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长篇报告文学:魂入九垓穿时空(二十四)

时间:2020-02-08 03:2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250次
“不管我们怎么难,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更不能穷了教育;只有办好了教育,咱挂甲峪村才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希望!”张朝起朴实的回答,让人对挂甲峪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长篇报告文学:魂入九垓穿时空(二十四)

 

-记“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回乡知青先进典范张朝起感人事迹


         


2014年2月18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战携夫人在北京平谷区挂甲峪村参观。图为连战为挂甲峪村留下墨宝。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二十四、目光深邃

 


       有一位资深学者曾说: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是一种体现坚韧的智慧;笑而不语则是一种看穿一切的豁达。

 

       挂甲峪村的小学教室就在村委会办公室的隔壁。多年来,由于村里穷,几十个小学生一直就在这破旧不堪的教室里上课。张朝起一直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非常想给孩子们盖一所好学校,但多年来始终未能实现这个愿望。

 

       1996年初,随着企业的良好运转,村委会终于有了几万元的资金积蓄。但是,这点钱能够干点什么呢?

 

       在一次村“两委”班子的会上,有人说:“咱们这回儿有钱啦,应当先把大队部重新翻盖一下,好好改善一下办公环境。这样,各级领导来了也体面,看着都高兴!”

 

       “对!把大队部要盖得气派一些,让外边来的人再也不敢小看咱挂甲峪!”

 

       也有人小声嘀咕地说:“好不容易有了点钱,这么多年没发工资了,不如按职务分了算了,也省的操心了。”

 

       张朝起本来是想听听大家关于这笔钱如何用的想法和意见,谁知道竟有人提出了“分钱”的馊主意,这下儿他再也坐不住了。

 

       “打住打住,越说离题越远了!” 张朝起说:“大家刚才说的我也都听见了,大队部的这个房子是差了点,可还能将就着用;但你们看到没有,咱们隔壁的这个小学教室早就成危房了,如果遇到刮大风的连雨天儿,这房子就很危险了;再说了,咱们村委会应当从现在起,好好重视一下孩子们的文化教育问题;你们看,现在教室里的大长条桌子、长板凳,都是什么年代做的?现在都快变成文物啦!我认为,学校的事儿咱们不能再拖了,应当现在就动手解决!”

 


 

       “朝起说得有道理,万一哪天真的出点事儿,咱们也没法儿和村民们交代呀!”

 

       “是啊,咱们是得抓紧解决这个学校的危房问题了!”


     
       “也是,朝起家的孩子早就不在这儿上学了,即使这房子出点事儿,也和他家没有半点关系,人家这是在为乡亲们着想的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着看法,热烈议论着。

 

       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如果要翻建小学,那得需要花不少的钱,最少也得十来万哪!光凭咱们现在手里的这点儿钱,那也不够呀?”

 

       “是啊,这倒也是个问题!”

 

       听到这话,张朝起站起来说:“至于钱不够的问题,我倒有个想法,咱们可以先赊一部分材料,等秋后再还。剩下的,如建筑用工,这就得需要发动大家,自己动手来解决;你们说怎么样?”

 

       “这倒是个好办法,我赞成!”

 

       “我也赞成!”大家纷纷表态说。

 

       “这样吧,这件事儿咱们得充分发扬民主,举手表决,怎么样?”张朝起说。

 

       就这样,1996年3月24日,在党支部副书记的记录本上,记录了以下文字:“表决结果:同意翻建小学的:12票;同意建大队部的:3票。12比3,村两委会一致通过了翻建小学校的决定。”

 


 
 

       学校放暑假的第一天,一大早儿,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全体村民注意啦,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一个安心踏实学习的好环境,也为了让家家户户都能够放心,今年的3月24日,咱们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一致通过了翻建小学的决定。现在,建筑材料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我们力争要赶在9月1号开学前把学校建好;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号召,由党团员和村干部带头,村民们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积极出义务工,为咱们的孩子早日建好这个学校!”

 

       村里要给孩子们建一个好学校,这是多么大的好事啊!村民们个个心花怒放,喜笑颜开,不一会儿,在学校的周围就聚集了上百人,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由张朝起带头,说干就干。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原有的8间旧房院落全部拆除了;第二天,就开始打上了坚固的地基……大家干得浑身是劲儿,场面是热火朝天。

 

       二十多天过去了,新的学校已初现成型。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来准备好的水泥不够用了,而村委会那里的现金又已花的差不多了。怎么办?张朝起想了想,对身边的会计说:“时间不等人啊,我家里这两年卖的柿子核桃钱,一共有5000多块,你现在就去我家,全都拿来给学校买水泥急用。”之后,木料又不够用了,张朝起皱了眉说,这样吧,先给他们打个欠条,告诉他们,过段时间就把钱还上。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把学校整体的工程完全峻工了。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看到这座崭新的校舍拔地而起,一水儿的铝合金门窗,明亮整洁的教室,全新的课桌椅,张朝起和村民们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听说挂甲峪自己动手建成了一所崭新的小学学校,周边的村镇都轰动了,纷纷过来参观。为此,在学校开学典礼之前,张朝起特地邀请了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以及县教育局的领导,还有部分小学的校长、各学区的校长及一些关注教育的民主人士前来参加。

 

       这些嘉宾来到了之后,先被请到了村委会喝茶小坐。

 

       这些人一进村委会的大门,看到院子虽说有些破旧,但收拾得却很干净。进到屋里的会议室时,给人的印象就不太好了。只见会议室是低矮潮湿,一根木头柱子紧紧支撑着房梁的大柁,墙上有明显的墙皮脱落痕迹;再一看桌椅板凳,陈旧不堪,磨得锃亮。这与新建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你们的村委会?” 有些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啊,怎么啦?”张朝起一边热情地招呼大家,一边回答说。

 

       “真是不敢相信啊!那你们的小学是怎么建起来的?”有些人不解地问。

 

       “我们是自力更生,自己想办法建起来的。”张朝起自豪地说。

 

        “那你们一共是花了多少钱哪?”有人急着问。

 

      “我们是精打细算,一共花了8万多。除了村里的厂子拿了几万,施工没花钱,都是咱村里老百姓出的义务工;还有,就是有些料是赊来的,现在还差人家5万多。”

 


 
 

       “哎呀,你们可真是了不起呀,就花这么点钱,就把这么好的学校建起来了?真是让人佩服!” 这些人听了之后,在感动之余,又有无数的感慨。

 

       “不管我们怎么难,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更不能穷了教育;只有办好了教育,咱挂甲峪村才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希望!”张朝起朴实的回答,让人对挂甲峪村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这时,县里的一位领导首先站起来说:“你们真是让人感动啊,自力更生建成了咱们山区这么好的一流学校,不容易呀!这样,我给你们解决两万!”

 

       另外一位领导说:“支持教育义不容辞,我来替你们解决两万材料款!”

 

       旁边的一位民建党的代表坐不住了,说:“我们每人捐1000元;一共10个人,正好捐1万!”

 

      “谢谢!谢谢你们了!我替挂甲峪的孩子和老百姓衷心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张朝起也非常激动,一次又一次深深地鞠躬,表示自己最诚挚的谢意。

 

       在新学校的建成暨开学典礼的大会上,挂甲峪的少先队员给到场的每位领导和民建党代表都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学生代表在发言时,一致表示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学校和各界人士的关怀。

 

       张朝起在会上动情地说:“我衷心感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村民们做出的贡献;建一所高标准的小学,让孩子们能够好好学习,早日长大成人,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啦!”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挂甲峪绚丽多彩的春天,才刚刚开始绽放!

 

 

     (未完待续)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