了他自2008年2月至2011年底4年间在海外的20次演讲文稿,是其个人写作实践和生活的经验总结,是一个作家内心最真实的心灵拷问和真话实录。


 

 


  传记作品老中青兼顾


  今年是骆玉笙逝世10周年,为纪念这位艺术大师,《骆玉笙传奇》适时出版。书中全面介绍了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骆玉笙80年的艺术生涯。顾颉刚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他是中国现代最大、最有影响的学派“古史辨派”的创始人,也是享誉世界的学术大师。《顾颉刚自传》围绕他一生经历的大事展开,以事件带动一生,以个人折射社会,浓缩了20世纪的时代洪流,无异于一部形象的20世纪学术思想文化史。

  作家王蒙的《中国天机》,以回忆录的写法,通过对旧中国的批判、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辉煌与曲折的分析,展示了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刘心武因近年来活跃于“红学”,被贴上“红”色标签。去年的“续红”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各种声音不绝于耳。今年初,刘心武推出了自传《风雪夜归正逢时:我是刘心武》,对各种声音进行了回应,展现了一位老作家率真而正直的形象。著名导演姜文,年初一下就推出了《骑驴找马》、《长天过大云》两本新书,前者讲述的是电影《让子弹飞》、后者讲述的是《太阳照常升起》。书中充满了姜文的智慧、才华和勇气。

 


 

  汪峰被称为时代的歌者,他年初出版的《晚安,北京》,能感受到他怒放的生命从未妥协。醉驾风波后,高晓松的第二本文集《如丧》出版,书中自述了看守所内184个日夜的生活,提醒人们重视生命的安全。央视名嘴芮成钢的《虚实之间》,完整地呈现了他的成长、蜕变历程。王安忆的《空间在时间里流淌》,分别从王安忆的童年经验、成长经历和寻根家族史等方面,展示出一个真诚率直的王安忆形象。

 


 


  经济书籍疲软依旧


  上半年经济的疲软,导致经济类的书籍,也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出现。

  郭凯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能够带来思想的启发和阅读的快乐,以及做出更加理性经济决策的能力。高得诚的《人生就是理财:30年后把什么留给自己》,理财思维超前中国30年,向你揭晓别人30年后才能醒悟的理财箴言。孙陶然的《创业36条军规》,为懵懂中的创业者指点迷津,为迷茫中的创业者传道解惑。

 


 

  梁恒的《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近距离深刻解读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索罗斯,同时也揭示了这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背后,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马修·谢夫林的《身边的巴菲特》,给我们讲述了华尔街10位散户的投资传奇,每一个故事都给予我们意犹未尽的启示。
 

 

史铁生堂弟史铁桥和史铁生妹妹史岚在宣传海报前留影(李群益拍照)

 

 

 

相关报道:市场化出版物赚钱不易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发布——出版物发行收入增长利润下降,期刊、报纸品种下降印数创新高。

  2012年07月9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范卫平称,该报告历时10个月成稿,相较2009年首次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为全面”。


  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对台版权输出首次实现“顺差”


  报告显示,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长17.7%。其中,印刷复制依然处于“支柱地位”。出版物发行实现营业收入2162.9亿元,年度增长13.9%,利润总额较2010年却降低了10.5%,这说明出版物发行成本、费用上涨较多,出版发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较2010年增长31.0%,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较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数字出版的增长速度虽然较2010年有所放缓,但仍超过全行业增长速度,在各产业类别中位居前茅。”

  此外,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7783种,较2010年增长36.8%;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其中,对台湾地区版权输出1656种,引进1497种,首次实现了版权输出顺差。


  出版图书总量创历史最高  图书重版率创近年来最高


  报告称,全国共出版图书37.0万种,较2010年增加4.1万种,增长1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重版、重印图书16.2万种,较2010年增加2.3万种,增长16.5%。图书再版率大幅上升表明图书生产的品种结构优化,获利能力强的品种增多。报告显示,图书出版总印数77.1亿册(张),较2010年增长7.5%,创历史新高;48种书籍的单品种当年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较2010年增加16种。

  记者同时从报告中发现,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全国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中,排名前两位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地方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中,有6家为教育类出版社。就这一现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称,不可否认,在我国出版物中,教育产品仍然是主要角色。记者提出,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非功利阅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总署发言人范卫平不否认。


  期刊、报纸均出现品种下降  但期刊、报纸印数均创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全国出版期刊9849种,较2010年减少35种,降低0.4%;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较2010年减少11种,降低0.6%,这表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调整报刊结构的效果初步显现。就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表示,期刊报纸品种以后还将呈减少趋势,“部分会被停办”。

  同时,报告显示, 全国期刊总印数32.9亿册,较2010年增长2.2%;14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全国报纸总印数467.4亿份,较2010年增长3.4%;26种报纸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其中党报和由党报主办的报纸占到半数以上。期刊、报纸印数均创历史新高,“表明纸介质出版物在数字阅读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仍然有发展空间”。

 

  相关新闻: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新闻出版  总署出台十条实施细则


  北京青年报获悉,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出台了《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包括十条实施细则,其中包括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走出去”出版经营,从事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产品的出口业务,并表示“对面向境外市场生产销售外语出版物的,可以配置专项出版权”。

  据记者了解,“十条细则”还包括,支持民间资本在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实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后,在报刊出版单位国有资本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投资参股报刊出版单位的发行、广告等业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版权代理等中介机构;民间资本参与出版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国有资本同等待遇等条款。

  据发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民间资本在国家已经开放的领域表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2012/07/10  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玲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