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薛仲迪:高粱记忆

时间:2014-09-08 06:1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420次
等到十六七岁时,就轮到上山下乡。是上苍安排吧,我们去往黑龙江,到了查哈阳农场,成为一名农业工人。在农场的日子,我们风里雨里,摸爬滚打,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一些农业知识,不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比如种麦子,比如收大豆,比如三夏锄地,比如扬场

 


 
 

      高粱属于杂粮一类,主要产自东北地区。有歌词这样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


      能与高粱有缘,是因为我祖籍东北。我清楚地知道,在过去的年代,故乡人的主食,就是高粱米饭;它养育了故乡人,也养育了我父母。我虽生长在外边,很少吃到高粱米;但在听父母的言谈中,每当说到高粱米,总是饱含浓浓的乡情,这就无形中感染了我。


      小时候有一回,我受母亲的指派,到菜市口的粮店,专门去买高粱米。那个时候,在一般的粮店里,经常卖的粮食,也就是老三样儿:糙米、白面、玉米面,秋后会卖点红薯。轻易是不卖杂粮的。不知母亲怎么得知,菜市口粮店有卖的,于是打发我们,专门跑了趟菜市口。那次是步行来去,去时空身还好,一路走一路玩,回来背着米袋,就觉得挺辛苦。


      高粱米饭做好了,吃到嘴里,我并未觉得好吃,完全不像大米,没有一点粘性,含在嘴里渣渣拉拉,所以最初印象不佳。

 


 


      尽管如此,高粱米能填饱肚子,在饥饿的日子里,能满足生理的需求。我曾经回忆过,一九六一年底,在最困难的时期,趁着放寒假,我哥回到故乡去,向亲戚紧急求援,带回了不少粮食,及故乡的“国光”苹果。在那些粮食中间,大多数是高粱米。听我哥说过,那些高粱米,是亲戚们用小碗,一点点凑起来的。也就从那时开始,我就不再挨饿了。就因为这个原因,从那以后,高粱米在我心里,不再那么难吃了。


      以后,到了文革时期,我回过一次乡。那是一次偶然,借机回去看看。在故乡的日子里,生活新奇而有趣。入乡是要随俗的,每天饭食清一色,都是高粱米水饭。把高粱米煮熟后,再用冷水过一下,然后就着菜下饭。米汤另外当水喝。顿顿都吃高粱米,太单一了,没过几天,便就觉得有点腻。而故乡那时很穷,又没有别的可吃。就这样过了许久,我才慢慢的适应,咀嚼过程中,体会到米的香味。还有亲人的关照,偶尔可以吃苹果,可以刨红薯,美美的糊上一锅,来改善一下口味。


      那是我唯一一次回乡,许多琐事便长久难忘。

 


 


      等到十六七岁时,就轮到上山下乡。是上苍安排吧,我们去往黑龙江,到了查哈阳农场,成为一名农业工人。在农场的日子,我们风里雨里,摸爬滚打,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一些农业知识,不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比如种麦子,比如收大豆,比如三夏锄地,比如扬场作囤。种高粱是其中之一。


      高粱种植面积不大。农场的大片土地,种的是小麦大豆,至于谷子高粱等,种植的数量有限,是用作牲口饲料,才勉强种上一些。种高粱不用机械,完全是人工种植。高粱长起来,也要锄三遍,不让杂草疯长。锄草时要小心,尤其是头一遍,幼苗很小,草苗混杂,要把杂草锄掉,而让小苗留下,因此需要细心操作。


      秋后的红高粱,已长得非常高。它的杆不太粗,比玉米要苗条,叶子不宽不长,绿中带着苍劲。金风起时,顶端的高粱头,会变成深红色。远远望去,颜色特别浓烈,仿佛燃烧的火。红高粱的得名,大约由此而来?

 


 


      曾经看电影《刘三姐》,其中有段对歌。问的词是:什么结子高又高?什么结子半中腰?------答的词是:高粱结子高又高,玉米结子半中腰------歌词朴实而幽默。


      在秋凉的季节里,我们去收割高粱。那时我在学校代课,由于大忙时节,也要完成包干任务。我与文俞在一起,一人一把镰刀,到地头开始收割。割高粱不像别的,高粱身量太高了,要保证割得快,割得利落,就得把左臂伸出去,先把高粱揽到腋下,防止它东倒西歪。拿刀的手往前伸,贴着垄台往后拉,把高粱一一割断,高粱便顺势倒下,都进入怀抱之中。割高粱比割黄豆慢,比割麦子快些。一垄垄的高粱,原本是密密层层,一旦被放倒后,周边一下空旷了。那正是深秋时节,割久了坐下喘口气,抬头看去,看蓝天一碧如洗,有大雁排成雁阵,在一片鸣叫中,向着南方飞去。心里就有几分怅惘。


      在农场也吃高粱米,不过仅有几次而已,因此印象不太深刻。每年高粱割下来,大致的脱一脱粒,秸秆一般做燃料;那些高粱米,就作为饲料,拌在草料中喂马。高粱秸秆有用处,靠近顶端的部分,比较直而且均匀,选一些合尺寸的,用来做盖帘正好。这些匀称的秸秆,用线绳依次穿起来,一横一竖相交叉,就能固定在一起;再把它切成圆形,盖帘就算做成了。往往切好的面条,包好的饺子,放在上边摆好,端起来去下锅,轻巧,干净,整洁,是家家必备的厨具。


      那时还太不知道,酿酒离不开高粱。


 


      时常听人会说,这是纯高粱酒,味道如何如何醇正。酿造白酒,为什么要用高粱,而不是别的粮食?我一直都不明白。看了电影《红高粱》,也仍然很模糊。但高粱酒的好处,正如那首歌唱的:


      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气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 滋阴壮阳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 一人敢走青刹口;
      喝了咱的酒, 见了皇帝不磕头……


      不单是普通的酒,过去的八大名酒,据说都是高粱酒,是用高粱作为原料,利用那一方的好水,加上很传统的工艺,才得以酿造出来的。无论“茅台酒”,无论“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都离不开红高粱。询问个中的原因,原来在红高粱里边,除了拥有大量的淀粉,适量的蛋白及矿物质,更主要的是含有单宁,单宁的特殊功效,能提高酒的品质。这样看来,红高粱用处之大,竟超出一般想象。


      高粱米属于杂粮,在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今天,已经很少能见到。据说,就连我的故乡的人,也很少吃高粱米了。固然,这是社会的进步,说明生活变好了。但我不会忘记它,毕竟,对高粱米的怀恋,表示不忘记过去。
 


 

     作者薛仲迪,是原黑龙江兵团五十五团一营三连北京知青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