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园地

北京知青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时间:2008-01-20 03:4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232次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己经整整三十二年了,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北京知青更加怀念这位毕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崛起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丰碑伟人。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将永远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周恩来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在他的身上,凝铸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无产阶级的优秀品格。功高才高德更高,万古师表绝代豪。正如一位著名学者在一篇文章中评价的那样:综合他在多方面的突出贡献和影响,用中华民族历史上评价人物的三不朽的标准来评价周恩来,无论就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作用而言,还是从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或者说,从他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影响力、对中国人民的亲和力,以及从世界历史对中国历史人物的认同率来看,周恩来都可堪称中华民族的又一位杰出的伟人。
    我对周恩来总理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这种感情是从我小时候上小学时就开始产生的。由于我自幼喜爱读书,尤爱读一些伟人传记和革命回忆录之类的文章与书籍,对我国的开国元勋和革命领袖人物,例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彭德怀等人的传记更是情有独钟。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去日本留学,以期探索和寻求救国出路的真理时曾在日记中写到的“二十年华识真理,于今虽晚尚非迟”,以及在《雨中岚山》诗中“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等诗句,以及周恩来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导致大革命失败时的中国革命面临异常严峻、极端危急的情况下,力挽狂澜所发动的震惊中外的 “南昌起义”伟大壮举中所表现出的镇定、气魄和杰出的指挥才能,都使我至今印象极为深刻。
    尤其是当我在1969年下乡插队到东北农村之后,这种感情就愈发的强烈。
    长达将近七年艰苦的农村插队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人生记忆。在这里,我们这些年仅十六、七岁稚气未脱的学生第一次进入了走近社会底层的人生起点。尽管在当时农村贫穷落后的条件下,等待知青的艰难多于欢乐,蹉跎坷坷多于际遇,但北大荒嫩江之畔的酷暑寒霜确使我们得到了严酷的锻炼和考验,不仅洞悉和了解了更多的社会情况与人情世故,使我们迅速地成熟与成长了起来,而且也使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成了具有百折不挠坚忍毅力、具有一往无前铮铮铁骨的北大荒人,并且逐步形成了具有我们这“空前绝后”的一代人独特的“百折不挠、奋发向上、拼搏进取、为国分忧”的知青精神!
    我记得有一位诗人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理想,在黑暗中闪光,在烈火中锤炼”。
在农村艰苦的生活劳动过程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劳累了一天之后的精神空虚比超过体能承受的农活更为难捱。尤其是在寒风冷冽、大雪纷飞漫长的冬夜里,我们七八个男知青蜷缩在土坯炕上单薄的的被窝里,痴痴地望着随风飘曳的昏暗的煤油灯光,一个个默默不语。为了驱逐寒冷和排遣寂寞,先是一人领头哼起了《小路》,然后慢慢地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唱起了《三套车》、《山楂树》、《在那遙远的地方》等歌曲。情绪活跃后,有人照例又提议“讲故事”开聊。由于我是被大家公认的“读的书多”,是“故事篓子”,于是,便在几支卷好的“大炮”伺候下,天南地北地神侃了起来。什么“福尔摩斯侦探集”、“基督山恩仇记”、“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系列、莫泊桑的“羊脂球”、高尔基的“童年”和“在人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侃完国外的,再神聊国内的。讲完“三国演义”,再说“水浒”“封神榜”;聊够了“三言两拍”,又扯起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而我最感兴趣的,当然就是毛译东朱德周恩来等心中崇拜的人物偶像。什么井岗山时期的五次“反围剿”,长征路上的四度赤水与爬雪山过草地。尤其是在讲到过草地时,一次,周恩来因劳累过度,加上天天吃野菜青稞营养不良终于病倒后,邓颖超照料他时,竟在周恩来穿的灰色羊毛背心上找到一百七十多个虱子的故事情节的时候,大家的心都被强烈的震撼了,并为周恩来的超凡人格和魅力所深深地感动着。
    周恩来从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在国内战争时期精心辅佐毛译东运筹帷幄最终打败蒋介石八百万军队;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政府总理成为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在“文革”初期,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情况,周恩来力挽狂澜,日理万机,苦撑危局的大义凛然形象与事迹,更使我们这些北京知青深为敬仰。同时,我们又深深地感到,即使是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周恩来仍然在时时刻刻密切关心着我们知青这一代人。之后,当听说周恩来亲自过问在陕西的北京知青的情况,并又亲自做出了一系列指示的事情后,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相互拥抱与跳跃,并大声纵情地欢呼着、喊着:周总理啊,你真是知青的贴心人,真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啊!
    正是在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思想品德、超凡的风范情操与伟大的人格魅力的激励下,我们这些北京知青逐步地懂得了什么叫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深刻道理,认识到了青年人远大的理想与报负,只能一步步脚踏实地地从“滴着汗珠儿的谷穗上”去获得。从此后,我们不再畏惧痛苦与艰难,积极主动地与农民打成一片,苦活累活抢着干,在这片广袤纵横的黑土地上辛勤地躬耕垅亩,不断地吸吮着大自然付与我们人间真情的无私馈赠,从而使我们一步步坚强地成长了起来。在我们下乡插队的镇赉县一干五百多名北京知青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宝贵的国家建设栋梁之材,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专家与精英人物,有的还当上了中央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成为国家迈向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中坚力量。而这一切,都是与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与期望分不开的。
    周总理与知青心连心,知青更是无限怀念周总理。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令人震撼的197618,当电波传来周恩来总理不幸逝世的耗时,我们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全都惊呆了。十里长街,数十万人民洒泪送别总理,北京知青无尽的哀思,无尽的怀念,在那一刻,全都泣不成声,难以自持。之后,1979年初春,一首题目叫《我想飘洋去日本》的小诗在北京知青中广为流传。诗中写到:“惊闻塑像起东陲,心驰神往肠九迴。我想飘洋去日本,敬献一束白玫瑰。不是我愿离故国,不是我愿徒劳累,只因哀思难寄托,寻遍中华无此碑。”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思念,使北京知青们纷纷表示要捐资为周恩来总理建立一座碑像,以表示对总理永恒的怀念之情。
岁月沧桑,星移斗转,虽然流淌的岁月己染白了我们的黑发,但我们北京知青这一代人永远忘不掉周总理对我们的关怀与期望。他那翩翩的风度、诚挚的微笑、睿智的谈吐、精辟的见解、宽广的襟怀、崇高的精神和人格,将像丰碑一样永远地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并将永远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大江东去(原吉林省镇赉县插队知青)
           2007-11-8日于北京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