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指的是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然而,“医生”一词原先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医学生”,即医科大学上学的学生。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我国建立起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唐“太医署”的规模在当时算得上很大,共有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300余人。唐“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 像现在医学院校设立医学系和药学系那样,“太医署”分设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又分四大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和咒禁科,类似现在医学系的设置。 医学部四科之中,医科最大,总共有师生164人。显然,这里的医生指的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医博士、医助教、医师是教学人员,医学生主要由医博士教授,医助教、医师辅助,医师的职位在医博士、医助教之下。医师的含义,据《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解释:“各处有司广设学校,为医师者,命一通晓经书良医主之,集后进医生讲习《素问》、《难经》、仲景、叔和脉诀之类。”不过,“医师”一词的出现比“医生”早一千多年,最早的“医师”指的是掌握医务的官员(《周礼·天官·医师》:“医师,掌医之政令”)。 那古代的医生又称什么呢?宋代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大夫,如今北方人还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郎中。其实大夫和郎中这两个称呼都是对朝廷官员的称呼。古代以官职称呼人是一种习惯,再加上古代人本来就非常尊重医生,所以用官职称呼医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