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编剧徐兵:电视剧行业越来越像生意 解析:资本侵入门坎放低明星价涨
据徐兵观察,资本大规模进入电视剧行业从去年已经开始,今年更厉害了。有的是整体收购,有的是单个项目收购。“其实好多奔上市去的老总的确有抱负,也不光图钱,做的品质大戏观众也都认可,但要维持批量就得批量投入,要用好的团队、好的演员、好的宣发。要命的是电视台收购能力逐年递减,胃口越来越小还拖欠。”
徐兵认为十五年前电视剧行业还是创作,十前年转成娱乐,现在直接变成了买卖。他分析这买卖的流程就是:先把好市场的脉,再与买方充分沟通,砸成本搭上几位名演员。制作周期以电视台播出期和演员档期为准,与创作拍摄完全没关系。没剧本直接开机,飞页拍(就是零剧本,编剧当天写当天拍)。两组导演不够上三组,每组双机三机。导演每天为协调演员档期和赶进度苦恼,全部流程就两个字,生产。全部意义就两个字,买卖。
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行业门坎越来越低,各行各业都携热钱涌入。另一方面顶端从业人员越来越贵,演员的价格涨到全世界最高,贵到制作机构做大剧怕崩盘,做小剧根本卖不动,左右为难。与此同时制作成本大大缩水,编剧导演不需要用武之地。“最后的结果是,有明星就行了,别的该凑合就凑合,作品越来越糙,直到连名演员自己都忍不住喊怎么没好剧本?制作怎么这么凑合?种种因素使电视剧创作之路越走越窄,只生产那么一类东西,并且从业者为此还总结出一套规律道理,使得大家共同走向更窄的唯一的那条路。”
缘起:《红色》没请大腕投资撤了
由小陶虹、张鲁一、周一围等主演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红色》正在热播。该剧由创作过《小兵张嘎》、《重案六组》、《新上海滩》、《请你原谅我》等作品的编剧徐兵打造。在接受采访时,这位资深编剧“大着胆儿”说出自己对整个行业的看法:十五年前电视剧行业还是创作,十前年转成娱乐,现在直接变成了买卖。
这次筹拍《红色》,徐兵自嘲“炒房地产把自己炒成房东了。”他说在剧本出来后,很多人都觉得好,他就没用大牌演员,结果因为没用腕儿,原来谈好的投资都撤了。他为筹钱,把自己的两辆车都卖了,然而耗尽心力拍出来的《红色》,却被徐兵在播出之前折价卖给了基金公司。
徐兵算了笔账,如果算上首轮、二轮等播出,基金公司毛利70万一集,挣的比他多。为什么这钱要让基金公司挣?徐兵说自己没办法在短时间内从电视台拿回钱,因为电视台拿不到广告商的钱,有些大卫视连续亏损两年了,卫视拿不出钱来买电视剧,就欠着片方。
“我四家卫视都签了,但一分钱都没入账,按理说签约的时候应该付30%,播完之后两三个月付全款,但实际上不这样,播完你得跟电视台要去,乐观估计是一年,不乐观估计是两年。钱拿不回来,我怎么拍新剧,所以当然要卖掉了,回了本外加上一点利润。钱没那么快从电视台那儿拿回来,那只能想办法从资本市场上找。这也是这行越来越像个买卖的原因。”
观点:最该反思的就是收视率
徐兵认为行业中最该反思的就是收视率,“这个东西就乱,乱得让人都看不明白。电视台收视率的高低决定广告费多寡,是商业行为。行业另一端的创作和制作方也没辙,也只有玩儿这个游戏,收视率成了左右电视剧品质的标准。全国最大范围覆盖的文化熏陶娱乐享受,根源上受商业原则操纵,根源的起点是样本户。几千样本户左右了全国家庭的收视口味。”
徐兵认为一味迎合收视率的直接后果是制作方一味制造粗粮,因为“粗粮让人放心,细的没人愿意品。整个行业都这样,给观众的这碗粮食越做越粗,仿佛观众只能领会暴脾气。电视机打开,人物都直着嗓子喊,好像我们从来不曾羞怯、斯文、市井、卑微。当全行业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合理收视率的标准,或者从根本质疑收视率的准确性。”
对于如今的电视剧创作,徐兵认为大家都太“会”了。“都知道在这个电视剧市场里怎么做。编剧说怎么写才好才快,演员说怎么演才牛,导演说怎么拍才对,投资人说怎么搭才卖。每个链条都有经验,这让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个生意行当,跟创作、情怀、理想、差异、个性没半毛钱关系。”
从前一两年总会冒出个文火慢炖,在生活本来汁味上发酵情节的好片子,但现在这种好口碑的戏越来越难出现。徐兵回忆《红色》剧本出来的时候,投资人没信心,觉得还有些太文艺,“把那些生活的戏删掉,每集都杀人、每集都出事儿我们就有信心了。”徐兵觉得,西方国家电视剧按限制级别分时间段播出,主流时间的剧自觉地有教化意识,同时注意吻合主流收看群体的文化素养。“而国内电视剧目前最大的现代矛盾是夫妻矛盾和婆媳矛盾,年代剧是敌我矛盾血恨情仇,所有年代剧主人翁都是好战分子。有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行业定式,创作者谁还冒头做别的?”
有朋友劝徐兵,就是干这行的,这行要什么就给什么,市场喜欢吵架吵得凶的,就应该给这种东西。但徐兵认为,电视是最大的免费播出平台,那么多人八点钟没地儿去,这些人基本不看小说不看纯文学,图书馆、美术馆、音乐会去得也少,娱乐是一定要满足他们的。“但在娱乐的同时,是不是最好也能稍稍动一动他们心里那块老也不动的地方,等于他们偶尔翻了一两页纯文学,偶尔去了趟美术馆、音乐厅吧。谁心里都有那块嫩的地方,老聊那些大家都料得着的事,就会比谁的烈度大,谁更直给、谁更狗血,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