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评论

私人视野中的公共情怀

时间:2007-12-07 06:28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051次
 


  他们都是从私人化的视野关注生活,但又跳出私人生活的圈子,以公共化的情怀记录着历史,发现着人性,在私人叙事中留下时代的足音。
  
  从伺候月子到记录民生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东方出版社)中,曹保印用随笔的形式,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女儿出生后,发生在月子期间的生活故事以及由这些故事引发的育婴经验与教训,及对各类社会问题尤其是底层民众命运的公共性思考。
  对此,著名作家林达评价说:“《月子》让我们看到了‘父亲’身份对一个人可能的提升。中国的教育问题,城市对外地人的平等问题,环境问题,两代人的相处问题,甚至,女性在一个男权社会可能感受的无形压力等,都因为天天这个小女孩的出现,由抽象变得具体,由可能的空泛讨论变得迫在眉睫。因为这不再是书斋里的话题,而是一个父亲愿以生命去维护的一个柔弱小天使的现实命运。社会改革的‘责任’二字,因此陡增其沉甸甸的分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曹保印表示,他之所以要让书公开出版,而不仅仅只是作为私人纪念,是因为他坚信,这种原汁原味、纯粹私人视角的写作,对公共事务也有一份独特价值。
  本着这个理念,借《月子》出版之际,曹保印促成信孚公益论坛,邀请国内各领域一流专家、88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普通父母,以“我们该怎样做好父母”为主题,多角度深入探讨父母需要“持证上岗”、父母写作儿童观察札记的价值、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价值、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等问题。
  作家曹保印告诉记者:“在我的女儿天天降临人间最初的日子里,是身处社会底层的护工抱起了她,温暖了她,哺育了她,保护了她……遗憾的是,前天,当我抱着孩子,拿着《月子》到医院找这位曹姓护工,想特别邀请她参加信孚公益论坛时,却意外得知,她已经离开天天出生的那家医院,至于她又像一片风中的叶子一样飘泊到哪里,无人知道。”
  曹保印系资深编辑,对教育问题深有研究,先后出版多部著作,比如被誉为“中国首部农民工子女生命备忘录”的长篇小说《草根儿》。
  通过对妻子生育女儿的过程观察,他注意到,生儿育女的过程本身对女性育龄农民工来说,往往成了生命中一道很难顺利迈过的坎儿。而儿女出生后,育儿常识、家庭教育常识的缺乏,又使她们在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上,付出更多苦难与艰辛。“请看这样一组数据吧!广东省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高达40/10万,危重孕产妇中流动人口占了80%以上;而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要高于北京居民3至5倍。为此,信孚公益论坛不但特邀了部分女性育龄农民工参加,更在各方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为她们募集了近10万元码洋的育儿及家庭教育类图书,通过北京的农民工组织,转赠给急需要它们的准父母。”曹保印将把来自各界的爱心写进下一本书。
  “为什么在《月子》这本书里,我大量记录了女儿天天的社会性成长以及围绕着她发生的社会性故事。因为,请允许我最后重复说:孩子不仅仅需要生理性成长,更需要社会成长,她终究是社会人!”
  
  从不良少年到爱心博士
  《收刀入鞘》(东方出版社)是现实版的“周处除三害”。作者吕代豪,曾是鱼肉乡里的凶神恶煞:由斗殴到加入臭名昭著的黑社会组织“竹联帮”,勒索、械斗、帮人讨赌债、经营应招站……逞凶斗狠,无恶不作。
  他差点把牢底坐穿:六年坐了十四回监狱,被收押期间他依然恃强凌弱,潜心研习各类犯罪技术,组织人越狱……似乎已无可救药。
  他遭遇狱中奇缘:再度入狱并被诬陷后,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竟要在监狱中度过,他不禁心灰意冷,甚至萌生了自杀的念头。这时一位女大学生的来信,给了他迎向新生的勇气,他们开始了鸿雁往来。写到第250封时,终于被感动为自己以往所犯的过错深深痛悔;到了第500封信,则发展成一段深刻的爱情故事,两人最后结为连理。
  他是助人向善的“杰出青年”:“爱”的力量让原本高中都没毕业的他,离开监狱后发愤向上。他不但学得一口流利的英、日语,还留学美国,拿到教育学硕士,并进入博士班学习。走向新生后的吕代豪,和妻子陈筱玲一起致力于社会服务及公益事业,传播爱心,劝人向善,行迹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年来,共引导3000多个台湾犯人告别罪恶、向善自新,因此荣获台湾“杰出青年奖”。
  即使在年届不惑之年后,吕代豪仍然勤学不辍,负笈千里,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到北大攻读哲学硕士,目前已经取得硕士学位继续在北大攻读哲学博士。
  他说:“《收刀入鞘》这本书,不是用来夸耀我自己和自我宣传的,而是用来帮助那些和我同病相怜、整天在犯罪漩涡里打转的青少年们。但愿他们可以拿我来做一面镜子,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也愿这本书能对受刑人和更生人的父母、亲友以及站在第一线的狱政工作者和管护人、社会工作者有所帮助。”他还特别对青少年朋友说:“真正的英雄,不是好勇斗狠、恃强凌弱,而是宽厚磊落、关怀弱势。回想起来,我青少年时期的个人英雄主义观念真是大错特错!真正‘酷’的人,总能抓住时机做该做的事,并要尽力远离色情、暴力、毒品、飙车……记住,烦躁不安、愁闷无聊、走投无路时,只要用心,仍可找到许多去处、许多活动、许多朋友。”
  
  从一块银元看旧上海
  “这样的书,让我这个当年上海的‘小瘪三’大开眼界。”出版家沈昌文如此评价《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
  《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陈存仁系上世纪30年代上海名医,与上海滩上的三教九流都有交往。
  《银元时代生活史》从市民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名人逸士、政界要人,如章太炎、丁福保、于右任、吴稚晖等这些人物普通生活的一面,对老上海的民情风俗、市井生活有详细而真实的描写。特别是对上海的物价变动细致描述很有贴骨及肉的质感。
  读者若水说:“陈老先生记忆力惊人,几十年前的物价仍然记得那么清楚。小到一桌宴席、一套鞋袜、一次乘车、看病或游玩,大到买房买地、赴日本旅游,他用自己40多年的亲身经历说明了物价的变化,让我仿佛也在那个时代的上海生活了一番,对‘一块银元’的价值有了切身的感受。”
  《抗战时代生活史》或许叫《上海沦陷生活史》更确切一些。该书被认为是弥补了上海沦陷期间普通上海市民生活记忆的空白。书中描写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
  社科院研究员雷颐说:“陈先生在诊治病人的同时,也对社会‘望、闻、问、切’,将鲜为人知的深层世态披露出来。” 李峥嵘F158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