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海拾贝

廿四史道尽古今荣辱兴衰

时间:2012-01-27 03:2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613次
自古以来,史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所起之作用,无可取代。《廿四史》承前启后,自成格局,为海内外研究中华历史提供最权威的史料。

      余喜买书看书,而与中华书局及商务印书馆的渊源,至今已三代,皆缘自《廿四史》。三部不同的版本,占了小书斋近一半的地方。一部丙辰年涵芬楼百衲本廿四史,七百余本线装书,码起来比我还高。七百余本分装于十五个大小不同的木质书匣子,每匣均有锁,老铜活上幽幽地散着岁月的暗光。

      《廿四史》乃是二十四部官修史书之总称,合约三千三百卷,共计三千七百余万字。远自轩辕一统,近至崇祯失国,纵横十万里江山,上下五千年历史,皆在其涵盖中。虽由不同朝代的不同学者写就,但各史之体例格式相似。“廿四史”卷帙浩繁,恢宏澎湃,乃中华上国唯一完整之正史总集成。

      《廿四史》承前启后,自成格局,为海内外研究中华历史提供最权威的史料。查各史编著者,多是史之名人。声名赫赫者如汉之司马迁和班固,唐之魏征、房玄龄、褚遂良,宋之欧阳修,清之张廷玉等。唐修《晋书》,太宗亲自写就宣、武二纪和王羲之、陆机二传的“史论”共四篇,文中对于书圣的艺术造诣崇拜得五体投地。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自古以来,史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所起之作用,无可取代。在封建帝制最辉煌的乾隆朝,史之重要仅次于经。是故,御制《四库全书》之经史子集四部中,史乃被称为“乙部”。从唐代官方所认定的“十三史”,增加到宋代“十七史”,和明代“廿一史”。乾隆时,《明史》修成,加上《旧唐书》和《旧五代史》,遂成今日之“廿四史”。

       读书人对于经史一直推崇。据说,不少学者自立清规“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历朝历代,不论民间官府,均十分重视书籍的刻印发行,虽其目的或有所不同。而官修正史之汇刻,最著名者莫过于明汲古阁本的《十七史》,明南北监本的《廿一史》,和清武英殿本《廿四史》。而后者,因编辑诸臣秉承乾隆旨意对史书妄加修改,而变得“以赝乱真、作伪滋甚”,这最不可靠之版本,却最流行于乾隆之后。民国初年,江苏海盐人张元济有感于此,遂出力出资,遍寻汇集诸史最早和最佳版本,成为《百衲本廿四史》。由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印行。范文澜先生早年投奔延安时,写成的《中国通史》,即以百衲本廿四史为仅有的参考书。廿多年后,新中国的点校《廿四史》之事亦由他担纲,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1950年初,举家迁京。阿公(闽南语对外祖父之称谓)好书,在琉璃厂购下《廿四史》和其他不少古籍。当时刚解放,进京干部统统按解放区的供给制,津贴十分有限。人民币也尚未正式使用,各行各业均用小米来核算人民币价格,仍沿袭千余年的“半斤八两”十六两制,当时用了不少斤小米去买了那一堆线装书。

       儿时到汪芝麻胡同的胡爷爷(胡愈之,中国文字改革之领军者)家串门。堂屋好几大间,客厅兼书房,也是有那么一面墙的线装书,《廿四史》亦在其中,只是书匣子的大小和颜色有差别而已。

       听夏公(大文学家夏衍)与阿公忆旧,初到京城的刘伯承讲,他本想买一部开明书店出版的二十五史。一问价钱,就只好放弃。因供给制虽管吃管住,但军队干部们津贴很少。远不如有稿费的读书人和从南洋回来的文化人,手上有些余钱。

       “文革”红卫兵来抄家,对古书兴趣不大,有幸躲过一劫,但高爷爷(《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的《廿四史》命运多舛,他的学生去抄家,竟从每匣中随意抽走一两本,或烧或撕,成为残书。倒是打杂的老王,慢慢地将飘落到处的纸拾起来,分大小张摞好。问之,答曰:“有字的纸有灵性,不能乱丢,不然祖宗会不高兴的。”

       幼时住院子,惟记得书房里的十五匣“廿四史”好高,我只能摸到半中间的刻着《元史》的那个匣子。那两个潇洒的隶字笔画最少,好认,和字帖一样。

       后来,书随我们从城里的四合院,搬到城外的红砖楼房里。一度房子不够住,只好求房管所借地下室暂存。一箱箱地和其他书籍一起,《廿四史》给搬下去。当时怕返潮,我还得和小伙伴们找来红砖头,垫在书箱下面。

       读史修史是早年的文人必做之功课。记得到中南海参观毛泽东书房兼卧室,对于堆在床边厕边随手可及的线装史书印象最是深刻。许多人都提及,在经史子集里面,毛泽东所厌恶的是经,而最醉心的是史,其次是集。

       自乾隆以降,“廿四史”版本纷杂,多有谬误,且中国最后一个朝代的清朝,却没有一部正式的史书。有鉴于此,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应做一部共和国版的国史系列。毛泽东、周恩来直接指示由范文澜和顾颉刚来负责。而这就是日后集国家上下之力及史学精英之才,首次点校出版的《二十四史》和《清史稿》。

       《清史稿》乃是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国史馆,所编修的记载清朝正史之未定稿。“国可灭,史不可灭。”此乃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前朝灭亡后,现朝修前朝之历史,以示正统之继承。民国初年,袁世凯发布大总统令,循古时之例,遂开国史馆。馆址即设于东华门内,延聘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馆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1927年,全稿初成,年事已高的赵尔巽担心时局多变,遂决定以《清史稿》的名称刊印出版。《清史稿》史料丰富,其价值不可取代,学者们遂将其列为“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之一(“廿六史”包括由柯劭忞所著的《新元史》)。

       促成中华书局廿四史点校本的出版发行,乃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之功德。而以简洁而大气的淡绿封皮单本薄册出版,也缘自毛泽东的直接建议。出版前,《史记》的校样也曾送毛泽东过目。因为毛泽东晚年眼花,各大报纸,包括《参考消息》和内参都有印刷大字版,而廿四史也由中华书局印刷大字本。

       自从中华书局的点校注释本廿四史出来后,新印刷形式便于阅读。从没有句读的线装书,成为既有标点符号,又有人名和地名的专名线,还经过校勘整理的,学术质量之高,连老蒋都自叹弗如,台湾也曾盗印此书。

       余有好友,同负笈沪上,恰巧亦姓史。聊天时,他常向往着日后闲暇时,一个不大不小的修身养性之梦,就是买一套中华书局的点校版《宋史》。工余,一壶茶、一张椅、一瓶梅、一卷书。我给凑成十六字——清茶一壶、明椅一张、元青一瓶、宋史一卷。


       阿公在北京冬日里坐在南窗下,就着铸铁的暖气片读书。太阳穿过屋外凛冽寒风,将一丝暖意带到屋内。他半倚在旧躺椅上,老红木茶几上茶叶的淡香,就着冬日里斜洒的暖阳,在蒸腾的热气里袅袅升起,飘过他的秃顶。时光流逝,轮到我品茗读书,渐渐悟出其中真意。线装书的墨香,百余年过去依然淡淡飘出。阿公张楚琨百年诞辰将至,以此文祭之。


       注:张楚琨,著名侨领,老报人,社会活动家。早年侨居新加坡,二战伊始以《南洋商报》特派员和驻重庆记者的身份,频频接触国共政治领袖与高级将领。因鼓吹抗日,与郁达夫等避难于印尼。后协助陈嘉庚创办《南侨日报》。1949年回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情报总署专员,同时也成为中国新闻社创办人之一。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