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
对知青沙龙的围剿与反围剿 (上)
1.对地下文学的围剿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随着“文革”运动进入低谷,各种口头文学和手抄本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手抄文学的广泛流传,引起了“文革”当局的重视,各地多次对手抄本进行清查。l974年的大清查是最为集中的一次。
1974年秋天,在“批林批孔”运动进行的同时,姚文元下令对地下文学进行全国范围的大清查。北京各工厂、企业和街道传达公安局的通知,凡收藏有手抄本的必须一律上交,逾期藏匿不交的将进行严肃处理,鼓励大家进行揭发。查禁的手抄本,包括“黄色小说”《少女的心》和《第二次握手》、《九级浪》等。在湖南长沙,各中学的老师让抄写过《梅花党》、《少女的心》的学生进行登记,由学校将这些手抄本集中销毁。
各地公安机构对一些可疑人物进行了排队摸底,审查和讯问。各街道居民委员会和工厂单位进行了细致的排队检查,组织人员进行思想教育。
1974年夏天,在日益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岳重、于有泽和赵振开都被公安局、派出所和工厂保卫科叫去讯问、审查。于有泽受厂里审查,让他交待与什么人来往,一连审了十几天。由于每天上班都要去保卫处报到,下班才能回家,他停止了写作,将自己的诗稿分散隐藏在同学们那里,并剃了个光头准备坐牢。于有泽找到林莽,要他把抄写的诗歌都找出来烧掉。在于友泽走后的当晚,林莽也匆匆烧掉了一批自己在白洋淀时期的作品。与此同时,岳重的问题牵连到栗世征,栗世征找到宋海泉,要走了自己的诗稿并加以烧毁。
在这次大规模查抄中,徐小天(徐浩渊的弟弟)被抓,徐浩渊的家被搜查。甘铁生昕到徐家被抄的消息,匆匆烧毁了他创作的一批作品,其中包括中篇小说《第二次慰问》、短篇小说《野玫瑰》、《纺车声》等。在同一时间,张寥寥等人烧毁了l974年之前全部的《桥》(手抄)杂志。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北京沙龙成员都开始销毁和藏匿自己的作品和手抄本。
1974年秋,成都沙龙的一个成员因文字而入狱,由野鸣夫人连夜通知邓垦、陈默等各家,紧急烧毁诗作和各种文稿诗作,其中包括1972年夏天由野鸣编成的成都文艺沙龙诗选《空山诗选》(内收l4家150首诗)。一夜间,沙龙中的各种文稿,都迅速地被付之一炬。
邓垦的长篇叙事诗《春波梦》被成都公安局作为黑诗进行点名查抄。邓垦的朋友因藏有《春波梦》“手抄本”,以及其他问题被判刑8年。成都市公安局到邓垦所在工厂对邓进行审查,因抄出的《春波梦》是l964年的版本,所以邓谎称写的是1927年北伐战争中的事。邓垦由于写诗罪行,加之派性因素,被工厂关押审查加个月。
在政治压力下,较有规模的文艺沙龙活动基本消失,文学青年开始有意识地分散活动,一些沙龙开始解体,剩下一些分散的小圈子,活动局限在最密切的朋友之间。文学沙龙的活动转入低潮。
(1)“第四国际反革命案”
“第四国际反革命案”是1974年江青集团发动对“地下文学”进行围剿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赵一凡等人在这一案件中被捕入狱。
赵一凡(1935---1988年)生于上海,三岁时在逃难中患骨结核,四至十岁卧石膏床。l945年随母亲赴苏北根据地寻父。1947年因行军骨结核病复发,卧石膏床九年。赵一凡所有的知识都是在病床上自学的。十三岁在养病中编写《新少年故事》。病愈后曾在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旁听。l959年在文字改革出版社儿童读物组,做儿童读物编写及注音工作。l963年机构精简,赵被裁减,在家替人民文学、商务印书馆、世界知识等出版社做校对,校过《红楼梦》、《聊斋》等几十部书,曾做《现代汉语词典》等重要辞书
的最后校对工作。
赵一凡在文革中成为沙龙的中坚人物,他对青年进行文学启蒙工作,并进行文化资料的收存、整理,收藏了一批地下文学资料。赵一凡沙龙中聚集了一批青年,他们相互抄阅“非法读物”、“黄色小说”和手抄本,自然形成了辐射到全国各地的书信圈子,由此受到“文革”当局的注意。
赵一凡等人被定为“第四国际反革命集团”,由当时的公安部长签署逮捕证。l975年1月28日深夜12点,赵一凡和其余在京的十几人同时被捕入狱。
案件牵涉到北京、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人员,被捕的有北京的徐晓、郑红丹、王磊,东海舰队的安晓峰、杨建新、顾××,山西的张珉、赵风岐(山西省革委会委员)、郭海、朱长生等人,也因此案牵连而被捕。
赵一凡搜集的大批地下文学资料被作为“罪证”抄没。以下是1975年1月29日公安局对赵一凡住宅的正式搜查记录(公安局记录原件,注解是原有的,错讹处照录),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沙龙中流传作品的部分目录:
1975年1月28日从赵一凡家中搜查出的诗:
1.太阳城札记 l974.10.
2.感怀——赠一凡 l972.4.18.石俊峡写
3.忆江南二首 l968年春节 郑红丹弟弟小五写
4.致大海l824年 抄的
5.那冷酷却又伟大的想象 郑红丹
6.为晓丹烈士建碑 ××五首 郑新潮1973.12.28.
7.喜回城(散曲) 1972.2.7.
8.渠水笑把丰收口
9.鸟儿啊鸟…… 似郑
10.草原曲(迈里尼作) 1968年在北京抄的
11.面对精巧的沙盘……(立群)
12.这是一个峭岩一个……
13.冷酷的希望 赵一凡(振开、废纸、丢)
14.地上的道路通向四方……
15.莽莽洞庭湖……
16.月光·路面和树林……
17.怎生醉
18.献给我“身边”和“心中”的伙伴(节选)
19.永远属于未来的人 1972.2.21.
20.梦游人谣
21.主人
22.悼陈毅诗选 l972.1.赵一凡抄
23.这是个湛蓝的世界 赵一凡手稿(振开?)
24.破阵子l971.12.12.赵一凡亲笔记
25.踏莎行 赵一凡亲笔记可能作者是赵一凡
26.海岸、贝壳、少年 赵一凡笔迹
27.告诉你吧,世界 赵一凡笔迹(振开?)
28.送友人 赵一凡笔迹
29.送×× l971.8.1970.3.赵一凡笔迹
30.友谊之歌——朋友的想望 l972.12.11.
31.我写的歌
32.献给诚实元帅的白花 l972.11.赵一凡笔迹
33.悼陈毅同志 l972.1.赵一凡笔迹
34.告别陈毅 1972.1 赵一凡笔迹
35.月亮旁的一颗小星 赵一凡笔迹
36.杂文《不是新交》《梦》 l972.4. 1972.6.赵一凡笔迹
(1—2)
37.昨日的我已不是我 谭小春 l970.10.赵一凡笔迹
38.火车吟 陈铁成 赵一凡笔迹(1—8)
39.舢板 陈铁成
40.墨写文章血抒豪情 赵一凡笔迹 l969.11.
41.秋天
42.城市
43.天空
44.1972--1973((献诗》
45.太阳落下
46.路上的月亮
47.冻土地 -
48.火之歌
49.吹起吧,那金色的小号
50.在扬子江上
51.三只小舟
52.这里是湛蓝的世界
53.房檐下的短剧
54.青春奏鸣曲
55.南天的星
56.五色花
57.不,不能够……
58.眼睛
59.你好,百花山
60.死还是活
61.尾灯
62.告诉你吧,世界
63.把春天送给你
64.真的
65.血
66.我走向雨雾中
67.坦白
68.在峡谷
69.天啊,云
70.石子
71.小木房里的歌
72.她死了
73.倾斜的地平线
74.大墙下的老鞋匠
75.星光
76.啊,孤独
77.童年的我
78.微笑,雪花,星星
79.冷酷的希望
80.在带血的冰河上
81.诅咒
82.枫山惨淡
另,从赵一凡家搜查出的诗:
1.最高的“奖赏”
2.野花
3.小小卵石
4.无题 1972.4.9.(小康)
5.无题 1972.1.15.(友好)
6.无题 1972.1.16.(友好)
7.无题 1972.1.17.(友好)
8.静的夜呵!也许又要起风 l972.1.30.
9.大家都懂事 l972.2.19.
10.春天……夜晚 1972.3.8.
11.我的告别
12.无题 1972.3.8.
13.闪电的闪念 l972.3.13.
14.渔歌 1972.3.13.
15.给廖逊 l972.3.13.夜
16.不知道 l9-/2.4.18.
17.无题
18.你好,哀愁
19.无题 1971.3.14.
20.曾经是个好兵
21.金丝雀 l972.11.
22.云南怪事多
23.社会治安
24.友谊之歌——朋友的想望 l972.12.11.晨3时
25.无题 、
另,赵一凡家搜出的陈铁成的诗:
1.火车吟 赵一凡的笔迹
2.我的姑娘是市郊汽车的售票员 2月19日
3.同志,请您上车
4.期待
5.在拖拉机印过的路上 l971.8.17.
6.老牧马工
7.舢板 1970.
8.牧马人之夜 l971.5.3.
9.夕阳似的微笑
赵一凡把手抄本小说都制作了副本。为了给后世留下“书种”,赵一凡或手抄,或将作品拍成胶片,冲晒成扑克牌大小,保存在像扑克牌那样的盒子里。
在1975年1月29日公安局从北京朝内前拐棒胡同ll号的赵一凡家
抄出:来往信件889件;微缩保存的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照片底片46张、照片底片一盒,文字照片53张;影集l本,照片3∞张;手稿59份,零散手稿450页;油印材料489页,“文化大革命”的各种印刷品7捆(其中一捆已装订成册),内部文件1捆,内部刊物3捆,“中央首长讲话”2捆,文革小报7捆;还有成本的讨论提纲、调查提纲、学习札记、农村问题研究等材料,以及红卫兵图章、自制油印刮板、复写纸等。全部材料装了两辆小卡车。
(2)“反动小说’《第二次握手》案
湖南知青张扬创作的手抄本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l971年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以《一代天骄》、《归来》等名字流传,其后流传到全国。小说初稿为短篇小说,创作于“文革”前的l963年,其后易稿七八次,经过了写作——流传—再写作的反复过程。
小说讲述:青年科学家苏冠兰与丁洁琼相恋,因家庭反对、社会战乱和小人挑拨离间,被迫离散。二十年后,丁洁琼作为著名物理学家不顾帝国主义的阻挠,返回祖国效力。她发现恋人苏冠兰已与其干姐叶玉菡结婚,当她悲伤地要离开北京时,周恩来赶到机场做说服工作,丁洁琼决定留下来为祖国工作。五年后,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小说通过丁、苏两个知识分子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塑造了总理周恩来的形象。
小说在当时有四点突破,一是歌颂周恩来,二是歌颂知识分子,三是描述了爱隋生活,四是提出了爱国主义的新主题。其中对周恩来的歌颂,是导致作者入狱的最重要原因。
1974年10月北京一家报纸的第960期《内部参考》上,反映了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广为流传的情况。姚文元看后说:“这是一本很坏的东西,实际上是搞修正主义,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它写了一个科学家集团……如果不熟悉情况,不可能写出来,还写了与外国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坏书,也决不是工人能搞出来的。要查一下作者是谁?怎么搞出来的?”
1975年1月小说作者张扬在插队所在地湖南浏阳县农村被捕。
在对张扬的审讯中,办案人员跑到泪罗乡下,用“开除公职”、“开批斗会”和“戴帽管制”等手段胁迫张扬在农村当教师的朋友,逼迫他们捏造伪证。在张扬插队的地方,组织召开“声讨会”,挨门挨户收来社员的印章,炮制“控诉书”,以“广大贫下中农”的名义“一致要求”判处其死刑。为了在法律上立住脚,办案人员给小说中人物分别“定性定案”。女主人公丁洁琼教授是“叛徒”,男主人公苏冠兰教授是“特务”,老地下党员、卫生科学院党委书记鲁宁是“走资派”,老天文学家苏凤麟是“反动学术权威”、“洋奴买办”,美国神甫查尔斯是“帝国主义分子”,另一女主人公叶玉菡是“地主阶级的少爷小姐”。小说的罪名是“反对文化大革命”、“妄图搞反革命复辟”。
办案人员还与当时省委宣传部合作,在1976年6月26日和7月4日发动“人民战争”,以预审处长充当“导演”,召集几十名湖南师范的中文系教师和工农兵学员,对张扬进行围攻批斗,恐吓威胁,拐弯抹角搞诱供。一位教师恶意推论出小说中描写的病毒学、生物学实验,是“蓄意暴露、恶意诬蔑我国从事细菌武器研制”,是“暴露国防机密’,并逼作者承认是其舅舅向其泄露此项国家机密。审讯员推论小说题目《归来》,是出自屈原的“魂兮归来”,是为刘少奇招魂。他们还前往汨罗调查,回来向作者宣布:“据我
们调查,你在汨罗是谈了屈原的!”
在对地下文学的围剿中,“第四国际反革命案”、“反动小说《第二次握手》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案件集中反映了“文革”法西斯文化专制的各种残酷手段,显示出其黑暗,同时也表现出知青在民间文学创作上的顽强反抗精神。
《中国知青文学史》 杨健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