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化研究

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初探 *

时间:2011-12-26 07:3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59次
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初探 * 镭 射 1 历史转型期知青文化突围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大地冰消雪释,乍暖还寒,神州上空不时惊雷阵阵,冲破了观念禁锢和思想樊篱。与此同时,全国农村大地冰解壤分,知青骚动不断,抗争纷纷。1978年10月,开了整整42天的全国知

 

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初探 *
                                  镭  
 
 1 历史转型期知青文化“突围”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大地冰消雪释,乍暖还寒,神州上空不时“惊雷”阵阵,冲破了观念禁锢和思想樊篱。与此同时,全国农村大地冰解壤分,知青骚动不断,抗争纷纷。1978年10月,开了整整42天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实质上最后已改会议初衷:知青返城已成大趋势。随后的知青群体规模化的返城行动宛如一场悲壮的“雪崩”过程:上山下乡这座貌似坚固的“冰山”开始消融,应力积聚,蓄势待发。终于裂痕初现,石破天惊,巨大的“雪体”滑动移位,提速升腾,声势凌厉,呼啸而下。不同于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这场声势浩大的“雪崩”在经历爆发性释放后,知青这个庞大的“雪体”顷刻分崩离析,或转型回归城市,或悄然融入社会。
 雪后初晴,大地回春,百废待举,万物更新。当知青群体筋疲力尽地返回繁华喧闹的上海,立即被湮灭在城市各行各业茫茫人海之中。一切是那么陌生,一切需要从头学起。激情已经燃烧完毕,苦难造就的所谓“精神财富”却不能支撑他们未来的城市生存。此刻的知青,只剩下一个符号。当回城知青通过拼搏,刚为站稳脚跟而禁不住窃喜时,市场经济的浪潮又毫不浪漫地袭来。没有人关注他们的起点和成长过程,社会竞争只承认结果。 “前知青文化”价值观遭遇严峻的全面挑衅,一场势在必行的“文化突围”赤裸裸地摆在处于历史转型期的知青群体面前:当年叱诧风云的知青名人销声匿迹,曾经高唱入云的豪言壮语清寂无声,蹉跎岁月的历史画面更是过眼烟云;取代的是光怪陆离的新概念:“勤劳致富”、“能赚会花”、“自学成才”、“下海创业”、“谈‘股’说‘金’”、“知本家”、 “洋插队”或“海归族”。知青群体失去了承前启后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充满困惑和无奈的“后知青时代”。
 2 “后知青”文化资源的萌发
 时光很快过去20多年。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后工业化、知识经济风起云涌,惊涛拍岸。上海这座现代化沿海国际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与此同时,知识竞争,文凭至上;经济拼争,物欲横流,知青群体在过度的社会博弈中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幸存者成为社会精英的凤毛麟角)。“后知青”的英雄主义遍体鳞伤,形同弃儿,却又不屈不挠,知耻而后勇,很有些城市小资与乡镇农民相结合的复杂滋味。随着绝大部分知青进入“知天命”或“耳顺”年轮,历史意义的“知青层林”毕竟抗争不过市场经济“气候变异”的摧残,逐渐憔悴凋零,飘落一片又一片枯黄的落叶……
 悄悄拨开堆积的败枝残叶,我们匍匐地探察这块社会“原始生态”层林,欣喜发现,知青,这个被历史落叶覆盖的“符号”依然有灵性,风霜雨雪的残酷并没有使它们奄奄一息,相反以“熬苦”见长的知青精神播下的 “符号”种籽正萌发不屈的“草茎”,倔强地顶开历史落叶,虽细微、隐约、朦胧,却表现出旺盛的生命毅力。这些不为人察觉的知青“符号”表现为“后知青时代”形形色色的文化资源形态(附录: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集锦)。沦为弱势群体的知青正是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形态作为其“后”时代群体生存发展的“载体”和“生态圈”。上海的“后知青时代”文化资源星星点点广布于上海的城市社区和社会角落之中,主要涵盖有关知青的联谊会、网站、论坛、报纸期刊、文艺团体、人物、专题活动、博物馆、慈善组织和非营利专业公司等形式。
草色遥看近却无”,无论我们是以平和心态来远观赞赏,还是用挑剔眼光来细分评判,目前上海的“后知青时代”文化资源的确难以进行简单评论或标本采撷,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陷入“看上去很美”和“散乱差弱”的悖论之中。 
  3 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点评
   知青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也称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机构、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等。民间组织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上海知青民间组织靠的就是一大批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知青志愿者。知青群体作为曾经存在的“社会部落”,现在早已退出社会主流,趋于边缘化和老年化,更多的活动在于精神意识的层面。上海知青民间组织数量较多,形式多样,一般称为“联谊会”、读书会、网友会等,组织活动形式表现为松散性的、局限性的社会生活现象。大多数知青联谊会组织一般按具体下乡区域划分,大到以地区、县、农场为单位,小到以公社、大队为单位。但上海知青至今没有统一的上海市级联谊会形式的正式组织,也没有任何统一的按下乡省份划分的联谊会正式组织。唯一有希望的“内蒙古上海知青联谊会”至今还带有“(筹)”字。此外,我们不可忽略,上海地区还有许许多多跨区域、类似知青联谊会形式的“校友会”或“同学会”组织,它们以不同方式和途径为本校校友提供有关知青信息的交流和服务。
 知青是遭受“历史嘲弄”的一代青年的共同称呼。由于共同生活经历和相近生命感受,曾经的“知青”无论理念如何,纷纷从分散的社会生活状态走入“联谊会”这个共享平台,互相寻求共同的回顾和愿景,通过相互诉说和倾听,在零星的感情碰撞和互动中释放“知青情结”的精神愉悦。听听他们的口号:“互助互爱,携手共老”、“抱团取暖,相互守望”,足以令人感动和起敬。
 部分上海知青民间组织实际上是知青精英的俱乐部。随着知青精英的事业成功和接近退休年龄,不同形式的知青民间组织应运而生。有知青经历的民营企业家在功成名就后,急需获取精神消费享受,他们除了争取政治席位、学术名誉和社会头衔外,纷纷涉足知青联谊会组织。民营企业家对上海知青民间组织的贡献最为突出,主要是资助各类联谊活动、出版刊物、组织知青返乡旅游、帮助困难或生病知青以及带头并协同联谊会成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例如著名知青企业家、港商承明不顾身患重病,积极支持全国各地的知青活动,资助上海的“后知青”文化资源建设和针对困难知青的慈善活动,得到政府和老知青群体的高度尊敬。2007年承明捐助上海内蒙古知青联谊会10万元启动资金,其中一半用于建立联谊会的“爱心基金 (爱心火炬) ”;每年还将投入10万元用于《知青.上海》杂志编印及其发布会既歌舞和诗朗诵大型知青联谊文化活动。
 知青文化的开展主要以知青民间组织为载体。尽管历史原因,知青文化的血液里残留着中国文化的“糟粕”和“疯狂年代”的“毒素”,但是知青这个群体的追求是和历代青年的追求进步是一样的。知青的大多数或整体的理念是崇尚“理想主义”和留恋“激情岁月”,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组织活动的开展。评价知青民间组织是快乐与痛苦的悖论。知青群体热衷于“兵团”、“集体户”、“村寨”形式的封闭活动,联谊会组织派系众多,人脉复杂,决策纷乱,各自为政。虽然“天下知青心连心,打断骨头连着筋”理念,早已得到所有知青联谊会的认同,但事实上,少数知青精英的表现总令人遗憾。知青联谊会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一般是知青精英之间的不和所致,但这并不影响普通老知青私下进行的跨组织交叉性交流和往来。
  除了由民营企业家资助部分经费外,   知青联谊会组织活动一般是大家平均分摊费用或实行AA制。经费问题始终是制约知青联谊会组织健康发展的瓶颈。目前,以上海知青名义组建的各类联谊会组织,得到政府准予合法注册的,在上海知青圈内寥寥无几。“(安徽)蒙城县原上海下放知青联谊会”是通过下乡原地的民政部门批准的唯一一个上海知青联谊会组织。2007年初,部分知青策划的“上海知青信息服务公司”是在迂回的构想下,抱着试探心态走工商途径注册,“歪打正着”居然成功。但是按照目前政策,这恐怕是上海空前绝后的能够以知青名义注册的非营利性企业或团体。许多知青联谊会局限在网络范围之内,争取得到一个类似“沪ICP备xxx号”,这样的非政府组织似乎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合法性了。 
  网站
 网络空间是知青群体或部落虚拟生存的世界。知青文化的精彩在网络载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专题性的知青网站外,涉及有关知青话题的还有新浪、搜狐、雅虎等著名网站。专题性的知青网站上发布有不同题材和形式的文章和作品,有评论、小说、散文、诗歌、回忆录、照片、图片和音像作品等。上海知青网还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有关知青研究成果文献资源,是目前为止上海办得最好的综合性知青网站之一。上海知青网集聚了江西、安徽、贵州、云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及海外的上海知青部落版块,多层面多维度地展示了“后知青时代”上海老知青的风范和精神。
 有资料说,知青群体上网率约为10%左右,其中参与知青文化专题的上网率仅为4-5%。根据内蒙古上海知青网的不完全统计,当年赴内蒙古的上海知青总体人数接近7000人,而目前正式注册或浏览“内蒙古上海知青网”的近300人左右。云南知青的上网情况和内蒙古知青情况相似,接近4%。某中学69届群体在搜狐“校友会”的上网率统计为5%。知青网民大多数是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较好的阶层,他们主宰了网上话语权,代表着上海知青的基本态度。知青其它群体不上网的原因有多种,如工作忙、不感兴趣、经济拮据、疾病、孩子占用电脑、不会用电脑等。知青群体上网率的高低对于知青网站的人气营造至关重要。
 通过时代的不同历练和两极分化,知青群体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自我感觉和对现状与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极大差别。看看他们的网上言谈举止,有作“蓦然回首”状,有作“深沉反省”状,有作“痛心疾首”状,也有作“激情依旧”状,尽管从网上文字中可以观察到他们人生底色上的沧桑烙印,比如吃苦耐劳精神,关注国事习惯,对平等公正的敏感以及对旧体制的爱恨交加,这些共性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群体认同感,但随着时光流逝和利益分化,共同的感情和语言已不复存在。知青精英人物拥有话语的霸权,他们的文章往往过于煽情,喜欢讲理想,谈奉献,夸大自己的努力和成就。浏览网上资源信息,可以较全面了解“后知青时代”不同知青人群的心灵旅途轨迹和观念差异变化。 
  论坛
 知青论坛是网上生存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也是了解知青一代群体心态和观念最好的场所。网络论坛作为互相沟通的“虚拟社区”,有利于老知青交流生活的信息或释放积聚的情感。由于进入“虚拟世界”后的人格转变,知青网友或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或口无遮拦,各抒己见。关于知青情结的讨论甚至争论十分热烈:有喋喋不休“磋砣岁月”;有唠唠叨叨“大有作为”;有耿耿于怀“苦难人生”;有强颜欢笑“青春无悔”,表现出通过“前知青时代”和“后知青时代”不同历练的人生百态和世态人情。总体而言,网络论坛上有些老知青帖子所传达的思想意识落后于改革开放的现代理念,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但是他们中间不乏杰出优秀人才,许多原创帖子文采飞扬,睿智时现。从中可以肯定,假如没有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一代都能受到完整教育,不但不会下岗失业,还会涌现更多的科技、经济、管理、文化和政治精英或成功人士。
“非常时代”带给知青许多不能克服的缺陷。知青一代似乎还没有学会如何进行网上交流和讨论。知青论坛缺乏新思想,略显保守和人气不足,不能平和、友好、坦诚、宽松地进行多元的交流和沟通。少数论坛的版主和核心网友不懂得如何尊重不同意见的新进入者,或抱团结队,或地域色彩,众志成城,党同伐异。令人想起当年集体户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打群架”的态势。论坛的氛围反映了大部分老知青的传统思维和封闭心态。因此,上海的知青网络论坛虽有不少,但规模不大,仅局限于部分核心网友之间的交流。还没有一个超越各群体部落,涵盖上海地区的多元共生、雅俗同乐的知青网络论坛。     
 也有少部份论坛网友不甘寂寞,走进现实世界相互认识,为虚拟网络生活发生的内容进一步商讨和交流各种现实的问题。同时,一些知青联谊会组织也会根据论坛网友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举办丰富多彩的论坛联谊聚会活动。
 报刊杂志
 知青报刊杂志为知青提供了休闲的文化平台;有统计的上海知青报刊杂志(不含各校友会和联谊会的简报)仅有7种,大部分是季刊或不定期出版,属于没有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免费发放内部刊物。还有许多知青联谊会自行编印了诗歌集、摄影集、评论、回忆录等文集。相对网络媒体、网络杂志或电子杂志而言,绝大多数不能上网的老知青更偏爱阅读纸质版的知青刊或出版物例如,创刊号《知青.上海》杂志发行日;原以为是工作日,可能会有一些上班的知青朋友不能前来。但事实上很多人为了能够得到一本纸质的《知青.上海》,请假前来参会,把预备200人的会场挤得满满登登。会议签到处统计,出席人数超过300人。笔者与许多没有拿到期刊的老知青交流,他们透露出晚年生活缺少知青读物的遗憾,前来参会的最大愿望居然是想得到一本纸质的《知青.上海》。
 知青报刊杂志的编辑部组织是松散型的,一般没有编辑费和稿酬,印刷、制作和邮寄费用主要来自企业或民营企业家的资助。知青报刊杂志培育或发现了不少优秀写作人才,从作者、编辑、编务、校对、美术设计到印务、发行、公关人员全部是知青志愿者。知青报刊杂志有着鲜明的主题和办刊方向,例如《知青.上海》的宗旨是“快乐人生,反思人生,读写以上海知青为主体”和“知青色彩,与时共进”,杂志以“文化型、高品味、史实性、群体性”定位,开辟适合不同人群的栏目,深受广大知青读者的欢迎。
 文化艺术
 上海知青经常性的文艺形式主要有书法、绘画、收藏、诗歌、朗诵、舞蹈、合唱、戏曲、曲艺、小品、服饰或器乐等, 体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有表演艺术团、合唱团、读书会、文化中心、文化艺术节等。复兴公园辟有“知青角”,主要是开展歌 舞、曲艺演唱活动,经常可以在那里看到老知青们歌唱“红太阳”歌曲时那种如痴如醉的神态。“浦江情“论坛组织有“口琴演奏队”;上海内蒙古知青联谊会组织有“合唱团”;还有北大荒知青的“放歌黑土地”诗歌朗诵会;2006年上海知青赴哈艺术团以“生命依然美丽”节目参加28届“哈尔滨之夏”的全国知青文艺专场汇演;2007年“难忘的年代”知青书画收藏展成功举行;200710月由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主办,崇明知青文化中心、上海万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承办的“首届知青文化艺术节”在上海崇明举行。知青文化艺术节荟萃了上海各路的知青文艺优秀人才,今后有可能成为一年一度的上海文化艺术节的一个分支――“上海知青文化艺术节”。上海知青开展经常性的文艺活动丰富了老知青晚年的娱乐生活,收效甚佳。
  展览、博物馆
 上海有关知青的展览、纪念、博物馆所主要有崇明国家森林公园知青墙、上海农垦博物馆和上海大丰知青博物馆等。还有众多以收藏“红色年代”文物为主的私人博物馆也涉及知青文化的内容,它们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知青用品、宣传图片、老照片、纪念章、日记、证书、奖状等文物性的展品,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难岁月。
 崇明国家森林公园的“知青墙”是一个广场园林纪念碑,主体雕塑和浮雕寓意深刻,墙体上密密麻麻铭刻着几万知青的名字,极富人文内涵和历史沉重感。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农垦博物馆”占地4300平方米,用大量历史照片、实物和艺术场景再现了上海历次围垦的壮举,以照片、实物、记录片、灯箱等表现方式展现知青劳动、生活、学习情景;江苏大丰的“上海知青博物馆”为追溯那段难忘的历史,再现知青当年生活场景,宿舍墙上挂着语录板报,院内设立伟人塑像,四旁依河而建800米长廊,贴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封封饱含热情的家书,让人好像置身“激情年代”。近年来,大丰充分利用知青文化资源与上海历史渊源的嫁接,加快服务和对接上海,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黑龙江黑河市财政局发文认可“黑龙江知青纪念馆”属于“革命历史纪念馆”类,可接受捐赠。为对接上海经济,该纪念馆建有网站,并在上海建立工作站开展活动。
 返乡旅游项目
      知青的返乡旅游声势浩大,往往被冠以“魂牵梦萦”的“激情之旅”。上海的一些知青联谊会每年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不同类型的返乡旅游活动,有组团结伴前往的,也有以“知青专列”前往的,返乡旅游由知青企业家少量资助,绝大部分费用由参加者自理。知青的返乡旅游往往还伴随着“支援第二故乡”慈善义举,参加活动的知青多数是在社会上生活得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空余时间的人群。许多知青返乡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怀旧或图报当年的乡亲,其心理多少还夹杂着传统“衣锦还乡”的炫耀。
     与此同时,知青返乡旅游的游记、散文精彩纷呈,透过知青作家笔下绚丽的文字,苦难的记忆随岁月流逝所过滤,当年落魄的日子被描绘得与当地风景一样旖旎美妙。一群成功的知青精英以居高临下的优势心态,回访30年前那些有恩于他们或作践过他们、但现在依然贫困的农民,慷慨捐钱,捐物,助学,显示宽宏大度的崇高美感。
     人物
      知青名人和知青重要人物是上海“后知青”文化最宝贵的优势资源。由于评判标准的不同和知青组织的利益分化,上海“后知青”文化至今还没有权威的人物“排行榜”和“功德簿”。但是,上海知青名人和知青重要人物必须列为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总体规划和整体思考
4 走向未来,走向共生
上海的“后知青时代”文化资源形态尚处萌芽期若隐若现”草色”的初级成长阶段。我们即将走向未来,走向共生,走向”草色”的深处。放眼望去,前方”草色”离离,始终在远之处向我们搔首弄姿。“后知青”文化资源的前景充满诱惑。
社会上有关“后知青”文化及其资源的生命周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散沙一堆,昙花一现;有人说方兴未艾,源远流长;也有人说,这是相怜自恋,知青文化根本不存在,谈何资源?但综合大多数知青的想法,我们还是认为,上海“后知青”文化及其资源形态的生命周期至少还可以持续30年,其中未来的5年将是发展期,2013年后将进入持续15年的振兴期或鼎盛期,随后逐步进入衰退期。“后知青时代”文化资源将成为上海“白发经济”的细分市场,成为上海城市进入老年化社会后的一道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因此必须联合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知青民间组织共同携手,及早考虑推进上海 “后知青时代”文化资源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思路:
-有关部门应批准建立上海知青各类民间组织,并准予合法注册。建议建立上海市级的知青联谊会组织。2008年春节前夕,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出席安徽“原阜阳地区知青春节联谊团拜会”,这似乎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利好”信号。
目前上海的知青民间组织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必须彻底改变。整合知青组织难度较大。让有知青背景的退休高官进入知青民间组织不失是上策。退休高官进入,虽会造成内部结构不平衡,但毕竟有利于整合,并让政府放心。从发展来看,官办NGO优于草根NGO。进入“后权力时代”的退休高官会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势必形成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有利于组织整合。
-制定财税政策,鼓励企业资助知青联谊活动。对于上海市级的知青联谊会组织举行大型联谊活动,政府应给与一定的补贴和支持。鼓励知青企业家牵头建立类似“爱心火炬”之类的慈善组织,开展针对生活困难或身患疾病的老知青人群慈善活动。
   
   -整合资源,集中人力、财力和精力,建好几个网站和论坛。建立知青信息交流共享平台,重点办好几个涵盖上海地区的多元共生、雅俗同乐的综合性知青网站和论坛。将目前以区域性为主的知青组织结构转变为分层次、分专题为主的知青组织结构。
-采取政府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举办知青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免费培训班,大幅度提高知青的上网率;举办书法、绘画、歌舞、器乐等大众文化娱乐免费学习班,进而改善和丰富知青的晚年精神生活。
-针对知青人群特点,要重视办好纸质版的知青报刊杂志。通过比较筛选,对具备办刊条件并有较佳质量的知青报刊杂志给予登记注册,发放“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也可以纸质版的知青报刊杂志为基础载体,网络电子版为其上升空间,建立多层多面构架的知青报刊杂志读者联谊会组织,此外,还应创造横向派生产品,如读书会、旅游、展览、慈善活动等。
-为迎接老年化浪潮的挑战,上海有关部门在建立老年人群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的同时,应该兼顾考虑知青群体的特殊需求,建好和维护知青纪念碑和知青博物馆(包含私人收藏博物馆);正式设立一年一度的“上海知青文化艺术节”(每年10月举行),开辟知青专题的返乡旅游活动或知青专线旅游文化项目等。
-评选和表彰在各条战线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上海知青人物”,以激励知青群体的人生信念和生存信心。2008年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应利用契机,发现和挖掘”后知青时代”的知青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层层推荐,多点多线多面综合评定,最终选出“上海知青10大风云人物”。
“后知青”文化曾经是一面在转型期“文化脱围”中孤独抗争的旗帜。随着知青群体逐渐进入退休年龄,越来越多的“后知青”文化形式及其优质资源将应运而生,并成为广大知青群体进入“后知青”时代后,走向未来,多元共生的“载体”和“生态圈”。最后我们引用著名知青作家肖复兴的一段“激情”与“理性”参半的文字来作为本文结尾:让我们依托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
 “在热闹中回忆,在时尚中怀旧,让回忆和怀旧联手,为我们的今天蒙上一层雾帐,为我们的心境涂上一层防水漆,温柔地欺骗着我们自己;让回忆和怀旧合谋,共同为我们点燃起一堆枯枝,从中蹿出我们生命的火焰,燃烧着我们自己的最后的岁月。”
参考文献(见附录: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集锦
*本文①因资料搜集所限,有关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难免有些不全或错误;②所论及的现象与观点不针对任何事件和人物。
 
 附录:上海“后知青”文化资源集锦
 民间团体:
 网站:
 上海知青网、内蒙古上海知青网、上海知青文艺网、心之桥(知青动态网)、上海知青信息网、黑龙江知青纪念馆上海工作站网站
 论坛:
 浦江情、承明集体户、上海内蒙古知青论坛、襄河情、上海知青文艺网论坛(暂停)、思语亭(知青论坛);
 报刊:
 《知青.上海》(季刊)、《上海知青》(不定期出版,刊)、《黑土情》(刊)、《北大荒之友》(报);
 纪念馆:
 崇明森林公园知青碑、上海农垦博物馆、上海大丰知青博物馆;
 文化艺术:
 上海知青文化艺术节、上海知青赴哈艺术团、上海知青诗歌会、上海知青健康生活读书会、黑龙江知青文化研究会上海分会、上海黑土地文化研究会(筹)、上海崇明知青文化中心 
 
  全文完(原载《知青.上海》总第二期,2008年3月),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