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海拾贝

“斯大林就是苏联”——也对,也不对

时间:2014-05-19 03:3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03次
关于斯大林和苏联,在俄罗斯没有某一种看法绝对占统治地位,大家不妨多听听现在究竟有哪些声音。

 


 
 
 
 
 

 

      受访人:闻一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专家。出版《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俄罗斯通史(1917-1991)》、《命运之讹诈与清算》等著译作品多种。

 


       上海人民出版社不久前推出的《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上下两册,厚达千余页,完整地记述了斯大林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长为超级大国领袖的历程,既是个人传记,也似半部苏联史。雷巴斯父女这部著作2007年由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推出,在俄罗斯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中文版由闻一先生推荐作序。日前他接受了青阅读记者的专访。


      关于斯大林和苏联,在俄罗斯没有某一种看法绝对占统治地位,大家不妨多听听现在究竟有哪些声音

 

      青阅读:您为什么会建议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这部《斯大林传》呢?

      闻一:原因在于,前一阵子我们翻译过来的相关著作,不同的人各捧一本书,一部分人说斯大林绝对好,另一部分人说他绝对不好。其实在俄罗斯,关于斯大林的传记以及苏联史的著作多得很,有着不同的看法,严格讲起来,没有某一种看法绝对占统治地位。争论双方甚至希望普京表态,国家表个态,当然普京不会这样做。

 

      青阅读:那俄罗斯对斯大林的官方态度,会不会体现在历史教科书中呢?

      闻一:历史教科书里对这个问题的阐释也是多种多样的。普京对这个不满,也想统一起来,但到今天也还没有弄出来。我们中国人不能用一元的思路去理解多元的俄罗斯,现在的俄罗斯缺少统一思想。

      我介绍这本《斯大林传》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的意见是正确的,而是希望我们不要把目光仅仅盯在某一种观点上,除了赞同、反对,也还有其他的意见,希望大家多听听现在的俄罗斯究竟有哪些声音,可以对斯大林做一个比较公正的认识。苏联问题、斯大林问题,不是一本书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一种意见,一个时期的国家元首能解决的。它是一个漫长时期需要争论的问题,是一个世纪之争,而且还要争下去。

 

      青阅读:您认为这部《斯大林传》与您了解的其他斯大林传记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闻一:我想强调两点。第一,一本书不可能代表(有关斯大林和苏联的)完整意见,它只是作者雷巴斯个人的意见。

      第二,这是一本传记。一般来说,历史学家不大写传记。历史著作要求严谨,有根有据,不允许采用形容词以及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文字。写传记的,大部分是文人、作家、记者……传记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最大特点是具有作者的个人色彩,感情表达可能比政治倾向还要强烈。换句话说,不能把历史人物的传记当做绝对可靠的、绝对完整的历史来读。

 

      青阅读:那么您是否认为,这本《斯大林传》够不上历史著作的严谨?

      闻一:我欣赏这本书说出了一种意见,它对于评价斯大林和苏联是值得考虑的,因为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的看法。但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在于,作者没有直接引用历史档案材料,他的大量材料是从其他人著作里转引的。不过,这本传记即使对专业研究来说不够严谨,但是对普通读者而言,已经够了。

 

      青阅读:转引二手材料,会导致理解变形吗?

      闻一:有可能。因为引文是没有上下文的。

 

      青阅读:根据介绍,第一作者老雷巴斯长期在出版社和媒体工作,他有党派政治的背景吗?

      闻一:老雷巴斯是个作家,虔诚的东正教徒。他没当过官,无论苏联时期还是现在,都不属于权力阶层。他和教会关系密切,但也不是教会系统的神职人员。他参与过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复建工作。

 

      环境决定论并不新鲜,在苏联史学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当今俄罗斯史学里是个很重要的流派。

 

      青阅读:本书虽然也并未讳言斯大林的错误,但在大清洗、集体化等关键问题上,实质上还是为斯大林做了辩护。您认为书中的看法有足够的说服力吗?

      闻一:我在书的序言里说过,我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和作者意见不一致,像斯大林的清党、大清洗,二战初期的失利等等。如果我们看历史档案,可以看到作者的很多看法是有误差或完全不成立的。

      不过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最好是让各种意见都出来,不能用我的意见去否定别人的意见,因为他的核心里面可能有正确的部分,我自认为正确的核心里面可能也有某种误差。

      我曾写过文章,让苏联历史成为真正的历史科学——至于你怎么利用,那是你的事儿。事实本身还不清楚呢。我还是坚持,和其他学科一样,苏联史首先是科学领域,不过它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青阅读:书中比较强调斯大林所处的外部历史环境,如地缘政治、资源短缺等等,导致他做出相应的选择,您怎样看待这种思路?

      闻一:由于环境因素,斯大林不得不这么做——实际上这就把斯大林本人的很根本的思想上的东西回避掉了,比如民族问题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党内斗争容不下不同的意见,在军队建设上不允许利用沙皇军官等等……环境决定的说法并不新鲜,在苏联史学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当今俄罗斯史学里是个很重要的流派。作者重复这个意见,并不奇怪,他毕竟是在那个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人。

      环境论是这本传记分析问题的主要出发点,我想不能完全否认这个出发点,因为很多问题确实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但如果把环境因素说成绝对的、唯一的影响和改变苏联历史进程的力量,那就不对了。环境是客观因素,对环境起作用的、能改变环境的,是统治者的力量。比如苏德问题,斯大林本人在那期间并不认为德国要进攻苏联,6月22日德国人打进来,苏德贸易活动还在进行。环境因素很重要,环境影响政治,影响经济,影响人心,但最后利用环境,使得它转变得对自己有利或更不利的,是领导者的决策。

 


 
 

      斯大林的很多东西,不是社会主义传统,他延续的是彼得大帝的传统

 

      青阅读:书中引用斯大林本人的话,突出了一个观点:“斯大林就是苏联”。您怎么看?

      闻一:我认为这个看法并不完全准确。尽管斯大林死后,遭到赫鲁晓夫强烈的批评,但他的总路线谁也没有更改过,甚至到后来的戈尔巴乔夫都没有舍弃社会主义的旗帜。我认为赫鲁晓夫等人实行的改革,变化是有的,但核心没有变。这种封闭的、计划经济的、超高速度、超高指标、严格纪律的社会主义路线没有变。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的确“斯大林就是苏联”。不过作者还有一层意思——斯大林是苏联的象征,苏联的光荣,苏联的历史,这个就绝对化了,不是完全正确了。

 

      青阅读:书中流露的,斯大林不仅是苏联的光荣,也是俄罗斯的光荣,是俄罗斯“千年帝国”的继承者。斯大林被放置在伊凡雷帝、彼得大帝的序列里,甚至他残酷的铁腕也是这个传统的一部分。斯大林是被十月革命打碎的俄罗斯国家的“重建者”。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延续下来是否就是“普京大帝”呢?

      闻一:现在看来,我们把斯大林作为一个无产者、社会主义者,太绝对化了,实际上他有很多东西不是社会主义传统,他延续的是彼得大帝的传统。现在普京强国强军,有人说是回到斯大林传统,实际上是回到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统。以他们为代表的沙皇有两个传统:

      第一,强国首先强军,强军要强海军。彼得大帝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夺取黑海出海口,1783年兼并克里米亚,建立黑海舰队。斯大林在苏联时期则建了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这是传统的俄罗斯强国主义、大国主义。

      第二,在民族问题上,斯大林继承了大俄罗斯传统。在东正教从基辅传入后,逐渐形成了三个民族: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小俄罗斯(乌克兰)。大俄罗斯占绝对统治地位。斯大林本是格鲁吉亚人,他接受了大俄罗斯的意识形态,他比俄罗斯人更俄罗斯人,他执政期间绝对是以大俄罗斯的立场来处理民族问题,而且是和列宁当初的主张唱对台戏的。

      所以,“斯大林就是苏联”,包含正面的、负面的两层含义。雷巴斯只是强调了正面的东西,而没有认真探讨负面的东西,像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反犹问题等等,这也是本书的不足之一。

 

     青阅读:您刚才提到了东正教。本书作者是东正教徒,书中总是力图把斯大林和东正教扯上关系,虽然可引述的材料并不多。您认为作者的这种视角成立吗?东正教在苏联时期依然很有影响吗?

      闻一:在俄罗斯帝国时期,政教合一,东正教的最高领袖大牧首与沙皇关系密切。十月革命后颁发的最初几个法令之一就是政教分离,不许教会干预俗世俗事务,不许开课,查抄教会财产,流放神职人员,一直持续到斯大林时代。1930年代还拆除了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先把黄金顶剥下来再炸毁(现在教堂已经重建了)。直到德国进攻苏联,首先号召大家抗击侵略者的,不是政府和斯大林,而是莫斯科都主教向教众发出了呼吁。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对东正教表示一种宽容。

      事实上,在苏联时期,东正教信仰在农民中间没有中断,只不过是在各种隐蔽的形式下藏在心底。苏联解体后,东正教雨后春笋一般恢复了,各地到处是新修的教堂。普京、梅德维杰夫都是东正教教徒。东正教虽然没有被当成国教,但信众很多,影响很大。

 


 

      现在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不是怀念斯大林,而是怀念勃列日涅夫时代

 

      青阅读:斯大林去世至今,在俄国认识评价他的过程大致是怎样的?中国和西方又是怎样的呢?

      闻一:苏联解体以前的斯大林传记,不多。解体以后,出了很多斯大林传,主要是三种意见和趋向,赞成、反对,这本传记算是中间路线,既有环境论,也涉及斯大林的品质、性格,代表了俄罗斯民众中比较普遍的倾向。

      实际上现在写书的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斯大林时代,现在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不是怀念斯大林,而是怀念勃列日涅夫时代(编者注:1964—1982)。

      斯大林统治是1924年到1953年,一切为国防,凭证供应,老百姓生活不好过。现在怀旧的人,还有像普京这一代当权的人,在媒体上、书里讲述苏联的人,大部分是勃列日涅夫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作者老雷巴斯六十多岁,差不多也属于这一代人。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继任,做了很多工作,像开采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下令研制导弹,这都是需要时间的,享受他成果的是勃列日涅夫。他当政的时候,人民生活一度得到相当的改善,尤其大城市的人,“共产主义橱窗”琳琅满目。

      欧美对斯大林的评价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是比较严厉的批评态度。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前,是否定西方的苏联学的,认为他们编造事实。现在回头看,西方史学家利用的是真的档案材料。

 

      青阅读:斯大林的文化政策一向很受诟病。那为什么在他的高压下,在苏联时期还是诞生了那么多的杰作呢?我们很容易举出布尔加科夫、肖洛霍夫等例子,他们两个人和斯大林的关系比较复杂,甚至得到过他的帮助。

      闻一:斯大林在文化领域搞了很多案子。好作品毕竟是少数,尤其在斯大林时期很少。任何一个时代,不管政治高压怎么严厉,总是有反对派的,布尔加科夫、肖洛霍夫就都是反对派,他们的声音总是要冒出来的,这种情况下的作品往往是非常打动人心的,而且传播得非常迅速。

 

    采写/本报记者 尚晓岚

 


 

 

背景越开阔   传主越丰满

 

    周峥 曹怡波

 

      编辑札记

 

      在开始着手编辑《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一书的时候,说实话我的心里是有过一丝怀疑的。因为如斯大林这么一个历史人物,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都已经有定论了,而且关于他的评传书籍,也可谓汗牛充栋,所以,雷巴斯父女的这部传记如何超越前人,写出新意,我真的是很难想象出来。尽管斯大林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所有这些评论,都可以归结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要么是把他奉为圣人、英雄、救世主,要么把他贬为恶魔、暴君、刽子手……无论你站在哪个立场,都难逃前人的窠臼。


      然而,随着审稿的渐渐深入,我渐渐地领略到这是一本不同凡响的书,作者的视野相当开阔,他将传主所生活的这段历史,镶嵌在整个俄罗斯历史发展的长卷中,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譬如在写十月革命时(我个人觉得这是这本书中比较精彩的一个部分),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当时沙皇俄国的社会动荡和混乱的局面:社会革命党、社会民主党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对于社会改革的不同理解;以斯托雷平、维特、克伦斯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无力……这些看似跟传主没有直接关联的闲笔,其实正揭示出布尔什维克的十月革命终结沙皇的时代是俄国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结果。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尽量还原苏联这一新兴国家从诞生到后来持续发展的整个社会历史图景,在这样真实的历史语境中,我们传记主人公的形象就显得丰满而有说服力。


      在审稿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作者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尤其是那些与斯大林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所撰写的回忆录时,冷静而客观地秉持着严谨公允的态度。只要是场景细节描述真实的,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予以采纳,对于那些明显与事实不符的细节,作者也会一一点出,并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目的和个人的意气用事。

 

      当然,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作者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种民族主义的倾向,但这或许就是作者的历史观,也是这部传记的核心价值观之体现。这是一部具有相当学术质量,又有丰富史料的好书,其全部意义并不仅仅是对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或者说是对苏联这段已经过去的历史的总结,而是在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世界性的革命岁月的分析和检视中,试图寻找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各方评述



      远离神圣化或妖魔化的极端


      我们在与俄罗斯学者和民众的交往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尽管随着一些历史真相越来越清晰,但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的评价依然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我们所译的雷巴斯父女的这部斯大林评传成于2007年。其时俄罗斯主流社会对斯大林的评价已远离了神圣化或妖魔化两个极端。加之苏联档案的解密,使作者有条件更为客观公正地去还原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去探寻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去挖掘历史谜团背后的真相。

 

      ——本书译者吴昊、张彬

 

 


      苦难从来不是评价历史进程的最重要的参数


     
我的传记有别于其他关于斯大林的著作之处在于,我既把斯大林看成一个大伟人,也看成一个大罪人。对他,我既不夸大其词,也不恶意诋毁。我试图通过这部传记对我们的胜利和失败进行再反思,以便我们能够整装前行。


      斯大林被称为暴君、独裁者。这样的称呼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了他极权的本质,但对他个性的多面性、所完成事业的规模,以及俄罗斯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位领袖,却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圣彼得堡的伟大帝国在1916年-1917年间以自杀结束了生命,却因一个鞋匠的儿子而得以复兴。不管多么遗憾,苦难从来都不是评价历史进程的最重要的参数。自古至今,目标和精神的是否崇高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斯大林最主要的错误,大错而特错的,就是把苏联变成了一个由官僚集团控制的官僚主义国家。


      问题不在斯大林,问题在于俄罗斯。俄罗斯在千年之中经历了数次大的劫难,但还是能够站立起来。俄罗斯若是否定斯大林及其残酷的合理性,就是不愿意了解他之所以会出现的环境及已经为此付出的代价。


       ——本书作者雷巴斯


      俄罗斯关于本书的两种对立意见


      作者令人信服地证实,对俄罗斯的历史是绝不能割裂的、不能沉默的、不能歪曲的。在我国历史上,斯大林过去是怎样的现在还是怎样的,他不应该被抛弃或者被描绘成另外一个人:不管是卓越人物还是铁腕人物。作者讲述了客观事情,真话,还是真话。


      ——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协会副主席于尔根斯


 
     这本书很突出、犀利,所以它是有害的。它将独裁者的概念翻了个个儿,因为它摆在第一位的不是他的罪行,而是国家间为争夺政治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断的秘密而公开的战争。


      ——鲍勃科夫将军


      整理/尚晓岚

 


 


近年出版的相关著作
 

      《斯大林传》

      【英】罗伯特·谢伟思 著/ 李瑞虹 译 / 华文出版社 / 2014-1

      作者分析了出身,格鲁吉亚血统,宗教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革命热情对斯大林造成的潜在影响,并进一步从斯大林的政治天赋、诗人气质中找到他崇尚权力、冷酷残忍的根源。《斯大林的战争》

 

      【英】杰弗里·罗伯茨 著/ 李晓江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3-8

      作者利用俄国的档案材料,再现了斯大林从二战爆发直至去世时的领袖作用,挑战了通常对于斯大林的许多看法。《BBC历史杂志》称,“这本书为苏联独裁者作了惊人的辩护。”《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 : 一项历史与人格的研究》

 

      【美】罗伯特·塔克 著/ 朱浒 译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1-6

      本书被认为开创了斯大林传记研究中人格结构分析的先河。

 

      《斯大林评传》

      【俄】托洛茨基 著/ 齐干 译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1-6

      作为斯大林最主要的对手的著作,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斯大林》(上、下)

 

      【俄】沃尔科戈诺夫 著/ 张慕良 译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2009-6

      比较有名的传记,中文版曾多次再版。但有读者认为此书“贬低”斯大林。《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两部曲

 

     【俄】叶梅利亚诺夫 著/张捷 译/译林出版社 / 2006-6

      揭开斯大林的生活和事业中的一个个“谜团”。有读者认为是“偏向”斯大林的作品。

 

      文/ 尚晓岚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