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子里的花木是有灵性的生物,一个冬季接一个春季同居下来,就成了日日记挂于心的亲人。巡视探望植亲们是我客居府院后的日常功课,它们美丽的容姿喂饱了新上手的“微单”镜头,每一次细微变化每一副新妆都让我们俩惊喜莫名。 我们这座花木葱茏的府院,是一处来历颇曲折的地方,坐落在京城中轴线北端以东一条拥挤的胡同里。“府院”,是我为写此文给它的临时命名,因它在明朝、清朝、民国、共和至今屡屡易主,既住居过王公贵胄、兵部尚书、海军总兵、清朝灭亡后出宫的妃子之类“省部级以上”官员和“相当省部级待遇”的皇妃,是府第;又多次被改用为办公机构、神学院、党校,清初时正白旗军驻防定居地,燕京大学教工宿舍,沦为名副其实的“院”和院儿。几百年的沧桑斑驳地印在这所院子里,房舍游廊敞厅石阶瓦脊门墩上马石太湖石,似乎都秘隐着一些传奇,每一株花草竹藤树都在富含表情地诉说。天黑下去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感觉院子上空飘飞着无数双眼睛的魂灵,叽叽喳喳逡巡张望,把幽冥界的言语注入各自欢喜的植物,植物们就不停回应着哗啦啦啦响成一片。老宅子里的花木是有灵性的生物,一个冬季接一个春季同居下来,就成了日日记挂于心的亲人。 亲人们其实挺芜杂的,仿佛多次变迁后已失却完整规制的这个大杂四合院,它们的品类,从王府到市井、从庭园到山野,都有。种植年代,近的知远的却无人知。费劲数了数,大小16个院子总共64棵树,1架紫藤,5丛竹,2圃月季,12小片草地和几排玉簪。果树竟有42株!海棠13棵、柿子13棵、石榴8棵、山楂2棵、杏1棵、核桃1棵、枣3棵,还有一株罕见的黑枣树。非果树的是:玉兰4棵、楸2棵、椿2棵、槐6棵、榆1棵、油松1棵,3棵杨树里有1棵去年夏天被雷劈掉了树冠,直径近一米粗的树干依然挺立在西围墙边,像一个忠心耿耿死也不降的侍卫官。还有不认识的陌生树3棵,如同逃难投奔而来的远亲,反正谁都认不得,就收留吧。皇城子民,总是忠厚传家。巡视探望植亲们是我客居府院后的日常功课,它们美丽的容姿喂饱了新上手的“微单”镜头,每一次细微变化每一副新妆都让我们俩惊喜莫名。 最先入眼的是玉兰。从3月18日落了去冬今春惟一一场像模像样的雪,之后玉兰就开始有了动静,花蕾——北京人俗称“毛猴儿”,渐渐醒目起来,缩头拱手小猴子般站满一树。4株玉兰都种在狭长的南西院,孔繁峙先生说,二白二紫。西边二白粗壮些,东边二紫细瘦,显然是后种的,它们并列排着就像四姊妹。半个春天的风沙裹在“毛猴儿”外壳上,灰乎乎的不入镜,用手指弹一下,飘起来浓浓尘土味。 七天后,26日,一点一点膨大的白玉兰花蕾,外壳开裂,露出浅绿色内苞叶,鲜嫩柔软,洁净无尘。不忍再碰它们,静静看。树下草地,也生出几根绿苗。从未仔细端详玉兰开花的过程,以为玉兰太普及,经典庭园观赏树两千多年来到处栽,寻常品种淡淡对之。然而在府院,它是第一个报春使者,“毛猴儿”脱衣时节,春风渐渐温柔,冷峭锋芒随着玉兰毛壳退隐消散,在院子里行走,手脚活泛许多,难怪古人将它命名为“望春花”、“应春花”。 28日,大白二白两树上有10余朵花蕾露白了,在嫩绿花托上伸展开乳白色花瓣,如夏荷初生。幼紫幺紫动作慢些,树上也各有一只花蕾抢先褪去上半截外衣,灰绿毛毛壳儿上仿佛嵌了半枚深紫色子弹头,油润润的紫,玉一样。想,所以名“玉”兰。29日,大白开出一朵整花,半开的,三四朵。然后连日大风沙,天地浊黄。31日下午风稍小,霾稍薄,傍晚时分去看四姊妹,大白的半树白花瓣上粘着细细一层黄土,像沙漠中的花。二白还好,微微开,躲过了一劫未沾风尘。慢有慢的好。两株紫的更稳当,悠悠地不为春风所动,花皆苞着,似乎比赛谁更沉着。
4月5日,风仍旧,沙渐少。大白一树花都已尽开,几十片大花瓣掉落树下枯草坪上,想,有人葬花吗?洁来不洁去,谁让惹尘埃?二白却开得正盛。风把天刮得碧蓝碧蓝,蓝天下的白玉兰美丽无比,摄影家拍客发烧友都出动了,纸媒上天天有它们的倩影。到6日中午,二白就开老了,恣肆无状,大朵大朵裸在阳光下,一些花瓣边缘现出锈迹,褐黄色如槐树皮。花期不足10日啊。9日中午,它们全败了,锈迹斑斑的花挂在树枝上,如垂老妇人。 幸而紫玉兰慢半拍,6日才见一朵,在树的高处,枝桠之上,面朝蓝天。到9日,幼紫幺紫花花怒放,花叶片竟比白玉更大,形更像荷花,而且花瓣内外两面不同颜色,背面是略含粉红的紫,里面素白,色净而匀,如双色美玉。查网上资料,言此种紫玉名“二乔玉兰”。猜,是“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二乔?紫白两色比附三国时代那两个著名佳人大乔小乔身上的什么呢?暂无解。“二乔”的清香在风中游弋了好久。 12日,紫花颜色灰了,朵朵有锈。白花独留花心在枝头,孤儿一样失护,却完整无损。新叶芽逐渐长大,将是树的主宰了。24日雨,玉兰四树浅绿,茂密叶子中尚存紫花三朵,一朵半开两朵半残,在叶上摇晃。28日,三紫花依旧竖立浅绿叶丛中,半开的一朵远看如浮在荷叶上,色浅粉,从瓣根至尖渐白。这,应是玉兰花今春最后的容颜。
摘自《十月》2012年六期
李青,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北京作协工作多年,现供职于北京市文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