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响彻云霄——悠扬悦耳。 可是,那一天长鸣的汽笛——哀怨凄厉——摧人心扉。 一九六六年七月一日——随着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永远刻进了逐日的一生。 那是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的一天,逐日就要在这一天告别爹娘、告别师长、告别同窗、告别家乡——美丽的哈尔滨,奔向那据说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开始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快中午的时候,逐日穿上妈妈新做的咔叽布料的学生服和新买的解放鞋,揹上国防绿的书包,里面装上简单的洗涑用具和一本欧阳海之歌(行李由学校统一托运),在爸爸妈妈和两个不喑世事的妹妹的陪同下来到了哈尔滨电影院。 哈尔滨电影院门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说不上人山人海,可也有那末点意思。去往国营五大连池农场的一百多青年就在这里集合,然后出发到火车站。青年们被召集到了一起,站成了一个方队,每人胸前给佩戴上了一朵硕大的红花。高音喇叭在不断的喧嚣,盖过了人们的窃窃私语。只能看见队伍外面老师、同学、亲人对自己微笑和频频招手。 午后一点钟,欢送大会正式开始,广场开始欢腾,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群情鼎沸,这是也许中国人表达激动心情的最好方式,它盖过了锣鼓声和高音喇叭的喧嚣。各路代表相继发言,措辞华丽,情绪激昂,指天画地,大声疾呼,近似于歇斯底里,仿佛他(她)们才是整件事情得主角。他(她)们说些什么,喊些什么逐日是一句也没记住。逐日只记住了一件事,在这难忘的时刻,他和数十个伙伴在团旗下举起了拳头,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由于他的这一壮举,他被特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间之紧急连表格都是班里代填的,连评审资格会议也没用他参加,可算是火线入团了。 下午三点多的火车,两点多钟欢送大会结束,从会场到火车站不到十分的路,一百多热血青年走在中间,两边是夹道欢送的亲人。还没走到一半的路,老师、同学、和亲人就加进了青年的队伍,许多路人也加入了进来,队伍骤然变得宏大起来,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逐日从出生到那一刻还是头一遭遇见,也是终生难忘的时刻。那一时刻——没有口号声——没有锣鼓声——没有哭声——没有说话声——只有脚步声。 月台上,逐日在和亲人们道别。爸爸说:到那里好干,锻炼几年再回来。可叹他那里知道文化大革命形势来的何等之迅猛,这一去,逐日就在外面飘泊了十四年。两个妹妹只是知道哥哥要出远门,一个劲地叫哥哥早点回来。妈妈、老师、同学嘱咐的是一些生活方面的事,要自己照顾自己,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有困难给家来信,很平常的语言,但是在此时此刻,听得逐日鼻子直酸。有一个小学时的女生也来给逐日送行,她是个回民,她的一句送行话是:别忘了请我吃猪蹄儿啊。儿时的一句戏诺,一直叫逐日记到今天,天涯何处啊! 列车徐徐开动,直到此刻,逐日才听到了哭声,声音不大,但是——震动九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