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影视

电视剧《知青》引起强烈争议被推到风口浪尖

时间:2012-06-30 03:1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112次
其实,围绕《知青》这部电视剧产生的一切争论都与那段特殊的岁月有关,剪不断,理还乱。正如那段岁月加之于每个当事人的命运——卷进去容易,跳出来不容易。

 


 

       有些硬伤没能避免 有些岁月没有展现——

  由作家梁晓声编剧,山东广电局出品的电视连续剧《知青》正在热播。对于这样一部命名为《知青》,希望高度概括历史事件的电视剧,观众对它有明显很高的期望值和要求。但是,随着《知青》剧情的发展,观众对该剧的批评也日渐尖锐。一些观众认为这部剧“偏离现实过于浪漫,服装整齐如新,言辞过于前卫”。但也有人表示:“《知青》让我无意间重温了当年酸甜苦辣的知青生活,感人肺腑令人动容。”

  《知青》就这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是观众过于挑剔还是《知青》没能把握住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

  其实,围绕《知青》这部电视剧产生的一切争论都与那段特殊的岁月有关,剪不断,理还乱。正如那段岁月加之于每个当事人的命运——卷进去容易,跳出来不容易。

  《知青》,说来话长。

 


 

  有些硬伤没能避免

 

  《知青》一开场就被抓住了错处。满怀豪情的年轻人初到北大荒,面对荒原牧野,张开双臂“××垦区我们来了!”“××农场我们来了!”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场倾盆大雨,眼尖的观众挑出了其中错处,“下那么大雨,所有的卡车雨刷都一动不动!雨里的人物和景物还都有太阳照射出来的影子,这也太假了!”

  随之出现在电视剧中的台词和剧情也惹上了“穿越”的嫌疑。有观众指出,《知青》开篇是1968年麦收前,年轻人下乡到北大荒,剧中标语上写“欢迎新知青”,但“知青”一词是毛主席在1968年12月22日才正式提出的,此前只有“下乡青年”而没有“知识青年”;剧中,陕北的知青高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被观众指出“唱早了”。因为那首歌在1971年12月才在中央广播电台首次播出。那时的文艺政策有所松动,才接连推出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红太阳照边疆》、《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系列歌曲;而剧中使用的“担当”、“空虚”、“寂寞”、“太有才”、“红歌赛”等词汇,也被观众评价,有些太过“诗意”,有些属于改革之后用语,有些则是近两年的流行语,“与当时的语境和环境不相符”。

  抢收小麦是初到北大荒的知青们面临的首要难题,也是前段剧情表现的重点,有观众反应剧中割麦子的场景非常真实,但是“割麦子比赛,旁边还有人加油”的情节,却有些夸张。时隔四十年,回想起当年的麦收情节,一些人仍然心有余悸。“眼前,是没有尽头的麦地,头上,是炎炎烈日的炙烤,脸上,是不断流淌的热汗,脚下,是高低不齐的麦茬,身后,是大小不一的麦捆。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歪歪斜斜的麦子,真的有过歇上几天工伤病假的念头……后来和其他战友交流,发现好多人有这种想法。”

  另外,电视剧中的知青虽然干着和当年一样的农活儿,打扮却与当年大不相同:割小麦时,每个人的身上都左右交叉背个那年代流行的绿军挎和军用水壶,脖子上又都整齐划一地围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这样的装束让有过知青经历的观众看着疑惑,“当时我们每天下地干活儿累得贼死,所以除了镰刀锄头等必需的劳动工具,根本没人会背上军挎、水壶去地里劳动——弯着腰干活儿时身上背的军挎水壶,还不得在身前丁零当啷地乱晃啊,多影响劳动效率。再者说,也没见过哪个连队的知青干活儿时围着雪白的毛巾,也许电视剧中的知青的待遇要比我们高吧。”

  除此之外,电视剧中救治冻伤知青的方法也有悖常理。“她们是先用大柴锅把雪水化开并煮温后再让冻伤的知青浸泡其中,以便让那冻僵的身体尽快恢复过来。可是我在北大荒的时候,连队医务室的大夫都告诉我们,如果冻伤了千万不能用热水洗,而是要用外面的雪快速地揉搓冻伤部位,直到恢复知觉后,再抹上药膏包扎好,才能慢慢痊愈并且不留疤痕。”

  正因为这些瑕疵,一部分观众认为,“剧中的人物和我们当年的真实情景实在是有些距离,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当年接受再教育的知青,而且对于这种把陕北、东北的知青交叉描述的拍摄方法感觉比较乱,倒不如分别编写剧本,分别拍摄,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些。”

  正是这些所谓可以忽略的细节,一下子拉开了观众和《知青》的距离,也让观众对《知青》陡增了更加挑剔的眼神。

 


 

  有些情节引发争论

 

  作为首部全景式展示“知青”生活的作品,电视剧《知青》中的部分情节也因为创作者的取舍和表现重点的不同,以及现实生活中知青们各自的感受和经历不同,引发了争议:离乡背井的知青在登上火车的那一刻,会不会那么兴奋?观众指出“当年自己确实就是像电视剧表现的那样,满怀激情地出发的”,也有观众回忆当年哭的人占大多数,“当年我和一百多名知青在无锡西门桥登船去苏北新洋农场,当告别站在岸上的父母及兄弟姐妹,船刚离开码头,岸上的家长已克制不住地掉下了眼泪,船内一些女知青已忍不住地开始哭泣”;知青走的时候是一身新装还是补丁旧衣,有观众说,自己当年所见的大多数人衣领、袖口有补丁,裤子则是膝盖、屁股有补丁,也有人说,自己当年走时,领到了政府补贴的布票,不但做了几身细绒布的新装,连被褥都是新的;对于刘威扮演的老站长追问周萍出身是“买办资本家”还是“民族资本家”的情节,也有人认为“老站长的素质太高了,以此表现阶级斗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事实不符”,但这种观点马上遭到反驳,“那个年代的站长许多都是转业的退伍军人,分辨能力很强,而且他们对学生普遍有很强的同情心,因此这个情节还是可信的”;另外,中苏对峙的情况下,知青会不会善待从苏联越境的狗以及它的主人,观众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大环境那么紧张,这种事避之唯恐不及”,也有人表示“中苏对峙属于意识形态的矛盾,两国人民并没有恩仇,所以这个情节不失温馨”。

  男主角赵曙光引用契诃夫《第六病房》里的俄罗斯病了,来隐喻当时社会的不正常的情节。对此,观众的看法也分成了两派:一方表示,这个情节虽然表现了知青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但表达得并不圆满,一是没说透,二是拔高。赵曙光的理想是“让人间充满温暖、正义、公平、友爱”,这是操之过急了,1969年,赵曙光再怎么先知先觉(哪怕他是大首长的儿子),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幡然觉悟。这些观念,是这几年才逐渐得到认可的,这顶桂冠提前镶在赵曙光的头上,大了些、早了些;这个情节却让另一部分观众惊喜,“在陕北坡底村插队的赵曙光等人做法比起北大荒的兵团知青们,不论是为了改善村里生活,秘密与县农资站达成协议,还是文学名著引发的所谓‘禁书风波’,都显出了反叛和思考的精神,这正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下乡知青的思想演变过程。赵天亮的觉悟比哥哥要迟些,也正好说明所处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同,这些情节表现得很恰如其分。”

  虽然争论颇多,大部分观众对于剧中其他人物的命运表示认可:出身不好的周萍被打入另册,即使主观上努力地接受再教育,处处表现积极,想得到认可,也至多被当作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却总不能一视同仁;以吴敏为代表的“左派”自视高尚,动辄对“出身不好”者蔑视、批判和训斥,有观众认为,这个人物虽然有些脸谱化,表演有些做作,但在那个畸形的年代,确有这种人物。而剧中对于知青爱情的把握也比较写实,既没有《血色浪漫》的痞味,也没有《山楂树之恋》的浪漫,“剧中赵天亮和周萍之间有一些情愫萌生,挺真实的,那时候体现出的‘浪漫’其实就是互相帮扶而已。哪有那么多的爱情啊。”

 


 

  有些岁月没有展现

 

  除了部分剧情引发争议,这部45集电视剧展现的二三十个知青的故事也无法涵盖1700万到2200万知青的命运,其中缺席的就有那些当年从二三线城市出发,被单独安插在农村生产队中的知青。“大部分知青文学作品,都会令我失望,因为他们反映的那段岁月常常与我无关。”《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向兵十五岁的时候就被动员到重庆郊区的农村插队,“走的时候也是敲锣打鼓、夹道欢送,可转了几次车,大卡车上就剩下了我一个人和放在两个五一肥皂箱里的行李。”所谓行李就是一套被褥和几件衣服,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两条香烟,“那是为了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用的”。“到了村口,司机让我下车,自己去找生产队。我挑着行李往里走,碰上一个农民,就递上一支烟,跟人打听路。到了生产队,我被安置在后面的仓库住。那是个木板钉成的房子,一尺多长的耗子到处乱窜,黑灯瞎火的。”为了驱赶恐惧,向兵经常邀请村里的孩子一起住。因为岁数小,他还经常被村里人挤对,“人家看我就跟看猴一样,‘细胳膊细腿的,你能干什么活儿?’‘到我家来当小女婿吧。’你想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怎么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呢?更多的情况是,我红着脸一个人躲在一边。”他记得,当时一个壮劳力出一天工挣10个工分,自己却只能拿六七个工分,“像牵牛犁地这样有技术含量的活儿,你也干不了,只能光着脚在地里踩,一踩一天,脚要起泡、抽筋,从年初干到年尾,工分和吃住相抵,挣不到钱还可能倒欠生产队的。”

  最难忍受的还是寂寞,“因为方圆几公里只有我一个知青。”向兵说,这也是他与电视剧中展现的知青生活的不同之处:“张抗抗、叶辛、梁晓声等知青作家都是从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下乡的,他们笔下的知青生活与内地二三线下乡的知青生活有很大不同,首先他们去的地方以地广人稀的新疆、云南、北大荒地区为主,无论插队还是兵团,知青们都是成建制的,二三十人住在一起,有食堂、有宿舍。也正因为那里地广人稀,缺少劳力,像周萍那种没带任何证件和手续的人独自跑到农场也会被接收,但内地却是人多地少,知青只能被一个一个安插在农民之中——多一口人就意味着多一张嘴来分全村人的口粮,没有生产队愿意接收多个知青;其次,北大荒的知青因为人数多,再苦再累都有难兄难弟可以排解、倾诉,可像我们,一个村就一个知青,连说句心里话的人都没有,而且根本看不见返城的希望。我插队时,经常跋涉数公里跑去邻村找其他的知青,其实根本不认识人家,但没关系,只要说你是知青,对方会马上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给你吃。”向兵说自己至今依然羡慕着那些北大荒的知青们,“因为他们当年能抱团取暖度过最无助的时光,现在依然能不断重聚共同品味当年的岁月,而我们,当年是无人倾诉,现在依然是无人倾诉。”

 

  有些概念无法说清

 

  电视剧《知青》播出后,被许多观众赞为是“质朴自然的真情史诗”、“对特殊岁月的温情表达”、“展现了青春励志的生活态度”,也被不少观众批评为“并没有真实地反映那段知青生活”,“没有揭示出那场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两种相反的评论其实来自一代人对于知青岁月的不同感受。

  知青岁月到底是“青春无悔”还是“血色残酷”,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年代,给出的定义截然不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脱离“文革”,那个年代诞生的知青文学,展现的更多是知青苦难的一面,因此被称作“伤痕文学”,1990年以后,经济浪潮席卷一切,消费主义盛行,有过知青经历的中年人开始怀念当年的苦日子,“青春无悔”成了主题,不过当年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1991年,原云南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四川知青在成都举办了一次以“青春无悔”为名的大型图片展,观者中就有人质问“离开了家庭,荒废了学业,到农村滚一身泥,再一无所有地回城,这叫哪门子无悔?”“如果无悔,你们干吗回城?既然回城,为什么又要喋喋不休地说无悔?”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知青概念的严肃层面和娱乐层面被进一步挖掘,有人从史料中,读出了“苦难、残酷、愤怒”,有人则从影视作品中读出了“坚守、友爱、浪漫”或者“纯粹、朝气、励志”……

  的确,围绕《知青》这部电视剧产生的一切争论都与那段特殊的岁月有关,剪不断,理还乱,正如那段岁月加之于每个当事人的命运——卷进去容易,跳出来不容易。

 

  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     原文题目:《知青》被推到风口浪尖

 


 

 

《中国知青史》作者刘小萌:《知青》的观众和创作者要相互理解

 

  “一方面,观众对影视作品不要太苛求,它是大环境下的产物。一个人走路,正背着个沙袋呢,你能苛责他走路不够好看吗?这是一个道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知青史》作者刘小萌强调,艺术创作包括影视创作,跟“写史”有别。“写历史,也只有尽可能接近真实,谁能穷尽历史的真实?艺术创作就更宽泛了。哪怕是对历史有非常个人化的理解,也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有知青把下放地视作“第二故乡”,并到那里“寻根”。刘小萌称,“这类现象普遍了,值得分析,但我不会去谴责。当年知青个体的感受不一样,返城后经济社会状况不一样,对历史认识的高低程度都不一样。每个知青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如何回忆和感知那段历史,包括知青作家。对于他们,公众即便批评,也要表示理解,包括理解创作者的苦衷。要有这种宽容度。”

  另一方面,“创作者要看到,影视作品毕竟不能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是要产生社会效应的,是会影响人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局限,包括我的《中国知青史》,要允许公众提出意见。”刘小萌表示,在面向公众传递“历史情感的真实”、“历史细节的真实”时,就“历史宏观的真实”,作者也应当有所考虑。“至少不能曲解,譬如,不能把悲剧生生解读为一项轰轰烈烈的事业。”具体到知青题材的作品,“如果一部作品,大部分知青都持异议,作者是需要反思的。这些异议,要冷静地面对。”
 

       北京青年报记者:朱玲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