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中的是人的德行修养和德才培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践,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齐军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践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做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践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真的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践,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践兴师问罪。宓子践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得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践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取舍,宓子践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又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人在西南联大读书,他们老老实实地甘于清贫,潜心读书,不像当时许多人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畸形繁荣所迷惑,为捞黄金美钞而忙碌奔波。由于他们踏踏实实地求学,堪忍钱财之失,后来终成大业,成了世界著名科学家,为祖国增光,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得失之道:小处吃亏,大处受益,暂时吃亏,长远受益。 《老子》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而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就是件坏事。认识人,认识事物,都应该是认识其根本,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幻的假象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虚幻不实的东西,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如能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便可宽心自如地对待周遭的人与事,时时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人生活在世上,可能只有及其少数的人从生下来到走完一生都是在衣食无忧和万事如意中度过的。几乎每人都需要面对生命历程中不断出现的困难。这些困难从心理需要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我们有利的、令人满意的“得”,和对我们有危害的、令人失望的“失”。既然是谁也免不了的得与失,那我们就需要有一个面对得失的心态。大家都熟悉的一些描述:得意忘形、骄奢淫逸、惊恐万状、惶恐沮丧,这一听就是描述那些心理状态不成熟的人呢;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临危不惧,胸有成竹,心如止水,必定是对心理状态成熟之人的赞扬之词。
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这两种情况都比较少,而多数人是在这两者状态之间的。也就是说我们多少都会有些关于得失的痛苦体会。有时候反应强一些,有时候反应弱一点。人生的得失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因而,没有绝对的失去,也没有绝对地得到。我们总在得失之间去获得一个平衡。
从我们的初生,一个全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出的第一声啼哭,既是对失去了母亲安详、温暖、舒适的子宫的痛苦,也是对获得一个全新世界的高歌庆贺。离开襁褓,孩子失去了妈妈乳房的喂养,但同时他却学会了自己吃饭、喝水、啃骨头的能力。失去了一个被温馨环保的怀抱,同时他也学会了蹒跚走步。再大一点的幼儿要被教会上厕所,他就失去了恣意随地拉撒的自在,同是获得了整洁和干净的生活环境。因为与现实的接触,他得以使自己放弃对外界无所不能的要求,而学会了在有条件的规矩中与人相处,与环境相存。上学后的孩子,失去了往日自由自在、满世界无忧无虑的撒欢游戏的轻松。同时也明白了,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认真地学习,可以获取知识,充实感和成就感。青少年时,人向往着、尝试着离开家庭的管束,尽力走向社会去探索。离开了父母的照料、呵护,获得了好儿女志在四方的豪情和雄心。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得到了自己的恋人和婚姻。历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困难,最终换来了自立和睿智。进入中年,我们慢慢知道了,需要放弃一些过高的期望和幻想,同时获得了现实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充实感,所谓知天命的时期来到了。过了人生的巅峰时期,我们将面临要离开重要的工作岗位和风光的社会角色的困惑和不甘心,但会因此而获得自己个人生活的自由和由于指导培养下一代所赢得的尊重。老将至时,还要面对失去健康和生命,但仍会带着一生的丰富经历和回忆,在满足中平静地向人生告别。 如果以上每个阶段都度过的比较和谐、顺利的话。我们就能获得一种充实的生活体会。我们在百味人生中真诚的生活,会口问心,心问口,坦坦荡荡,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经历、考验、得失和沉浮。 如果在一些阶段心理上对得失的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失之偏颇,内心经常会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体验到由此带来的心神不宁的痛苦感受。一些表现,如婴儿期,则可能会造成怯懦多疑;在幼儿期,则可能任性偏激;在学龄期,则可能缺乏责任心和不懂勤奋的价值;在青年期则可能会因为挫折而自责自卑,或嫉妒报复,因为成功顺利而狂妄自大;在中年期则可能瞻前顾后,拿不住分寸;在老年期则可能贪婪吝啬,不知宽容和无为。 “沉舟侧畔千帆过,枯树身千万木春。”“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进京考状元”。生命是一种轮回,不是在个人,而是在代际间的轮回。个人究其一生就是一个周期。我们需要明得失、知兴替、懂自爱和爱人、真诚、勇敢、痛苦并快乐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